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30 21:07:38
6月30日,誠邦股份斬獲“三連板”。因三大存儲原廠相繼宣布停產,DDR4內存漲價,國產存儲芯片廠商受追捧。誠邦股份控股子公司東莞市芯存誠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存儲器業務,但業務規模較小,近兩年毛利率較低。誠邦股份在公告中提醒,近期公司股票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偏離公司基本面,廣大投資者需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審慎決策、理性投資。
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張海妮
6月30日,誠邦股份(603316.SH,股價8.99元,市值23.76億元)斬獲“三連板”。
消息面上,由于三大存儲原廠相繼宣布停產,引發DDR4內存漲價潮,導致國產存儲芯片廠商受到追捧,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大漲。
誠邦股份在當日發布的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中稱,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東莞市芯存誠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存科技)主要從事半導體存儲器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目前業務規模較小,由于存儲行業競爭較為激烈,近兩年毛利率處于較低水平。
根據CFM信息,繼兩大韓系廠商三星和SK海力士宣布計劃停止DDR4內存生產后,美光6月正式向客戶發出通知,宣布其DDR4內存產品將進入停產階段,預計未來2~3個季度內,消費類、手機、PC(個人電腦)及數據中心用DDR4逐步進行縮產或減產。
由于預期相關產品減產,下游客戶特別是ODM(原始設計制造商)/OEM(原始設備制造商)正積極囤貨DDR4和 LPDDR4,大廠退出導致相關產品價格在短時間內快速上漲。截至6月30日18時10分,DRAMeXchange的最新報價顯示,DDR4 16Gb(1Gx16)3200的盤平均價為14.05美元,漲幅達4.07%。
對此,申萬宏源在研報中分析稱,長鑫存儲等中國內存廠商的崛起對三星、美光等傳統巨頭構成了競爭壓力,加速了國際巨頭退場,本土存儲廠商有望承接轉單與利基市場。
研報還表示,在DDR4存儲模組中,晶圓的成本占比較高,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作為核心原材料,其存貨價值或受益于近期價格上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江波龍(301308.SZ)、德明利(001309.SZ)、佰維存儲(688525.SH)、香農芯創(300475.SZ)的存貨分別為 78.14億元、43.95億元、38.11億元和10.20億元。
反映在資本市場上,從6月中旬開始,存儲芯片概念相關個股迎來大漲,從東方財富網存儲芯片(BK1137)指數走勢來看,6月13日至6月30日,該板塊指數從1260.59點漲至1403.52點,累計漲幅達11.34%。
個股方面,最近10個交易日內,中京電子(002579.SZ)、誠邦股份、科翔股份(300903.SZ)、大為股份(002213.SZ)、江波龍、精智達(688627.SH)的股價累計漲幅均超過20%。其中,中京電子累計漲幅達82.75%,10個交易日內主力資金凈流入2.91億元;誠邦股份累計漲幅達33.19%,10個交易日內主力資金凈流入5369.83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誠邦股份原來是一家環境建設公司,但由于旗下設計公司近幾年連續虧損,公司在2024年予以剝離,并注銷了兩家無經營活動的子公司。同時,公司于2024年通過對芯存科技增資5800萬元獲取后者51.02%股權,切入半導體存儲領域。
據介紹,芯存科技是一家專業致力于半導體存儲產品的研發設計、封裝測試、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于2024年10月份起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芯存科技當年實現營收1.10億元,凈利潤為93.38萬元。
對此,誠邦股份稱,公司已經形成完備的半導體存儲器產品開發體系,可根據客戶市場需求和下游應用的演進趨勢對產品進行快速迭代升級,在為客戶提供支持與服務的同時,也推動了公司核心技術的持續進步,確保公司的產品體系始終滿足市場和客戶需求。
WSTS(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的整體規模達到6276億美元,同比增長19.1%。存儲市場有望實現超過同比81%的高增長,達到1670億美元,占整個半導體市場規模的26.61%,是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分支。
WSTS預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仍將實現增長,市場規模將達到6971億美元,同比增長11.1%。另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Yole發布的報告,2027年存儲市場空間預計增長至2630億美元。
不過,在6月30日公告中,誠邦股份表示,芯存科技目前業務規模較小,由于存儲行業競爭較為激烈,近兩年毛利率處于較低水平。“近期公司股票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偏離公司基本面,公司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審慎決策、理性投資。”誠邦股份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024942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