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3 08:59:50
觀一域,謀全局。
【本期導視】
◎ 正式投用 成都又添一個高鐵站
◎ 紹興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出爐
◎ 陜西首個縣級機場全面開工 預計明年通航
◎ 9月開學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正式設立
◎ 打破國外壟斷 我國首批量產碳-14同位素在嘉興出堆
◎ 全國首個低空經濟應用示范島落戶廣州番禺
◎ 總投資5億元 成都新津至臻光學項目正式投產
◎ 內燃動力全國重點實驗室聯盟在天津揭牌
◎ 兩岸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在常州揭牌
◎ 中科衛星空天信息產業基地在合肥高新區開園
每經編輯|趙博淵
新聞概覽:
4月22日,成都至自貢至宜賓高速鐵路(簡稱成自宜高鐵)三岔湖站正式投用。成自宜高鐵三岔湖站位于成都東部新區北一線北側,作為成自宜高鐵沿線重要站點,三岔湖站連接成都市區、成都東部新區天府國際機場及川南區域,在2024成都世園會期間將成為游客出行的重要交通樞紐。據悉,從成都東站發車經過24分鐘車程可到達三岔湖站,經三岔湖站1小時可抵達自貢、瀘州。
區域視點:
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2024成都世園會)將于本周五(4月26日)開幕,作為本屆世園會的主會場所在地,備受關注的成都東部新區最近大動作不斷:
先是在4月18日正式公布了歷時1個多月、通過全球范圍征集評定出的全新城市Slogan(品牌口號)——“成都世園主會場,天府空港未來城——成都東部新區”,開啟了發展新篇章;緊接著在4月19日,成都東部新區在北京舉行城市價值專場推介會,發布投資機會清單,涉及投資額近750億元;現在,成自宜高鐵三岔湖站在2024成都世園會開幕前夕正式投用,進一步提升區域交通功能配套的同時,也將為這場世界園藝盛會帶來更多游客,讓更多人走進成都,了解成都東部新區。據悉,2024成都世園會特設了一條三岔湖站至世園會主會場2號門的直通車線路,市民游客到達主會場的通達性將進一步增強。
作為四川省級新區,成都東部新區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所在地,地處成渝發展主軸和成德眉資連接地帶核心區域,正著力打造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門戶和樞紐。隨著此次三岔湖站的投用,應該說一方面成都東部新區的門戶樞紐定位進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在這個重要時間節點,能帶動區域產業發展的交通樞紐建設也是充分展現成都東部新區區域價值、發展潛力的關鍵要素。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成自宜高鐵設計時速350公里,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去年底開通運營后,成都東至自貢、宜賓運行時間進一步縮短,最快分別51、73分可達。成自宜高鐵與成貴高鐵成都至樂山至宜賓段組成的高鐵環線,進一步推動川南城市群與成都都市圈融合發展。此前,該條鐵路線上另一個位于成都東部新區的站點天府機場站已經投用,三岔湖站的開通,也將讓成都東部新區融入城市群發展的交通優勢進一步增強,帶動區域經濟提速發展。
新聞概覽:浙江省政府日前批復,原則同意《紹興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這是紹興市空間發展的指南和可持續發展的藍圖。規劃強調了保護耕地、生態保護、城鎮擴展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并提出了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提升城鄉空間品質的目標。
區域視點:此次規劃提出,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城市協調布局,深度參與杭州都市圈建設,加快杭紹、甬紹一體化發展,共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這將有助于推動紹興市的經濟發展和區域一體化。此外,嚴格控制城鎮發展邊界和加強歷史文化保護等措施也將有助于保護歷史遺產和提升城市形象。
新聞概覽:日前,陜西府谷民用機場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10月實現通航目標。該機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省新建的第一座縣級民用4C級支線機場,可滿足B737、A320等系列機型起降。該項目位于榆林市府谷縣城西北部,建成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5萬人次。
區域視點:府谷機場的建設將有效改善府谷縣和周邊地區的綜合交通網絡,對陜西省西北地區民用航空網絡的完善和陜晉蒙黃河金三角區域協同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預計2025年通航后,府谷機場將進一步加強府谷縣與主要城市之間的連接,帶來更多的商務旅客和貨物運輸需求。
新聞概覽:近日,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正式設立,并計劃于今年9月開始招生。該大學的設立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成果,也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的標志性成果。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選址于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周邊集聚了一批大科學裝置、廣東省實驗室、科技龍頭企業等高端創新資源。
