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靠“收廢品”的陜企,凈利暴漲3600%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7 18:31:53

      在陜西,有這么家上市公司,業主是“拆家電”“收廢品”,今年三季度凈利潤表現卻出人意料——同比增長3607.22%。

      但3000余倍增長下,上市公司三季度凈利潤亦才堪堪4100余萬元,意味著去年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僅百萬出頭。

      每經記者|張靜    每經實習記者|夏子博    每經編輯|賀娟娟

      在陜西,有這么家上市公司,業主是“拆家電”“收廢品”,今年三季度凈利潤表現卻出人意料——同比增長3607.22%。

      但30余倍增長下,上市公司三季度凈利潤亦才堪堪4100余萬元,意味著去年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僅百萬出頭。

      公司也是闊過的,只不過近幾年出現了“V型”凈利潤走勢。在2022年三季度,其凈利潤同比下降98.66%,環比下降97.58%,可謂“跌落谷底”,今年回暖才算是攀上了“半山腰”。

      兩年之間,業績變化如此之大,“廢品回收”里究竟有哪些門道?

      途生變故

      創下如此落差的,正是此前“借殼”秦嶺水泥的中再資環(600217)。

      其前身秦嶺水泥曾是本地國有水泥龍頭企業,地處陜西省銅川市,1999年于滬交所掛牌上市。但流年不利,2009年的時候就因為巨額債務及虧損被法院宣布破產重整,此后股東幾經變換,業績震蕩,瀕臨退市。

      2014年,隨著政策松綁,上市公司迎來重組潮,中國再生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生)意圖借殼上市,并向秦嶺水泥注入18億元優質資產,成其控股股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成公司實際控制人。

      重組完成后,中再資環主營業務變更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業務,此后廢電拆解物業務常年占到公司營收70%以上。

      據悉,該業務主要是通過先進環保處理設備及科學工藝,將回收的廢家電變廢為寶,實現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根據2022年報道,近兩年中再資環每年拆解處理廢舊家電約2000萬臺(套),占全國規范拆解量的1/4,主要包括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腦、手機等。

      圖片來源:中再資環官網

      在甩掉虧損資產后,輕裝踏入再生資源賽道的中再資環確實逐漸步入正軌。

      根據萬德數據,2015年中再資環營收便首次突破10億元,達到16.07億元,同比增長138.36%。隨后幾年,除2016年由于行業整體下滑業績稍降外,其后四年業績都持續上升。

      2016年9月,秦嶺水泥正式更名為中再資環,2017年—2020年,中再資環分別實現營收23.38億元、31.36億元、32.72億元、33.31億元;實現凈利潤2.18億元、3.16億元、4.02億元、4.10億元,到達盈收“頂點”。

      但好景不長,2021年,廢電回收行業迎來一場“大變故”——廢電回收補貼大幅退坡,普遍下降30%左右。

      在疊加去年我國傳統消費市場“遇冷”,家用電器零售總額下降,經過產業鏈傳導至廢電回收拆解處理行業,廢電拆解處理企業開工率同比下降,廢電回收處理量出現年度負增長。

      自此,公司營收較平穩情況下,歸母凈利潤大幅下跌。2021年、2022年公司營收為34.69億元、31.23億元,同比變化為4.16%、-9.97%;歸母凈利潤則為3.09億元、6317.92萬元,同比減少24.68%、79.39%。毛利率也是一降再降,從2020年的34.46%降至2023三季報的15.45%。

      至于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607.22%的原因,中再資環稱本期廢電拆解量及拆解產物銷量增加,廢電采購的單位成本下降,大宗商品價格高于上年同期。

