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9 00:02:43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5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金融監管總局、全國工商聯負責人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有關情況。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4月30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這部法律共9章78條,圍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將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的要求落實下來,持續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民營經濟促進法在總則中專設一條規定了工商聯的職責作用,法律頒布后全國工商聯將如何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助力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方光華在發布會現場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提問時表示,全國工商聯將致力于引導民營企業守法經營,并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實施“民營企業家法治素養提升計劃”,深化法治民企、清廉民企建設,推動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方光華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是工商聯工作的主責,民營經濟促進法總則第七條明確了工商聯的職責,為工商聯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服務民營企業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法治保障。
全國工商聯要組織好宣傳解讀。民營經濟促進法公布以后,在民營經濟人士中間引起了強烈反響,普遍認為這是民營經濟發展里程中的一件大事,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視和關心。全國工商聯有32萬執委和500多萬會員,服務覆蓋廣大民營企業。全國工商聯將加強法治宣傳,以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宣傳解讀為契機,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深刻領會立法宗旨,積極傳遞黨和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方針政策,凝聚人心,凝聚共識。
方光華指出,全國工商聯還要開展好為企服務。民營經濟促進法提出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長效舉措,必將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全國工商聯將配合職能部門加快配套政策的出臺,助推法律規定落到實處,還要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推動建立完善政企溝通機制,提高服務水平,持續為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賦能,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不斷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的廣闊空間。
全國工商聯還要積極參與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優化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工作,及時收集和反映民營企業在法律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司法執法部門優化配套措施,規范執法方式,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全國工商聯還要引導好守法經營。民營經濟促進法也是對民營企業現代治理的促進,全國工商聯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實施“民營企業家法治素養提升計劃”,深化法治民企、清廉民企建設,推動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管理經營水平,引導更多民營企業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踴躍投身“萬企興萬村”“百城千校萬企”促就業行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我們還要建設好商會組織。民營經濟促進法專列一條,明確了行業協會商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協調自律作用。各級工商聯所屬和所聯系的商會有56000多家,我們將積極履行管理、指導、引導、服務職責,配合立法機關加快制定行業協會商會法,推進中國特色現代商會制度建設,加強商會黨的建設、完善商會服務職能,指導商會在提供信息咨詢、宣傳培訓、市場拓展、權益維護、糾紛處理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方光華說。
民營經濟取得長足發展
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制定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有什么重要法治意義?
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賀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關于民營經濟的理論和政策也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的。這次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把黨和國家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和實踐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用法律形式確立下來,將支持和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從法治意義上講,這是有創新意義的。同時,與憲法的很多規定也是貫通的、是銜接的,也是憲法有效落實的一個法治保障。
具體而言,現行憲法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時規定,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民營經濟促進法在第一條中明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規定國家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把“兩個毫不動搖”,就是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寫入民營經濟促進法。
與此同時,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了民營經濟的定位。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在法律中明確這個定位,是黨中央的科學判斷,是社會的共識。
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制定這部法律充分表明,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不會變,也不能變,必將推動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完備、保障體系更加有力有效。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