區域視點: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的設立將為該地區注入高水平的國際化教育資源,并促進科學研究和創新發展。香港城市大學作為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學府,具有豐富的辦學經驗和研究實力。該校將聚焦于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領域,為粵港澳大灣區培養高端人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合作和協同發展,加速大灣區內部的人才流動和資源共享。
新聞概覽:4月20日,我國在位于嘉興海鹽縣的秦山核電基地成功出堆首批量產碳-14同位素,打破了碳-14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碳-14同位素主要應用于考古、幽門螺旋桿菌檢測、藥代動力學研究等領域。目前,秦山正在建設同位素生產基地,預計在今年下半年試生產。
區域視點:碳-14同位素的國產化標志著我國放射性同位素產業邁上了新臺階。嘉興作為秦山核電基地所在地,將受益于碳-14同位素的國產化,為當地同位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目前,借助秦山核電的獨特優勢,已有16個同位素產業項目落戶嘉興海鹽縣,不久前當地又簽下10個新項目,加速推動了新興產業的崛起。
新聞概覽:近日,廣州大學城低空經濟應用示范島發布活動在番禺區舉行,發布國內首個低空經濟應用示范島。活動上宣布啟動飛行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首批規劃在大學城建設四個飛行汽車起降點,配套飛行汽車起降、停放、補能、通信等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廣州大學城島內“打飛的”即將成為現實。
區域視點:廣州大學城坐擁粵港澳大灣區最富集的人才資源、創新資源,被譽為“灣區智核”,具備發展低空經濟的優勢。低空經濟在廣州大學城的落地,將為城市提供新的產業發展機遇和經濟增長點,推動科技創新和人才集聚。這對于番禺區以新能源汽車集群式突破,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競逐低空經濟“萬億藍海”也具有戰略意義。
新聞概覽:4月20日,至臻光學全國運營總部暨研發制造基地在成都新津區投產。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集研發、辦公、制造于一體。項目包括超精密光學制造中心、高精度測試中心、鍍膜中心和高端光學制造與檢測裝備研發中心,專注于超精密光學元件和加工設備的研發制造。基地引入5條生產線,設計年產能超精密光學元件超過20000片,超精密加工設備超過20臺。
區域視點:至臻光學作為超精密光學元件和加工設備的研發制造企業,其自主研發的產品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和市場競爭力。至臻光學項目的正式投產是新津區“項目攻堅年”的重要成果,將為新津智能裝備產業增添新動力,推動區域產業鏈結構的優化和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新聞概覽:近日,在2024年世界內燃機大會舉行期間,由天津大學牽頭,六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天津成立內燃動力全國重點實驗室聯盟,并舉行聯盟揭牌儀式。該聯盟的成立旨在服務國家“雙碳”戰略,促進我國內燃動力高質量發展,搭建協同創新平臺,聯合攻關內燃動力卡脖子技術難題。
區域視點:天津具備著良好的科研與產業基礎。該聯盟的成立將有效促進天津大學與其他實驗室、企業等創新主體之間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在內燃動力領域,這一聯盟有望推動內燃機的綠色、可靠、智能、高效發展,為我國實現“雙碳”戰略做出貢獻。
新聞概覽:4月22日,兩岸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在常州揭牌。該基地是兩岸企業家峰會設立的唯一新能源汽車產業示范基地,將建設成為新形勢下推進兩岸產業融合發展的典范,助力江蘇打造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新高地。
區域視點: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常州已經形成了動力電池、整車制造等多重優勢,具備新能源全產業鏈競爭優勢。臺灣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車載芯片、電動馬達和車身底盤等領域技術領先、經驗豐富。該基地的設立不僅有助于促進兩岸合作,也對常州及整個江蘇省的經濟發展具有積極影響。通過加強兩岸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制造,將有助于提升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新聞概覽:4月21日,中科衛星空天信息產業基地在合肥高新區正式開園。活動現場,合肥高新區與中科星光、雷圖科技、中科衛星等一批空天院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合肥中科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與中科飛龍、中科融信創、中科宇達、慧譜科技4家首批入駐項目集中簽約,以及SAR遙感星座公司合作投資項目簽約。
區域視點:隨著中科衛星空天信息產業基地的開園,合肥將進一步加強與中科衛星等重要機構的合作,拓展前端研發環節,進一步提升整個空天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這對于推動合肥高新區的經濟發展和衛星應用技術的進步具有積極意義。據悉,合肥目前已集聚產業鏈關聯企業110多家,基本形成衛星載荷、衛星平臺、星座運營、通訊終端及信息服務等全產業鏈框架體系。
綜合成都發布、紹興發布、西安發布、東莞發布、嘉興發布、中國廣州發布、新津發布、天津發布、常州發布、合肥高新發布
封面圖片來源:“成都發布”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