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解讀2023中國經濟年報 | 專訪蘇劍:解決就業問題核心是提振經濟,青年群體要積極適應AI技術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7 22:24:58

      ◎蘇劍表示,實現充分高質量就業,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離不開經濟的健康運行,為此要繼續提振經濟,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

      ◎蘇劍認為,數字經濟和數字技術發展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有不同的特征,創造性崗位很難被人工智能替代,常規性、程序化的崗位則容易被替代。因此,勞動者尤其是青年群體,需要積極適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1月17日,國新辦舉行2023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25~29歲、30~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4.9%、6.1%、3.9%。

      值得注意的是,為更加準確完整反映青年就業失業狀況,從充分考慮國情的角度出發,國家統計局對分年齡組失業率統計作出了兩方面的調整:一是發布不包括在校學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二是增加發布不包括在校學生的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介紹,今后國家統計局將按月在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庫中發布不包含在校學生的16~24歲、25~29歲、30-59歲勞動力失業率。

      新發布16~24歲、25~29歲等分年齡組勞動力調查失業率釋放出什么信號?擴大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青年就業需要從哪些方面著力?圍繞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進行了專訪。

      蘇劍 圖片來源:受訪者

      實現充分高質量就業離不開經濟的健康運行

      NBD: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12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25~29歲、30~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4.9%、6.1%、3.9%。您如何解讀前述數據?

      蘇劍:分析2023年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可以與疫情前的數據進行對比。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走勢平穩,全年保持在5.0%~5.3%之間。

      2023年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反映出當前我們就業形勢總體還是比較穩定的,與疫情前2019年情況相似,也反映出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對于此次公布的城鎮分年齡組調查失業率,我認為畢業前尋找工作的學生未納入勞動力調查統計是正確的。剔除在校學生后,可以更精準監測進入社會、真正需要工作的青年人就業和失業情況。

      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14.9%,這一數據更貼近該年齡段的真實失業情況。

      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是新增的一個組別,能夠更完整地反映青年從學校畢業到穩定工作過程中的就業失業全貌,2023年12月這一數據為6.1%,我認為屬于正常范圍。30~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3.9%,意味著這一年齡段人群就業更為穩定。

      NBD: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人數持續攀升,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穩定和擴大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青年就業,您認為需要從哪些方面著力?

      蘇劍:根據教育部數據,202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179萬人。高校畢業人數不斷攀升與擴招有關。從高校擴招到專升本擴招、研究生擴招再到博士擴招,每個層級都在擴招,升學已經成為高校畢業生推遲進入就業市場的一種選擇,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緩解就業壓力的作用。

      但要實現充分高質量就業,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離不開經濟的健康運行,核心是要繼續提振經濟,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把營商環境打造好,創造經濟復蘇的友好營商環境,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高校學生要加強基礎理論學習 積極適應AI技術發展

      NBD:在人才培養方面,比如就高校而言,當前的人才培養方式應作出哪些調整?

      蘇劍:其實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一直在進行調整,反應速度還是比較靈敏的,很多高校每年都會調整自己的招生專業結構,設立新專業,削減老專業的招生數量或停止招生。當然,高校人才培養方式多樣、靈活,與高校就業率考核有關。

      若考慮更深層次的調整措施,我認為需要加強在校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基礎知識的知識折舊率不高。即便市場發生新變化,學生充分掌握了基礎知識,也能迅速適應新市場。

      NBD:如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對就業形態有何特殊影響?

      蘇劍:數字經濟和數字技術發展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有不同的特征,創造性崗位很難被人工智能替代,常規性、程序化的崗位則容易被替代。因此,勞動者尤其是青年群體,需要積極適應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

      不過,新技術的出現同時能夠帶來新產業,在此過程中新的就業機會也會被創造出來。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失業率 就業 人工智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 亚洲成av人影院|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国产亚洲精品xxx|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