2025-08-14 16:45:41
8月13日,水滴籌在成都舉辦以“公開透明匯聚信任”為主題的用戶開放日活動,公布針對四川等區域大病患者的幫扶進展。水滴籌相關負責人與現場的13名籌款用戶代表、成都媒體代表圍繞如何提升籌款服務以及資金安全透明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溝通。據水滴籌數據,在四川省,累計有超27萬大病患者在水滴籌籌款超33億,共獲得9974萬愛心人士的幫助。其中通過水滴籌發起求助最多的病種包括腦出血、惡性腫瘤、急性白血病等。
水滴籌業務負責人翟羽在現場表示:“作為民政部指定的個人求助網絡服務平臺,水滴籌一直在持續探索如何幫助大病患者得到及時高效救助。四川省地域廣闊,成都及周邊城市異地就醫現象比較明顯,我們希望不斷提升籌款服務,為當地籌款用戶提供更多的定向幫扶。”
水滴籌大巴車為成都當地大病患者送清涼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爸爸的籌款信息,當時還在學校讀書,一下子就懵了。”來自四川綿陽的郝力是一名大三學生,父親因為意外車禍導致嚴重的腦出血,被醫生下達三次病危通知。為了給父親治病,家里該賣的都賣了,依然湊不夠醫療費,母親甚至想要放棄治療。在身邊人的推薦下,他們一家人決定發起水滴籌。
籌款人代表在用戶開放日現場發言
在身邊親友以及陌生人的幫助下,郝力一家很快籌到了父親的第一筆手術費51436元,才得以及時接受治療,他說有超過51%的捐款都來自于陌生人。
作為年輕人,他對水滴籌這樣的籌款方式并不陌生。他認為社會中廣泛的愛心幫扶對于任何一個陷入困境的普通家庭來說都是雪中送炭。水滴籌平臺數據顯示,在四川省通過水滴籌發起求助最多的病種有腦出血、惡性腫瘤、急性白血病等,該類危重疾病救治本身是與時間賽跑。一般情況,用戶在水滴籌平臺提現需要經過24小時公示期,以便公眾更好進行監督,確保籌款合理性。
為解籌款患者燃眉之急,避免因費用提現的等待時間延誤治療,水滴籌對急危重癥患者(進入ICU、即將接受大型手術及器官移植等)開啟“極速打款綠色通道”,在公示期內平臺會為患者墊付相關費用。水滴籌平臺顯示,該綠色通道平均每年惠及156個大病患者家庭,未來將持續幫忙更多危重癥患者。
水滴籌業務負責人現場解答用戶疑問
“現在治病每個月費用需要兩萬多,這對于我這樣的農村家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鄧一波來自四川宜賓,今年5月被確診為胰腺癌,目前在華西醫院尋找治療方案,治療費用至少要50萬。在籌款服務顧問的幫助下,鄧一波發起籌款并得到了1162位好心人的幫助。活動現場的用戶大多來自成都周邊農村或偏遠山區,在遇到偶然的意外和疾病發生之后,自費的醫療能力相對較弱,籌款能力也相對有限。
為了助力籌款人更高效籌款,水滴籌在2024年發起“守護計劃”,通過短視頻、愛心首頁、小程序等形式拓展籌款渠道,加大流量幫扶力度,助力困難患者高效籌款。平臺數據顯示,水滴籌愛心首頁已經幫助四川省9498個大病患者家庭多籌956萬元。
這一次生病籌款,也讓鄧一波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目前他在關注帶病體保險,他認為提前購買重疾險以及病后考慮帶病體保險都可以幫助像他這樣的中年人應對偶發的風險。
在聊到服務費相關的問題,籌款人劉艷在現場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劉艷來自四川雅安,她選擇使用水滴籌平臺籌款之前也做了比較詳細的對比。一方面她發現水滴籌平臺的服務費相對最低,另一方面她也關注到水滴籌的所有籌款流程以及資金流程都非常透明公開,這些都讓她感覺到安全和放心。
劉艷的父親日常主要以摘茶葉為生,今年確診淋巴瘤并且多次復發,家庭積蓄已經無力支撐治療。在1192位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劉艷籌到34138元,她說這是父親一年的收入,已經足夠支撐一陣子。更讓她意外的是,因為這次籌款,以往消沉的父親因為大家的幫助反而變得積極起來,對未來也再次充滿希望。
為了可持續幫助大病患者,水滴籌在提供籌款服務時會收取6%服務費(最高不超過8000元),以覆蓋部分運營成本。自2016年上線以來,水滴籌已幫助347萬大病患者籌集愛心資金688億元。隨著用戶規模越來越大,平臺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運營成本逐漸增加,據水滴公司財報數據,水滴籌自成立以來一直虧損,目前服務費收入仍難以覆蓋平臺運營成本,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水滴籌負責人表示:“目前收取的服務費全部用于技術、運營及資金安全保障成本,平臺不斷探索AI大模型,用科技提高患者服務效率和專業服務能力,為籌款人提供更好的服務。雖然業務虧損,但為了最大程度幫助患者,平臺未來也不會改變非盈利性的定位。”據了解,在民政部指定的個人求助網絡服務平臺中,水滴籌收取的服務費最低。近一年平臺還累計為423個五保特困以及意外災害、重大事故中的患者家庭免除服務費。(文中用戶均為化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