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9 14:29:13
消息面,根據北極星電力網,近期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印發《廣東新能源增量項目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競價規則(征求意見稿)》、《廣東省新能源發電項目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差價結算規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明確機制電量差價電費=機制電量×(機制電價-月度發電側實時市場同類型電源加權均價)。
增量項目機制電價通過集中競價確定;機制電量比例申報上限與存量項目銜接,不高于 90%;執行期限方面,海風 14 年、其他 12年。每年新增機制電量規模由省發改委、能源局確定,競價前公布。2025年中期將組織首次競價,此后每年底組織競價;每年 10 月,新能源項目主體可向電網申請機制電量比例調減,退出后不再納入機制執行范圍。
相關機構表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加速推進下,持續看好電力資產價值重估。近期地方“136號文”陸續出臺,綠電項目盈利或將平穩過渡,綠電板塊估值有望修復。
綠電ETF(159669)緊密跟蹤國證綠色電力指數,該指數反映滬深北交易所綠色電力相關上市公司的整體證券價格表現。通過投資綠電ETF,投資者可以便捷地布局綠色電力產業鏈,分享綠色能源發展的紅利。
注:指數/基金短期漲跌幅及歷史表現僅供分析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觀點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文中提及指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選擇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