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5 22:16:52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趙 云
近日,中基協披露了2023年四季度的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23年四季度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方面,螞蟻基金、招商銀行、天天基金位列前三,保有規模分別為12723億元、7735億元、5496億元,相比于2023年三季度,螞蟻基金保有規模小幅增長,招商銀行、天天基金出現下滑。另外,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方面,招商銀行、螞蟻基金、天天基金位列前三,保有規模分別為5028億元、4592億元、4029億元,相比于2023年三季度均出現明顯下降。
螞蟻基金非貨保有量漲
中基協披露的2023年四季度的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數據顯示,在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方面,螞蟻基金、招商銀行、天天基金位列前三,保有規模分別為12723億元、7735億元、5496億元。對比2023年三季度的數據,螞蟻基金保有規模從12541億元小幅增長至12723億元;招商銀行從7858億元小幅降至7735億元;天天基金從5755億元下滑至5496億元。
同時,就股票+混合公募基金的保有規模來看,招商銀行、螞蟻基金、天天基金位列前三,保有規模分別為5028億元、4592億元、4029億元。同樣對比2023年三季度的數據,招商銀行保有規模從5481億元降至5028億元;螞蟻基金從5069億元降至4592億元;天天基金從4276億元下滑至4029億元,均出現比較明顯的減少。
分機構來看,銀行方面,除了招商銀行,非貨公募基金保有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還有11家,分別為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寧波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其中興業銀行的增長比較明顯,不僅從2023年三季度的3197億元增至四季度的3447億元,而且超過了建設銀行的3436億元。興業銀行的非貨保有規模在銀行中也僅次于招商銀行的7735億元、工商銀行的4485億元和中國銀行的4095億元,位列第四。
不過,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方面,興業銀行則環比下滑,從2023年三季度的966億元降至四季度的907億元。此外,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的保有規模降幅也比較明顯,均超過了百億元。
3券商保有規模超千億
券商機構方面,非貨公募基金保有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共有3家,分別為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保有規模分別為1902億元、1597億元、1094億元。對比2023年三季度數據,3家券商規模均有小幅上漲,其中中信證券非貨保有規模從1900億元小幅增至1902億元,華泰證券非貨保有規模從1587億元小幅增至1597億元,廣發證券從1059億元小幅增至1094億元。
不過,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方面,上述3家券商中有兩家的保有規模環比下降,其中中信證券的保有規模從2023年三季度的1510億元小幅降至四季度的1469億元,華泰證券保有規模從1352億元小幅降至1345億元,廣發證券從847億元小幅增至855億元。
從其他機構的保有規模變化情況來看,除了銀行、券商以及頭部的3家機構,其余機構非貨保有規模突破千億的共有3家,分別為騰安基金(2202億元)、匯成基金(1367億元)、基煜基金(1583億元)。對比2023年三季度數據,這3家機構的非貨保有規模均出現環比下滑,其中騰安基金從2238億元小幅降至2202億元,匯成基金從1505億元降至1367億元,基煜基金從1653億元降至1583億元。
此外,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方面,上述3家機構的保有規模也都出現環比下降,其中騰安基金從821億元降至752億元,匯成基金從364億元降至331億元,基煜基金從289億元降至277億元。從數據還可以看出,在這3家機構中,股票+混合公募基金占非貨規模的比重均不到一半,甚至有的不足兩成,顯然債券類產品的保有規模在其中占比較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