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21:00:44
8月6日,海清智元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民銀資本、浦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該公司剛完成D輪融資,擬將募資用于增強研發、擴大產能等。海清智元是多光譜AI技術企業,市場份額領先,擁有核心技術和多項專利。近年來營收大幅增長,但供應商集中度高,2025年一季度存貨金額暴增555%,存貨周轉天數延長至206天。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魏文藝
港交所官網8月6日顯示,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清智元”)當日向港交所首次呈交了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文件,民銀資本、浦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中灣國際為其財務顧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注意到,就在上月中旬,海清智元剛與D輪投資者上海值得九號私募基金訂立增資協議,5000萬元融資已于當月底到賬。剛完成D輪融資不到一個月就向港交所遞表,可以看出海清智元上市心切。
申請文件顯示,海清智元擬將IPO募集資金分別用于增強研發能力及加大產品開發投入、擴大產能、戰略性投資及/或收購、加大業務擴張能力及加速全球市場滲透,以及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申請文件顯示,海清智元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中國領先的多光譜AI(人工智能)技術企業。依托在多光譜感知與AI算法領域的自研技術,公司提供能夠探測人眼可見及不可見的物理信息的產品及服務,該等產品及服務包括多光譜AI模塊、多光譜AI感知終端以及多光譜AI大模型服務。海清智元憑借多年多光譜AI行業的技術積淀,已構建全方位“光感圖算”技術架構,包括三大核心技術:多光譜感算一體、輕量級端側AI計算及多光譜AI大模型平臺。
申請文件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按2024年營收計,海清智元在中國多光譜AI企業中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公司的多光譜AI大模型服務在全國排名第一,公司的多光譜AI模組在全國排名第三。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海清智元擁有一支由109名成員組成的研發團隊,占員工總數的40.1%,包括行業專家、博士后和研究生。截至2025年7月28日,海清智元已注冊95項發明專利及43項軟件著作權,并積極參與起草制定約十項泛安全行業國標團標。
成立以來,海清智元已建立涵蓋多光譜AI模塊、多光譜AI感知終端及多光譜AI大模型服務的全鏈路產品及服務組合。根據客戶需求,海清智元可將這三大核心多光譜AI產品作為集成單元或獨立組件提供。公司的客戶可直接使用這三款核心產品滿足其生產或泛安全需求,亦可將其產品整合至其AI解決方案中。
財務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3個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海清智元實現營收約2.25億元、1.17億元、5.23億元及8242萬元,公司凈利潤分別為-493萬元、-1841.3萬元、4041.2萬元及1414.4萬元。也就是說,2024年,海清智元營收同比增長了347%,凈利也同比扭虧為盈。
圖片來源:海清智元申請文件
報告期內,海清智元毛利率已經從2023年的12.2%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32.9%,但同期流動比率從2.0降至1.6、速動比率從1.4降至0.9。
圖片來源:海清智元申請文件
報告期內,海清智元的客戶主要有AI硬件設備制造商、行業解決方案集成商及大型企業客戶三大類型。不過,部分客戶會就不同場景采購不同類型的產品或服務,因此,公司的同一客戶可能會同時屬于上述兩種或以上的客戶類型。
報告期內,海清智元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分別占到公司總營收的42.1%、38.3%、59.0%及64.8%。
具體來看,申請文件顯示,海清智元“與一批經篩選供應商建立了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確保供應鏈穩定,該等供應商包括但不限于國內的半導體元件制造商、光學與傳感器制造商、印刷電路板制造商以及外包組裝與測試服務提供商。該等合作關系可確保產品質量、供應鏈連續性以及交付時效,覆蓋我們各類硬件產品線。”
在報告期內,海清智元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到公司同期總采購額的36.1%、54.2%、66.4%及89.3%。
可以看出,海清智元的前五大供應商集中度從2022年的36.1%直接飆升到了2025年一季度的近90%。每經記者留意到,海清智元在申請文件中13次提到技術的“自主”,包括“自主研發的數字化處理系統”“擁有自主研發核心的HtOS操作系統及HtFS文件系統”“融合了我們的自主研發多光譜感知計算技術及輕量化端側AI計算機”等。
但核心原材料卻握在他人手中,海清智元在申請文件中表示:“若主要供應商出現任何流失或供應中斷的情況,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與其他絕大多數遞表港交所的公司不同,海清智元在這份申請文件中既沒有披露報告期內最大單一客戶的營收占比,也沒有披露最大單一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比。
申請文件顯示,海清智元的存貨主要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委托加工物資及發出商品。
每經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海清智元的存貨金額分別為4590萬元、5600萬元、3160萬元及2.066億元。也就是說,公司的存貨從2024年年底的3160萬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約2.07億元。短短3個月內,存貨金額激增555%。
而更詭異的是海清智元的存貨周轉天數。申請文件顯示,海清智元報告期內的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120 天、201天、44天及206天。也就是說,在今年一季度的短短3個月內,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就從44天延長至206天。
圖片來源:海清智元申請文件
對此,海清智元也明確提到,“未能保持最佳存貨水平可能會增加我們的存貨持有成本,或對我們的經營業績產生負面影響??我們可能無法有效地管理存貨水平,也可能無法在運營中及時識別存貨過度積壓或庫存不足的情況。我們還有可能對市場需求做出誤判”。
8月8日下午,針對公司供應商高集中度、一季度存貨金額暴增和存貨周轉天數大幅延長等問題,每經記者嘗試通過官方渠道聯系海清智元置評,但其官網顯示正在升級中。隨后,每經記者向其提供的郵箱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5786134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