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2 19:31:00
操作方面,個人建議投資者近期以觀望與等待為主,對大盤走勢的關注度可適度弱化些,一般應將更多精力放在個股的選擇上,因今年許多上市公司業績或會較尋常年份更難測些。
每經記者|鄭步春 每經編輯|葉峰
周三A股小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46%至3291.15點,深綜指跌0.27%,創業板綜指跌0.37%,科創50指數跌0.61%。大盤整體表現低迷,投資者似乎比較謹慎,成交額明顯萎縮,由前一天的9000億元以上縮窄至7833億元。
由盤面看,市場熱點并不太多,毫米波雷達、衛星導航、造紙等板塊表現相對較強,而電信、游戲、電池、光伏、酒店餐飲等多數板塊表現較弱。
北向資金全天單邊凈賣出47.34億元,終結連續4日凈買入。
相關市場方面,周一美股休市,周二美股跌幅稍大,三大股指跌幅均在2%以上。周三港股恒指收盤下跌0.51%。外圍悲觀或謹慎情緒似乎暫時比較濃,其主要原因大約有以下兩個:一是近期地緣政治格局趨于緊張,二是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有所強化。
周四凌晨美聯儲利率會議紀要將公布,國際市場正密切觀望。由這幾天匯市、債市表現來看,本周外盤對美聯儲加息預期應稍稍有些升溫。本周稍晚另有些美國消費物價相關經濟指標公布,若數據顯示通脹壓力較大,那么市場關于美聯儲加息預期還有機會進一步升溫。
周三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00%。由于當日有203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實現凈投放970億元。雖說央行維護流動性主要是為了整體經濟,但上述7天期橫跨了月末,客觀上應有利于A股平穩運行。
當前A股整體上多空平衡,往上及往下可能都會有些阻力,所以多空雙方均無底氣大舉出手。當多空相對平衡時,股指的漲跌就容易缺乏連貫性了,這樣的盤面或暫時更適合短線交易者。
對于多方來說,因2月份經濟指標可能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且許多上市公司年報還未披露,加上恐懼美聯儲進一步強硬,故一般也只是持股觀望,短期內沒有動機進一步加大做多力度。
對于空方來說,因防疫措施優化大概率會提振經濟,所以即使短期內暫缺經濟大幅回升證據,但經濟恢復這一大方向似乎也沒理由去否定,故空方也不敢大舉出手。
至于股票發行全面注冊制,這雖然是件大事,但其實早可預期,頂多是正式落定時間與市場預期可能稍有些差別。注冊制因素雖然有各類解讀,但中長線也頂多改變A股股價結構,很難改變根本趨勢,決定股市走勢的最本質因素是經濟形勢。
操作方面,個人建議投資者近期以觀望與等待為主,對大盤走勢的關注度可適度弱化些,一般應將更多精力放在個股的選擇上,因為今年許多上市公司業績或會較尋常年份更難測些。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66576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