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科技如何讓沉寂千年的文物“活”起來?聽文物保護領域的代表怎么說……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8 19:34:45

      4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圍繞“加強文物保護 傳承中華文明”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副部長宋淑霞表示,我國文物數(shù)字化成果豐碩,敦煌研究院推出“文化+科技”傳播業(yè)態(tài),如“飛天”專題游覽線路等,實現(xiàn)“窟內文物窟外看”。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星    

      4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圍繞“加強文物保護 傳承中華文明”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強調,要進一步加強文物價值挖掘闡釋,推進文物資源數(shù)字化采集和展示利用。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副部長、副研究員宋淑霞表示,近些年來,我國文物數(shù)字化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敦煌研究院著力推出“文化+科技”傳播業(yè)態(tài),推出很多參與體驗型項目。這些參觀體驗方式,不僅提升了游客的互動性和參與感,也真正實現(xiàn)“窟內文物窟外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記者見面會現(xiàn)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實現(xiàn)“窟內文物窟外看”

      宋淑霞表示,通過數(shù)字化技術,包括前沿科技手段賦能敦煌文化或者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這些年,我們著力推出‘文化+科技’這樣一個傳播業(yè)態(tài),推出了很多參與體驗型項目,比如說,我們推出了‘飛天’專題游覽線路,還有‘尋境敦煌—數(shù)字沉浸式體驗展’。”宋淑霞說。

      “飛天”專題游覽線路挑選了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不同時代有飛天的洞窟,由講解員帶著游客參觀游覽。參觀結束之后,再結合敦煌的數(shù)字化資源、華為的河圖厘米定位技術以及虛擬增強技術,在莫高窟打造一個虛擬孿生世界,游客在窟外就可以拿著手機終端和洞窟里面這些珍貴的飛天形象、九色鹿形象合影留念。

      這種參觀體驗方式,不僅提升了游客的互動性和參與感,也真正實現(xiàn)了“窟內文物窟外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宋淑霞介紹,莫高窟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洞窟——第285號洞窟,因為這個洞窟的室內空間非常小,沒有辦法對游客開放,所以,工作人員基于敦煌研究院大量豐富的學術研究成果和數(shù)字資源,再結合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三維建模等技術,按照1∶1的比例完全復刻了這個洞窟。

      游客在展館里戴上VR眼鏡,就可以零距離360度探索洞窟的每一個細節(jié),甚至和壁畫中的人物故事產生互動。這樣的參與式體驗項目,極大地拓展了文化傳播的形式,讓游客從一個旁觀者成為參與者。這種活化利用,讓沉寂千年的文物能夠在當代貼近大眾生活,真正“活”起來。

      科技創(chuàng)新給文物普查帶來質的飛躍

      文物普查是國情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吐魯番學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負責人、副研究員王龍介紹了他兩次參加普查的不同感受。

      王龍說,感受之一是科技創(chuàng)新給文物普查帶來了質的飛躍。他舉例說,第三次普查時,大部分是實地踏查,用腳步丈量的方式進行普查。特別是夏季,為了躲避高溫,要早上5點鐘左右就出發(fā),趕在氣溫達到40℃之前,也就是上午10點左右完成野外采集工作。

      但第四次文物普查中,科技賦能帶來了質的飛躍。在普查過程當中,團隊引入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再通過高分辨率衛(wèi)星遙感影像圖的分析,利用人工智能強大的圖片分析技術,對山區(qū)古代墓葬形態(tài)等進行圖像識別。

      人工智能能夠在圖像上對遺址特征進行準確標識,甚至能夠標識出相互關系、分布狀態(tài)。依靠標識圖,工作人員就能夠制定比較完備的調查計劃,有的放矢地尋找調查目標,大大提高普查效率,進一步提升普查范圍和覆蓋率。

      另一個感受就是理念上的變化。第四次文物普查進一步擴大了文物的內涵,像黨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改革開放史等都納入文物普查的范疇,進一步豐富文化遺產的范圍。

      但也有很多不變的東西,就是文物人對文化遺產的熱愛一直沒有變。王龍說:“從我大學畢業(yè)到扎根新疆吐魯番開展文物考古調查工作,無論是在野外采集數(shù)據(jù),還是利用無人機三維影像數(shù)據(jù)仿真技術建立遺址模型,我們都以文物傳承人和守護人的角色來要求自己。”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蘭素英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文物 文化 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视频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