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業成中國經濟新支柱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20 22:08:49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陳星    

      1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介紹,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34.9萬億元,首次突破13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分季度看,2024年我國GDP增速呈現中間低、兩邊高的情況。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2024年一季度和四季度的增長都受益于政策面發力,說明經濟政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依然非常顯著。

      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

      分季度看,2024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4.6%,四季度增長5.4%。

      盤和林表示,從增量看,2024年GDP的增長主要來自出口增長和內需穩定,其中內需在四季度爆發,受益于政策引導,大量消費品開啟數字化和綠色化融合轉型,而產品創新和供應鏈創新又反過來提高了內需質量。出口增長方面,則主要受益于我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以汽車出口為代表的高端產業為中國出口帶來了龐大的增量。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文字采訪時表示,整體上看,受以舊換新等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帶動,2024年四季度GDP增速大幅回升,超出市場普遍預期。

      2024年,我國工業生產增勢較好,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

      盤和林指出,從質量上看,我國的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度有所降低,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業開始成為中國經濟新支柱,這也為中國經濟增加了韌性,增強了中國經濟抗風險的能力。

      從產業看,2024年最有含金量的是汽車制造業,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汽車行業也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出口產業,從創新看,集成電路半導體的發展則最能體現中國科技的含金量,萬億規模的集成電路出口,將成為中國未來進行全球科技競爭的底氣所在。

      王青表示,從三大門類來看,主要拉動力是制造業生產較快增長,2024年12月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至7.4%。背后主要是伴隨一攬子增量政策出臺,市場信心修復帶動企業擴產。可以看到,12月官方制造業PMI指數中的生產指數錄得52.1%,連續第3個月處于擴張區間。另外,近期出口依然偏強,12月規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8.8%,增速較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也對制造業生產有較強支撐。

      從全年來看,2024年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5.8%,增速較上年加快1.2個百分點,主要受兩方面因素提振。

      一是2024年出口保持強勢,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內需不足的影響,對制造業生產拉動作用較強。

      二是2024年以來,政策面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也對工業生產起到了較強的拉動作用。可以看到,2024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8.9%,較上年增速大幅加快6.2個百分點,快于全部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3.1個百分點。

      促消費政策還有發力空間

      數據顯示,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億元,比上年增長3.5%。

      王青分析,2024年社零累計同比增長3.5%,增速較上年放緩3.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抑制了居民消費信心,前期居民收入增速下行也對消費能力形成一定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四季度社零同比增長3.8%,增速較三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為2024年各季度最快增速。王青認為,主要原因是支持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促消費效應得到有效發揮,同時,四季度房地產銷售在政策加碼提振下升溫,這在直接拉動涉房消費的同時,也有利于穩定居民消費信心。

      展望未來,外部經貿環境變數加大,消費內生增長動力仍然偏弱,擴消費政策需要進一步加碼。在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大力提振消費被列為2025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預計2025年用于支持消費品“購新”或“換新”的特別國債規模將增加至3000億元。同時,包括在全國范圍內發放消費券、將支持消費范圍從耐用消費品擴大至一般消費品及服務消費等在內的促消費政策還有較大發力空間,2025年社零增速有望回升至5.5%左右。

      1月13日,商務部等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同時,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將從1月20日開始陸續實施,預計1月下旬起新一輪促消費政策提振效果將開始釋放,這將對1至2月整體消費增速起到支撐作用。綜合考慮上年同期基數等因素,預計1至2月社零累計增速將在4.0%左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介紹,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34.9萬億元,首次突破13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分季度看,2024年我國GDP增速呈現中間低、兩邊高的情況。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2024年一季度和四季度的增長都受益于政策面發力,說明經濟政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依然非常顯著。 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 分季度看,2024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4.6%,四季度增長5.4%。 盤和林表示,從增量看,2024年GDP的增長主要來自出口增長和內需穩定,其中內需在四季度爆發,受益于政策引導,大量消費品開啟數字化和綠色化融合轉型,而產品創新和供應鏈創新又反過來提高了內需質量。出口增長方面,則主要受益于我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以汽車出口為代表的高端產業為中國出口帶來了龐大的增量。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文字采訪時表示,整體上看,受以舊換新等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帶動,2024年四季度GDP增速大幅回升,超出市場普遍預期。 2024年,我國工業生產增勢較好,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 盤和林指出,從質量上看,我國的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度有所降低,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業開始成為中國經濟新支柱,這也為中國經濟增加了韌性,增強了中國經濟抗風險的能力。 從產業看,2024年最有含金量的是汽車制造業,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汽車行業也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出口產業,從創新看,集成電路半導體的發展則最能體現中國科技的含金量,萬億規模的集成電路出口,將成為中國未來進行全球科技競爭的底氣所在。 王青表示,從三大門類來看,主要拉動力是制造業生產較快增長,2024年12月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至7.4%。背后主要是伴隨一攬子增量政策出臺,市場信心修復帶動企業擴產。可以看到,12月官方制造業PMI指數中的生產指數錄得52.1%,連續第3個月處于擴張區間。另外,近期出口依然偏強,12月規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8.8%,增速較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也對制造業生產有較強支撐。 從全年來看,2024年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5.8%,增速較上年加快1.2個百分點,主要受兩方面因素提振。 一是2024年出口保持強勢,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內需不足的影響,對制造業生產拉動作用較強。 二是2024年以來,政策面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也對工業生產起到了較強的拉動作用。可以看到,2024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8.9%,較上年增速大幅加快6.2個百分點,快于全部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3.1個百分點。 促消費政策還有發力空間 數據顯示,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億元,比上年增長3.5%。 王青分析,2024年社零累計同比增長3.5%,增速較上年放緩3.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抑制了居民消費信心,前期居民收入增速下行也對消費能力形成一定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四季度社零同比增長3.8%,增速較三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為2024年各季度最快增速。王青認為,主要原因是支持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促消費效應得到有效發揮,同時,四季度房地產銷售在政策加碼提振下升溫,這在直接拉動涉房消費的同時,也有利于穩定居民消費信心。 展望未來,外部經貿環境變數加大,消費內生增長動力仍然偏弱,擴消費政策需要進一步加碼。在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大力提振消費被列為2025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預計2025年用于支持消費品“購新”或“換新”的特別國債規模將增加至3000億元。同時,包括在全國范圍內發放消費券、將支持消費范圍從耐用消費品擴大至一般消費品及服務消費等在內的促消費政策還有較大發力空間,2025年社零增速有望回升至5.5%左右。 1月13日,商務部等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同時,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將從1月20日開始陸續實施,預計1月下旬起新一輪促消費政策提振效果將開始釋放,這將對1至2月整體消費增速起到支撐作用。綜合考慮上年同期基數等因素,預計1至2月社零累計增速將在4.0%左右。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亚洲卡一卡二卡乱码新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jizzjizz少妇|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人成电影在在线观看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