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2 18:23:01
每經編輯|段煉
近日,上海蘇州河因市民盲目放生而出現大量死魚,甚至一天內撈出1噸死魚,受到公眾關注。
圖片來源:上海環境
缺乏科學依據的放生行為不僅導致動物死亡,污染環境,還可能造成外來物種入侵,危害生態環境。
盲目放生為何愈演愈烈?放生變“殺生”,難題怎么解?
蘇州河里一天撈出1噸死魚
多個部門去年專門聯合發文,但收效甚微
上海蘇州河42公里岸線貫通后,水面干凈,岸線優美,吸引許多市民在特定日子前來放生,甚至有人表示:“想起來就放,這里都可以放。”
圖片來源:上海環境
“水面上都是死魚!”在作業人員拍攝的視頻里可以看到,死魚進倉,堪比魚塘開捕,觸目驚心。據作業人員介紹,隨著放生的人越來越多,清撈難度逐年增大,今年還創下了1天撈出1噸死魚的“新紀錄”。預計到年底,打撈重量將超過去年的7.9噸。
圖片來源:上海環境
記者了解到,上海多個部門去年5月專門聯合發文,規范公共水域放生活動,但收效甚微。
圖片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文件中明確指出,郊區找沿岸屬地農委報告,其余區向區城管執法部門報告。
然而,據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話匣子9月8日報道,記者咨詢了靜安、普陀、長寧等蘇州河沿岸的城管部門,都不知道:
城管部門1:肯定不是找城管,我們只是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的單位,而不是給各種行為許可的。
城管部門2:申請放生?沒有這樣的窗口呀。
城管部門3:沒有的,沒有的,我們執法單位是沒有行政許可的。
放生大量外來物種危害生態安全
他們被判承擔各類賠償金5.8萬元
去年,全國首例非法投放外來物種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江蘇結案。徐某從劉某處購買了2.5萬斤原產于非洲尼羅河水系的鯰魚,并將它們擅自放生到長蕩湖,不久后,徐某放生的鯰魚大量死亡。長蕩湖水產管理委員會管理處副主任徐俊華表示,漁政監督大隊歷時10天,累計打撈出死亡鯰魚20208斤。
最終,法庭認為被告徐某、劉某構成共同侵權,應連帶承擔3.5萬元生態資源損害賠償費用,1.8萬元專家評估費及5000元懲罰性賠償。
該案審判長、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庭長陳迎介紹,案發后南京市人民檢察院認為徐某違反國家規定,故意向長蕩湖投放大量外來物種,嚴重危害長蕩湖水生態系統安全。
“根據《生物安全法》,未經批準擅自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的,由政府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捕回,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此外,長蕩湖水域屬于長江流域的范疇,《長江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在長江流域開放水域養殖、投放外來物種或者其他非本地物種。”
陳迎表示,革胡子鯰也被稱為非洲鯰魚,屬于外來入侵物種,是肉食性兇猛魚類。這種魚在長蕩湖水域中基本沒有天敵,會與本土的魚類形成競爭關系,嚴重沖擊本土魚類的生存,從而影響生物安全。
庭審中,徐某多次對違法放生行為表示懊悔:“我對什么是外來生物,什么是本土生物,法律法規都不了解。”
陳迎認為,這起案件有一定的示范警示作用,提醒大眾要有生物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如果涉及投放入侵物種,會構成刑事犯罪。
有人放生幾百條蛇,還有人放生蟑螂
無序放生到底該怎么管?
最近,一段“一女子在小區放生蟑螂”的視頻也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名女子在小區花壇中放生活體蟑螂,被小區業主拍攝并質問。女子卻反問:“你憑什么拍?”據涉事小區所屬街道辦工作人員回應,在發生放生蟑螂事件后,物業公司在周邊進行了全面消殺。
放生的初衷雖好,但如果缺乏科學依據和合理規劃,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記者梳理發現,類似這種“民間放生”的行為時有發生。有人在公園內放生上百條蛇,甚至有人在淡水湖泊里放生巴西龜等外來物種。
國家相關部門和一些地方已經關注到私自放生行為的危害,并針對性出臺文件和相關舉措。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嚴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實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種防控攻堅行動,加強“異寵”交易與放生規范管理。
國內首部專門規范野生動物放生的地方性法規——《廣州市野生動物放生管理規定》于去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要劃定野生動物放生區域,建立野生動物放生信息管理平臺,建立放生行為日常監管機制等。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龔世平認為,大量放生之后有可能造成環境的超載,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
“如果一個地方只能容納1千條魚,卻放生了1萬條魚,過量的魚會消耗當地資源,導致本土魚類死亡,破壞生態環境平衡。此外,無序放生還可能通過雜交破壞當地物種的遺傳資源,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龔世平介紹,廣州制定的管理辦法具有比較明確的可操作性。由于民間放生水生動物數量較大,農業部門人手有限,難以全面管理放生業務,強制性比較弱,因此主要側重于引導。要求放生的團體需要到政府部門去備案,并在指定的地點,放生指定范圍內的物種,具有一定成效。未來還需要進一步增強執法能力和執法資源。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毛康珊認為,民眾放生的行為存在隨意性強、監管難等問題,需要多管齊下治理。他建議,設立專門部門規范和管理放生活動審批,對物種進行管理,基層負責實施。
“無序放生可能嚴重危害生態系統,尤其是像放生蟑螂和外來入侵物種,是被嚴格禁止的。建議可以建立一個黑名單,注明禁止放生的物種,或建立一個白名單,列出允許放生的物種。”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網、中國之聲、上海環境、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話匣子、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