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25 12:38:38
每經編輯|李澤東
據海外網6月25日報道,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6月24日報道,美國一對父子表示,他們在失事的“泰坦”潛水器出發前數個星期,放棄了探險計劃,因對潛水器的下潛能力感到擔憂。
美國投資人杰伊·布魯姆和兒子肖恩表示,他們在探險前觀看了“泰坦”潛水器的功能介紹視頻,對這艘潛水器的下潛能力非常擔憂。20歲的肖恩說:“我看到了很多危險信號,我不認為它能在那么深的海底存活下來。我警告了我父親,他最終同意了我的意見。”
布魯姆和肖恩的座位最終讓給了具有巴基斯坦和英國雙重國籍的商人沙赫扎達·達烏德及其兒子蘇萊曼。布魯姆說,看到那對父子遇難的消息時,心想那原本可能是自己和兒子的遭遇。
杰伊·布魯姆和兒子肖恩 圖片來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視頻截圖
在經過18日至22日的緊張搜救后,美國海岸警衛隊當地時間22日正式宣布,已在北大西洋失聯超過4天的深潛器“泰坦”號在沉船地點附近發生“災難性內爆”,艙內5名乘客全部遇難。
什么是‘內爆’?悲劇是如何發生的?私人潛水器產業是否缺乏監管規范?”等圍繞“泰坦”號產生的重重問題持續引發外界關注。與此同時,“泰坦”號運營公司“海洋之門”將5名遇難者稱為“真正的探險家”也遭到輿論質疑,“花25萬美元什么都沒得到,卻失去了生命,是真正的冒險嗎?”
據報道,內爆通常指潛水器遭強大水壓急速壓毀。美媒稱,“泰坦尼克”號殘骸處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科德角以東大約1450公里的北大西洋水域,在水下3800多米深處。路透社援引專家的話稱,“泰坦”號失事看上去是因為耐壓殼破裂,需要打撈殘骸后做全面調查才能最終確定失事原因。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報道,專家認為,調查人員應該首先就“泰坦”號的外殼材料進行調查。《華爾街日報》23日援引《泰坦尼克號》電影導演卡梅隆(曾33次探訪“泰坦尼克”號殘骸)的話稱,通常深潛器都采用鈦合金或鋼體,而“泰坦”號則采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為主的反常結構。有專家認為,這一材料無法保證其能承受深海壓力。
“泰坦”號發生事故后,該深潛器未經第三方安全認證就多次實施載人深潛活動再次被人詬病。美聯社援引專家的話稱,圍繞公海上進行的深海探測,目前存在許多法規模糊之處,獲利的經營者和財大氣粗的富翁可以輕易規避,此次“泰坦”號就是如此,它并未作為美國船只注冊,也未在監管安全的國際機構注冊,更沒有被制定船體建造等標準的海事工業組織分類,因此事實上回避了強制性的監管和標準檢測。許多專家希望相關調查能堵塞這些漏洞。
媒體報道顯示,“海洋之門”公司于2009年由此次事故遇難者之一拉什創建,于2021年推出“泰坦尼克”號殘骸游覽考察服務。2021年至2022年,“泰坦”號曾有過幾次成功的深潛觀光活動。6月18日的這次深潛是“泰坦”號今年首次下水。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海外網、環球時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