      應收賬款攀高

      說到這,不得不提到廢電回收的盈利模式。家電拆解業務收入=拆解物價值+基金補貼,兩者之間比例一般在55開左右。“我們補貼大概占廢電回收業務收入30%—40%之間。”中再資環董秘辦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據悉,家電拆解處置基金是向家電生產企業征收的、用于補貼給正規的家電拆解企業,以此來激勵廢舊家電流入正規拆解企業,減少非正規企業拆解家電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由于家電補貼基金征收金額不高、同時廢舊家電拆解量增長較快較大,家電拆解基金有些“入不敷出”。2012年—2019年,共有5批109家處理企業列入基金補貼企業名單,但由于當時的估算和后期的發展出現偏差,導致基金收支嚴重不平衡。

      據央視財經2020年報道,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于可利表示,基金補貼發放已經延遲了三年半多,基本上基金缺口到現在已經累計超過150億元。

      而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沒有基金補貼,則處于虧損狀態。央視報道以一臺CRT電視為例,回收成本在64.5元,拆解成本9元,而產物收入僅為47元,每回收拆解一臺就虧損26.5元。成本倒掛導致企業開工不足。

      圖片來源:中再資環官微

      但背靠中國供銷集團的中再資環“維持溫飽”還是可以的,甚至公司憑借供銷總社渠道優勢,仍保持產能擴張,市場份額持續擴大,近年來市占率保持在20%以上。

      但是,據華經情報網,拆解基金補貼需經歷企業申報、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審核、生態環境部確認、財政部核定到最終支付,整體歷時1—3年,時間較長。一些中小企業現金流周轉面臨困難主動縮減拆解量。

      這個問題,就連中再資環也未能幸免。近年來公司應收賬款占總資產比重均超過60%。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應收賬款及票據規模達55.18億元,為歷年最高,占期末總資產比例3/4左右。

      根據此前公司與投資者互動,公司99%左右的應收賬款為應收國家相關部門應付公司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基金補貼款,相關部門對兌付該款項沒有明確的時限和周期規定或計劃。

      根據中國經營報2021年報道,中再資環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142天增至443天,應收賬款周轉率由2.54降至0.81。

      對此,記者亦致電中再資環董秘辦,對方稱公司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訪。

       

      03?

      頻繁關聯交易

       

      或許是由于這兩年行情走弱,中再資環稍顯“安分”,在此之前,其在資本市場上也是頗能“折騰”。

      2016年,中再資環業績剛有起色,2017年便出資設立了主營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的全資子公司湖北豐鑫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對國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資源的掌控力進一步增強。

      此后公司開始開展收購,不斷加強業務發展。

      據中國生態網,2017年,中再資環分別收購了列入第一批、第四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的浙江藍天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有限公司和云南巨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加速擴張市場占有率。

      2018年,中再資環作價7.11億元,以584.74%增值率收購了關聯企業中再生持有的環服公司100%股權,擴展出產業園區固體廢棄物一體化處置業務。

      2019年,中再資環再披露大手筆收購事宜。擬9.96億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山東中再生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環科)100%股權、武漢森泰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泰環保)100%股權,將業務拓展到危廢處置領域。同時,公司計劃為本次交易募集配套資金不超約5.24億元。

      并購草案顯示,山東環科交易作價6.8億元,增值率為514.96%,該公司也在中再生旗下,是中再資環的“兄弟”公司;而森泰環保的增值率則相對較小,交易作價約3.16億元,增值率為109.09%。

      2020年5月27日,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被證監會否決。審核意見為申請人未能充分披露標的資產盈利預測的可實現性。

      2021年6月,中再資環再以1.75億元購買關聯方“寧夏中再資源”持有的“寧夏億能”100%股權,彌補公司網絡布局在西北地區的不足。

      圖片來源:中再資環官網

      2021年下半年后,中再資環鮮少再提收購,轉向推動定增“補血”。

      2021年9月17日,中再資環披露定增預案,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募資不超過9.48億元用于旗下4個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

      而在此次定增中,其擬投入2.04億元的唐山項目再次涉及0.95億元的關聯交易。該項目所需購買的兩處土地使用權及對應的房屋建(構)筑物、設備、在建工程等資產,為供銷總社旗下企業唐山中再生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所有,在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中亦著重提及關聯交易問題。8月26日,該定增申請獲批同意。

