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3 00:47:04
自2021年起,《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研究》已連續3年發布,在今年報告發布的2023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榜單中,四川有兩個城市入選前20,分別是成都第8和綿陽第17,兩者排名持續攀升。
每日經濟新聞 趙博淵 每經編輯|楊歡
11月22日,由科技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以“科技引領·創新轉化·開放合作”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在四川省綿陽市開幕。
開幕式上,賽迪研究院發布《2023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四川省成都市、綿陽市雙雙入選2023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20強。當天,成都、綿陽等四川7個市州還現場簽約總金額1024.89億元的101個招商引資項目,展現出四川作為經濟大省的強勁科創發展動能。
《2023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研究》報告發布 圖片來源:活動主辦方提供(杜康 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創新驅動、區域協調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自2021年起,《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研究》已連續3年發布,賽迪研究院通過科學的研究體系,對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進行評估,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此次榜單從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環境及創新潛力四個方面,共計對全國300余個城市的科技創新競爭力開展了綜合評價。從報告來看,今年TOP100城市的整體實力實現了穩步提升,省會城市引領態勢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中西部地區各省上榜城市數量較少,但重點城市對人才、資金等凝聚力強。其中,四川有兩個城市入選前20,分別是成都第8和綿陽第17,兩者排名持續攀升。
從科技創新分項特征來看,深圳、合肥和蘇州分列科技創新總投入分榜前三,綿陽位列全國第15名。但從研發投入強度看,綿陽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表現搶眼,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列。此外,在科技創新潛力方面,南京、武漢和廣州位居前三,綿陽位列前10位,是中國十大最具科技創新潛力城市之一。
當天,還舉行了第十一屆科博會投資推介暨集中簽約儀式,吸引220余家企業、商協會、金融機構、高校參加。會上,綿陽發布機遇清單,從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食品飲料、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面向海內外客商推出投資機遇88個,計劃總投資7700余億元。同時,瀘州、德陽、廣元分別作投資環境推介。
在集中簽約儀式上,成都、綿陽、瀘州、廣元、廣安、巴中、涼山彝族自治州等四川7個市州進行了招商引資項目現場簽約,共計簽約項目101個,總金額1024.89億元。其中二產項目數量最多,達到71個,簽約金額782.88億元,涉及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食品輕紡等產業領域,充分體現出四川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精準發力的積極成效,將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能。
據了解,四川近年來創新步伐不斷加快,科技能級持續提升,已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196個,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等重大創新平臺高水平推進,綿陽科技城科技創新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1.46萬家,正在孵化的企業超過2萬家,2022年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7萬億元,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