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1 15:56:45
一家開在科技園區里的銀行、一家開在市民身邊的銀行、一家開在田間地頭的銀行……用戶需求從哪兒來,滿足人們需求的銀行就開到哪兒去。上海農商銀行致力于成為“開在你生活里的銀行”,以金融之力助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作為扎根上海的本地銀行,服務農業客戶是上海農商銀行的立行之本。多年來,上海農商銀行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為使命,引金融活水至田間地頭,讓金融服務進村入戶,助力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廣袤田間出現了越來越多“新農人”的身影。“新農人”熱愛農村、熟悉農民、了解農業,具有前瞻理念和互聯網思維,是一股扎根農村的先鋒力量。他們用新知識、新技術、新業態,為農村帶來新氣象。
從“銀行白領”變身“新農人”,浦東“扁豆姑娘”王黎娜扎根田間十余載。她帶領14000多名農民,年產銷青扁豆3.73億元,讓更多本地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在她的帶動下,青扁豆產業形成了規模化種植、集約化運行、標準化管理、品牌化經營、市場化運作,“一路走來,產業發展中的金融支持、流動資金的支持、基礎設施(大棚、道路)建設前期的貸款等,上海農商銀行與我們一起經歷過高峰與低谷,雙方已建立起可貴的默契與信任。”王黎娜說。
告別都市生活,“80后”電商從業者周杰帶著一筆由上海農商行提供的貸款資金,在青浦區練塘鎮的東莊村創辦了“廚見”工作室,將村里的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商直播、短視頻等形式進行包裝推銷,在田間地頭當起了網絡主播。每年售出5萬-10萬斤青浦大米、5000斤以上菌菇,20萬斤茭白……工作室的銷售“戰績”驚人。“我們幫助附近的農業合作社帶貨,直播最火的時候,有上萬人在線觀看。”周杰介紹說,工作室瞄準“商文旅”融合,設計推出了茭白葉編織、打年糕、挖紅薯等體驗性文旅活動,吸引更多人來到農村觀光休閑。
前不久,上海優禾谷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迎來割稻打谷慶豐收的孩子和家長們。從2011年合作社成立以來,除了收獲一季又一季的優質稻米,合作社還會定期舉辦親子農耕活動,合作社負責人丁曉歡表示,“讓孩子們體驗勞動之美”。
“扁豆姑娘”、田園up主、稻田“守望者”……他們是上海農商銀行眾多“新農人”客戶中的代表。農業領域創業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風險多,“新農人”走過的路并非坦途,成功的背后飽含汗水與艱辛,凝聚了多方努力。上海農商銀行助力一批又一批“新農人”逐夢田園鄉間,帶領更多人走上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截至目前,該行“新農人”截至三季度末貸款客戶超400戶,貸款余額突破9000萬元。
上海是全國雙孢菇銷量最大的城市,而滬上95%的雙孢菇產量來自上海聯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能保證如此大的供應量,是因為該合作社采用了工廠化種植技術,可以年產雙孢蘑菇2萬噸。自2019年與聯中合作社建立合作關系以來,上海農商銀行積極創新農業擔保方式,為其提供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支持合作社發展成龍頭示范社。獲得穩定的資金支持后,合作社與農業科研機構合作,突破食用菌育種技術,自主研發雙孢菇新品種,且開創綠色循環生產模式,探索用農業科技打造上海市特色“蘑菇小鎮”。
“肉質鮮嫩、口感好”,“松林”牌豬肉以高品質征服滬上肉食愛好者。供應“松林”牌豬肉的松林集團開創了“大型種豬場+種養結合家庭農場”自繁自養生豬全產業鏈模式,在保障上海地區豬肉供應、穩定豬肉價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03年,上海農商銀行與松林集團開展信貸合作,從合作伊始的千萬貸款至現在授信近3億元,見證企業的發展壯大。在上海農商銀行的支持下,松林如今擁有四大種豬場,建成生豬屠宰加工廠,開設100多家“松林”牌豬肉專賣店(柜),連續被上海市農委認定為《上海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每到夏季,白里透粉、又大又甜的“南匯水蜜桃”填滿上海市民的“果盤子”。2021年,上海新鳳蜜露果蔬專業合作社憑借“南匯水蜜桃”這一地理標志產品的無形價值,獲得了上海農商銀行發放的百萬級商標質押融資貸款,這也是上海市首筆“地理標志”賦能商標價值質押融資業務。在雙方合作的十多年里,該合作社從浦東新場鎮果園村的一家小合作社,成長為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目前,該合作社水蜜桃種植面積1.8萬畝,已建立完善的生產、儲藏、物流配送產業鏈。
多年來,上海農商銀行支持上海特色優勢農產品及農業品牌發展,助力優質農產品源源不斷地匯入市民的“菜籃子”“果盤子”“肉案子”,撐起滬上萬千家庭的幸福“食”光。
近年來,上海農商銀行積極探索,讓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浦錦街道析出自閔行區浦江鎮,街道自2015年成立以來,鄉村經濟發展蒸蒸日上,然而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街道轄區內有43處相關商業用房原委托浦江鎮江晨公司向開發商支付回購款和辦理相關手續,街道析出后,因回購主體變更等原因被擱置。
為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2022年由浦錦街道下轄九個村的集體經濟合作社自有資金共同出資成立上海錦貍實業有限公司,負責集體資產回購和經營管理服務。“公司已經成立,資產回購迫在眉睫!可是回購資金缺口這么大,怎么辦?”面對資金的困難,錦貍實業總經理張義民第一時間想到了上海農商銀行。
得知企業需求后,上海農商銀行迅速為企業定制金融服務方案,分期收購商鋪。截至目前已放款2700萬元。浦錦街道通過回購商鋪,一方面讓原本的資產得到統一管理,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吸引更多商戶入駐,有效帶動街道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集體經濟公司業務范圍擴大、產值增加,使得村民的分紅、收入明顯提高,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海農商銀行以盤活鄉村資產為引擎,以村民收益為焦點,通過金融創新打破涉農項目的融資瓶頸,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持續的鄉村振興融資模式,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傳承農信基因,上海農商銀行多年來深耕“三農”沃土。該行與眾多“新農人”為伴,以金融活水培育特色優質農產品,攜手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美麗鄉村”。2020-2022年度,連續三年在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中獲得“優秀”評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