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8 07:08:39
每經記者|徐肖逍 每經編輯|文多
ESG政策
中國首次細化固體廢物種類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固體廢物分類與代碼目錄》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發布指南》(以下簡稱《目錄》《指南》)。《目錄》的印發,標志著我國首次對固體廢物的種類進行細化,并對代碼進行統一。
點評:生態環境部印發的《目錄》和《指南》是中國固體廢物管理領域的重要進展,有助于提升固體廢物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和數字化水平,對于保護環境、促進公眾參與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增量配電業務配電區域劃分實施辦法》修訂
4月2日消息,為規范增量配電業務配電區域劃分,積極穩妥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修訂了《增量配電業務配電區域劃分實施辦法》。其中提到,鼓勵以滿足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為主要目標的增量配電業務,支持依據其可再生能源供電范圍、電力負荷等情況劃分配電區域。不得依托燃煤自備電廠建設增量配電網,防止以規避社會責任為代價打造成本優勢。
點評:通過鼓勵以滿足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為主要目標的增量配電業務,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和清潔能源的發展。明確不得依托燃煤自備電廠建設增量配電網,有助于防止過度依賴傳統化石能源,減少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ESG發布
2月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為93.4%首次跌破95%
4月2日,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發布《2024年2月全國新能源并網消納情況》。數據顯示,2月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為93.4%,環比下降。這也是2021年初次統計發布全國新能源并網消納情況至今,光伏利用率首次跌破95%。
點評:光伏發電的利用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天氣條件、季節變化、設備性能等。此外,設備維護和技術更新也可能影響發電效率。光伏發電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的特點,其并網消納能力受到電網調度策略和電網接入能力的限制。如果電網的調峰能力不足或電網升級改造滯后,可能導致光伏發電無法充分利用。
世界資源研究所:去年全球約370萬公頃熱帶雨林遭破壞
當地時間4月4日,世界資源研究所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大約370萬公頃熱帶雨林遭到破壞,相當于每分鐘損失近10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的森林。
點評:全球熱帶雨林破壞情況令人深感憂慮。2023年全球約370萬公頃熱帶雨林的損失,不僅對生物多樣性和全球氣候產生了嚴重影響,也對當地社區的生計和全球環境治理提出了嚴峻挑戰。
ESG行動
天津港建成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
4月3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桂平介紹,天津啟動運行了中國首個港口無人駕駛示范區,建成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
點評:天津市在港口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創新實踐,不僅體現了其對高質量發展的追求,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我國電子廢棄物領域首個碳減排項目落地
4月2日,我國首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碳減排項目在浙江杭州落地,項目預估每年可實現碳減排量超過3萬噸。據介紹,該項目是通過拆解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獲得再生資源,從而形成相應的碳減排量,再由電器電子產品的生產企業進行購買,以抵消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
點評:該項目體現了循環經濟的理念,通過回收和再利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的有價值資源,減少了對新資源的需求和開采,同時降低了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和影響。
全球首個船用甲醇燃料交易平臺落戶上海
4月2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與綠色航運集團簽訂合作協議。綠色航運集團將在臨港新片區建設全球首個“甲醇船用燃料交易平臺”,為綠色航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有效的工具以管理遠期價格風險并促進綠色甲醇實物交易。
點評:平臺的建立將提供一個集中、透明的市場環境,促進綠色甲醇的實物交易,將進一步推動綠色航運產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企業關注和參與綠色航運項目。這不僅有助于提升綠色甲醇燃料的市場份額,還將促進相關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推動整個產業鏈的成熟和完善。
ESG國際
愛爾蘭戰略投資基金承諾對三個氣候項目投資2.78億歐元
4月4日的新聞顯示,作為愛爾蘭國家財政管理局的一部分,愛爾蘭戰略投資基金(ISIF)承諾為三個獨立的氣候項目投資2.78億歐元。投資重點是海上風能、可再生能源開發,以及以能源轉型為目標的初創企業。
點評:對海上風能和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有助于加速這些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和部署,這將增加可再生能源在愛爾蘭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