      而在此之間,無論收購或是定增,都曾因涉及關聯交易而被市場質疑。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之前的5年,中再資環同關聯方之間有逾50筆關聯交易,金額從數萬元至數億元不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在陜西,有這么家上市公司,業主是“拆家電”“收廢品”,今年三季度凈利潤表現卻出人意料——同比增長3607.22%。 但30余倍增長下,上市公司三季度凈利潤亦才堪堪4100余萬元,意味著去年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僅百萬出頭。 公司也是闊過的,只不過近幾年出現了“V型”凈利潤走勢。在2022年三季度,其凈利潤同比下降98.66%,環比下降97.58%,可謂“跌落谷底”,今年回暖才算是攀上了“半山腰”。 兩年之間,業績變化如此之大,“廢品回收”里究竟有哪些門道? 途生變故 創下如此落差的,正是此前“借殼”秦嶺水泥的中再資環(600217)。 其前身秦嶺水泥曾是本地國有水泥龍頭企業,地處陜西省銅川市,1999年于滬交所掛牌上市。但流年不利,2009年的時候就因為巨額債務及虧損被法院宣布破產重整,此后股東幾經變換,業績震蕩,瀕臨退市。 2014年,隨著政策松綁,上市公司迎來重組潮,中國再生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生)意圖借殼上市,并向秦嶺水泥注入18億元優質資產,成其控股股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成公司實際控制人。 重組完成后,中再資環主營業務變更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業務,此后廢電拆解物業務常年占到公司營收70%以上。 據悉,該業務主要是通過先進環保處理設備及科學工藝,將回收的廢家電變廢為寶,實現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根據2022年報道,近兩年中再資環每年拆解處理廢舊家電約2000萬臺(套),占全國規范拆解量的1/4,主要包括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腦、手機等。 圖片來源:中再資環官網 在甩掉虧損資產后,輕裝踏入再生資源賽道的中再資環確實逐漸步入正軌。 根據萬德數據,2015年中再資環營收便首次突破10億元,達到16.07億元,同比增長138.36%。隨后幾年,除2016年由于行業整體下滑業績稍降外,其后四年業績都持續上升。 2016年9月,秦嶺水泥正式更名為中再資環,2017年—2020年,中再資環分別實現營收23.38億元、31.36億元、32.72億元、33.31億元;實現凈利潤2.18億元、3.16億元、4.02億元、4.10億元,到達盈收“頂點”。 但好景不長,2021年,廢電回收行業迎來一場“大變故”——廢電回收補貼大幅退坡,普遍下降30%左右。 在疊加去年我國傳統消費市場“遇冷”,家用電器零售總額下降,經過產業鏈傳導至廢電回收拆解處理行業,廢電拆解處理企業開工率同比下降,廢電回收處理量出現年度負增長。 自此,公司營收較平穩情況下,歸母凈利潤大幅下跌。2021年、2022年公司營收為34.69億元、31.23億元,同比變化為4.16%、-9.97%;歸母凈利潤則為3.09億元、6317.92萬元,同比減少24.68%、79.39%。毛利率也是一降再降,從2020年的34.46%降至2023三季報的15.45%。 至于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607.22%的原因,中再資環稱本期廢電拆解量及拆解產物銷量增加,廢電采購的單位成本下降,大宗商品價格高于上年同期。 應收賬款攀高 說到這,不得不提到廢電回收的盈利模式。家電拆解業務收入=拆解物價值+基金補貼,兩者之間比例一般在55開左右。“我們補貼大概占廢電回收業務收入30%—40%之間。”中再資環董秘辦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據悉,家電拆解處置基金是向家電生產企業征收的、用于補貼給正規的家電拆解企業,以此來激勵廢舊家電流入正規拆解企業,減少非正規企業拆解家電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由于家電補貼基金征收金額不高、同時廢舊家電拆解量增長較快較大,家電拆解基金有些“入不敷出”。2012年—2019年,共有5批109家處理企業列入基金補貼企業名單,但由于當時的估算和后期的發展出現偏差,導致基金收支嚴重不平衡。 據央視財經2020年報道,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于可利表示,基金補貼發放已經延遲了三年半多,基本上基金缺口到現在已經累計超過150億元。 而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沒有基金補貼,則處于虧損狀態。央視報道以一臺CRT電視為例,回收成本在64.5元,拆解成本9元,而產物收入僅為47元,每回收拆解一臺就虧損26.5元。成本倒掛導致企業開工不足。 圖片來源:中再資環官微 但背靠中國供銷集團的中再資環“維持溫飽”還是可以的,甚至公司憑借供銷總社渠道優勢,仍保持產能擴張,市場份額持續擴大,近年來市占率保持在20%以上。 