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03 08:21:39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10月3日消息,亞美尼亞國防部新聞局當地時間10月2日稱,當天阿塞拜疆方面攻擊了一輛為前沿陣地運送食品的亞美尼亞軍車,造成一名亞美尼亞軍人死亡、2人受傷。亞美尼亞國防部還指責阿塞拜疆武裝部隊向救護車開火,嚴重違反了國際人道主義法則。
當天早些時候,阿塞拜疆國防部表示,亞美尼亞用四旋翼無人機襲擊了阿塞拜疆軍人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邊界東段的陣地。
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10月2日稱,當天俄羅斯-阿塞拜疆聯合巡邏隊在斯捷潘納克特市遭到不明身份人員的狙擊武器襲擊,但沒有人員傷亡。俄羅斯維和部隊指揮部與阿塞拜疆方面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方面的代表正在進行調查。
近日,“納卡共和國”已宣布2024年解散。
據環球時報9月30日援引法新社9月30日報道,當天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進入亞美尼亞的難民潮已經縮減到很小規模。因為據亞美尼亞方面表示,在阿塞拜疆奪回納卡地區控制權后,當地幾乎所有人都已經逃離了。
亞美尼亞總理的新聞秘書周六發布消息稱,已經有超過10萬人自納卡地區進入亞美尼亞,該地區的總人口大約是12萬。法新社報道稱,當地亞美尼亞族人數十年來針對阿塞拜疆的斗爭也以“突然失敗”告終。
另據澎湃新聞9月30日報道,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9月28日表示,由于阿塞拜疆在納卡地區實施“種族清洗”,當地多數亞族人選擇離開,而根據對當前局勢的分析,未來將沒有亞族人在納卡地區居住。
阿塞拜疆方面則表示,阿塞拜疆決心將納卡地區亞族民眾當作平等公民來接納。此外,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表示,阿塞拜疆國內有許多因納卡沖突而流離失所的民眾正在“等待重返家園”,預計至今年年底將有約5500人返回納卡地區。
另據參考消息網9月30日援引法新社報道,聯合國宣布將在周末向納卡地區派遣一個特派團,主要是為了評估人道主義需求,盡管該組織已經“大約30年”沒有進入該地區。聯合國發言人斯特凡納·迪雅里克說:“阿塞拜疆政府和聯合國已就特派團前往該地區事宜達成一致。特派團將于本周末成行。”9月28日,這塊飛地宣布“所有政府機構于2024年1月1日解散”,標志著30多年前自封的“納卡共和國”的終結。
法國巴黎政治學院研究員拜拉姆·巴爾哲說:“沒人相信這兩個群體能夠共存,無論是亞美尼亞人還是阿塞拜疆人,都沒有為這一選擇作好準備。”
當地時間9月19日,阿塞拜疆國防部宣布為恢復憲法秩序在納卡地區發動“反恐行動”。阿塞拜疆方面表示,亞美尼亞武裝力量自納卡地區全面撤軍、解散不被承認的納卡地方當局為實現該地區和平的唯一途徑。亞美尼亞則強調,納卡地區內沒有亞方軍隊。
經俄羅斯斡旋,阿塞拜疆國防部9月20日宣布達成停火協議。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則稱亞方未參與討論和制定停火協議。
納卡位于外高加索地區,這里是歐亞大陸腹地,也是石油、天然氣輸出的重要通道,歷史、民族、宗教、地緣等因素錯綜復雜,素有“高加索火藥桶”之稱。域內外勢力的利益交織使納卡問題成了一個時不時就會爆發的老大難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環球時報、澎湃新聞、參考消息網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