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10:07:14
文/初晨
2024年,房地產行業在深度調整中承壓前行,華聯控股以“守正出新”的戰略定力交出一份韌性答卷。
4月28日晚間,華聯控股發布了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收4.25億元,實現歸屬凈利潤4051.20萬元。公司總資產76.19億元,凈資產50.80億元,資產負債率僅21.89%,財務穩健性凸顯。
今年4月,華聯控股再次加碼回購,計劃以不低于3000萬元且不超過6000萬元的總金額進行回購。預計可回購的股數約為600萬股至1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043%至0.8087%。疊加御品巒山項目2025年底前推售、南山華聯A區更新項目沖刺專項規劃方案,為市場注入信心。
在“地產保穩定,轉型促發展”的戰略框架下,華聯控股正以物業經營為基本盤,以新能源與碳中和為增長極,在行業變局中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在過去一年中,華聯控股的物業與酒店業務收入實現了穩定增長,成為穿越周期的“現金奶牛”。
從華聯控股的地產業務的收入結構情況看,其中,房地產開發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銷售收入和利潤,而物業經營與服務管理則提供了持續的服務收入和增值空間,共同構成了公司均衡而穩健的盈利格局。
2024年,公司物業經營與服務管理業務實現收入2.86億元,同比增長4.27%,毛利率達50.24%,較上年提升4.28個百分點。
這一業務板塊的穩定表現,得益于深圳、杭州、上海三地優質資產的精細化運營。例如,深圳“城市商務中心”2024年度新增租賃面積約2.35萬平方米;杭州“時代大廈”全年租金收入5704萬元,租金收繳率則高達99.53%;杭州“全景天地”的萬豪酒店實現營收1.34億元,通過“高端服務+數字化營銷”策略,在長三角商務客群中占據穩定份額。
物業經營的“低波動、高毛利”特性,為公司提供了持續的現金流支持,增強了抗風險能力,讓公司構筑起厚實的“財務安全墊”。
截至2024年末,公司貨幣資金15.88億元,占總資產20.84%;投資性房地產12.00億元,占比15.75%。這兩項優質資產構成“財務安全墊”,為新型業務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對比行業視角,房地產行業整體毛利率下滑至20%左右的背景下,華聯控股物業經營毛利率超50%,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這種業務結構使其在行業調整時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也保持著高度看好,過去一年華聯控股實施了大規模股份回購,累計回購9721.53萬股,占總股本6.55%,金額近3億元。
2025年4月,董事會進一步決議將其中8011.53萬股回購股份注銷,減少注冊資本8011.53萬元。這一舉措不僅提升每股收益(EPS),更釋放出管理層對公司價值的信心。此外,公司近期推出新一輪回購方案,計劃以3000萬元至6000萬元自有資金繼續增持,彰顯對公司長期發展的堅定信心。
在深耕地產的同時,華聯控股戰略性地投資新型業務,為公司培育第二增長曲線,構建更為合理的產業結構。
2023年12月,公司以自有資金4.8億元參與設立了中保清源匯海產業基金,該基金投資關注方向為:新能源技術、碳中和技術和數字科技技術。
截至2024年末,該基金投資4.3億元,分別持有深圳聚能24%股權、珠海聚能36%股權。深圳聚能是吸附法鹽湖提鋰技術開創者之一,鹽湖提鋰吸附劑產品質量高、鹽湖鹵水提鋰工藝技術成熟、穩定,并且已具備完整的“吸附劑——工業級碳酸鋰——電池級碳酸鋰——超高濃度碳酸鋰——高純單水氫氧化鋰”的鋰產品技術鏈及多項專利所有權及成套EPC解決方案。
其中,珠海聚能年產5000噸富集材料生產項目在完成前期的調試和試運行后,已于2024年9月正式投產。目前,該項目的產品質量穩定,正處于市場推廣階段,為公司戰略布局及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奠定基礎。
在市場空間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鋰資源需求旺盛,鹽湖提鋰市場潛力巨大。華聯控股通過“技術+資本”雙輪驅動,有望在新能源材料賽道占據一席之地。
在新能源材料領域成功落子、積蓄發展動能的同時,華聯控股以更具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錨定碳中和賽道,在農業與生態碳匯領域展開全新布局,持續拓寬企業的增長邊界。
2024年8月,公司收購四川華聯九州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華聯九州將致力于開展零碳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的建設、整縣域生態碳匯項目的開發、農業減排固碳工程技術的研發,以及生態碳匯的確權與收購等業務。這一戰略舉措不僅有助于公司在碳中和領域占據先機,同時推動公司在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深入實踐。
整體來看,在房地產領域,華聯控股正加速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御品巒山”項目作為深圳核心地段的稀缺住宅資源,計劃2025年底前推售,2025年預計新增合同銷售額15億元。該項目歷經近20年開發波折,華聯控股通過收購景恒泰公司獲得控制權,預計12個月內完成建設,有望成為深圳樓市新標桿。此外,南山華聯A區城市更新項目正沖刺專項規劃方案,計劃6月前取得關鍵進展,項目更新方向調整為保障性住房,預計將為公司帶來長期穩定收益。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