但是,據華經情報網,拆解基金補貼需經歷企業申報、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審核、生態環境部確認、財政部核定到最終支付,整體歷時1—3年,時間較長。一些中小企業現金流周轉面臨困難主動縮減拆解量。 這個問題,就連中再資環也未能幸免。近年來公司應收賬款占總資產比重均超過60%。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應收賬款及票據規模達55.18億元,為歷年最高,占期末總資產比例3/4左右。 根據此前公司與投資者互動,公司99%左右的應收賬款為應收國家相關部門應付公司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基金補貼款,相關部門對兌付該款項沒有明確的時限和周期規定或計劃。 根據中國經營報2021年報道,中再資環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142天增至443天,應收賬款周轉率由2.54降至0.81。 對此,記者亦致電中再資環董秘辦,對方稱公司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訪。 03? 頻繁關聯交易 或許是由于這兩年行情走弱,中再資環稍顯“安分”,在此之前,其在資本市場上也是頗能“折騰”。 2016年,中再資環業績剛有起色,2017年便出資設立了主營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的全資子公司湖北豐鑫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對國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資源的掌控力進一步增強。 此后公司開始開展收購,不斷加強業務發展。 據中國生態網,2017年,中再資環分別收購了列入第一批、第四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的浙江藍天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有限公司和云南巨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加速擴張市場占有率。 2018年,中再資環作價7.11億元,以584.74%增值率收購了關聯企業中再生持有的環服公司100%股權,擴展出產業園區固體廢棄物一體化處置業務。 2019年,中再資環再披露大手筆收購事宜。擬9.96億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山東中再生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環科)100%股權、武漢森泰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泰環保)100%股權,將業務拓展到危廢處置領域。同時,公司計劃為本次交易募集配套資金不超約5.24億元。 并購草案顯示,山東環科交易作價6.8億元,增值率為514.96%,該公司也在中再生旗下,是中再資環的“兄弟”公司;而森泰環保的增值率則相對較小,交易作價約3.16億元,增值率為109.09%。 2020年5月27日,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被證監會否決。審核意見為申請人未能充分披露標的資產盈利預測的可實現性。 2021年6月,中再資環再以1.75億元購買關聯方“寧夏中再資源”持有的“寧夏億能”100%股權,彌補公司網絡布局在西北地區的不足。 圖片來源:中再資環官網 2021年下半年后,中再資環鮮少再提收購,轉向推動定增“補血”。 2021年9月17日,中再資環披露定增預案,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募資不超過9.48億元用于旗下4個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 而在此次定增中,其擬投入2.04億元的唐山項目再次涉及0.95億元的關聯交易。該項目所需購買的兩處土地使用權及對應的房屋建(構)筑物、設備、在建工程等資產,為供銷總社旗下企業唐山中再生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所有,在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中亦著重提及關聯交易問題。8月26日,該定增申請獲批同意。 而在此之間,無論收購或是定增,都曾因涉及關聯交易而被市場質疑。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之前的5年,中再資環同關聯方之間有逾50筆關聯交易,金額從數萬元至數億元不等。
      中再資環 環境治理 陜西省 供銷社 固廢處理 垃圾分類 企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最大av|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亚洲一区欧洲一区|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产区对比|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