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中國居民存款破紀錄,未來將流向哪兒?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8 08:29:20

      每經編輯|王月龍 易啟江    

      CFF20LXzkOwcBnV2MuZrsiak7D98kzxRc2FtwIs0dslUHHbj5LMRsqjX6ktDTSdwjESODcJL9COYLMaL2rhjIYg.jpg

      央行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人們依舊愛存錢。

      人民銀行近日披露的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同比多增3.0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億元。

      未來,存款能否釋放出來?將流向哪些領域?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考慮到經濟復蘇和消費修復的大趨勢,2023年基本面的改善有望帶動預防性儲蓄的釋放。配合政策引導支持和消費場景增加,一部分資金會流向消費領域,另一部分很有可能隨著金融市場表現改善,轉化為投資性支出,用于基金、理財等產品配置上。

       

      CFF20LXzkOwcBnV2MuZrsiak7D98kzxRcCGcRxnDA13wSDn0ruDibKCBC3V4tBrWLp1ySoyFxpKibHDZFxDEzWoGA.jpg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居民儲蓄熱情高漲

      去年北京住戶人均存款最高

      據21財經報道,根據今年1月份金融數據,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億元。

      住戶存款即居民存款,這一現象被不少市場專家解讀為,居民預防性儲蓄意愿增強、居民風險偏好下降、消費支出下降等原因導致存款飆升。

      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也顯示出居民儲蓄熱情高漲,去年四季度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61.8%,這一比例為有統計以來最高值。

      此外,據中國小康網,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26.26萬億元,同比多增6.59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7.84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5.09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58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38萬億元。在不同類別的存款當中,住戶存款增加的貢獻最大。

      2022年末,廣東本外幣存款余額突破30萬億,達到32.24萬億元,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突破30萬億的省份。

      在人均住戶存款指標中,北京的人均住戶存款高居榜首,達到了26.78萬元,其次為上海的21.16萬元,浙江以12.74萬元領銜除直轄市外的其他省份,其次為江蘇10.72萬元,山西9.48萬元,河北9.31萬元。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因為大家都不買房不買股?

      據財聯社報道,對于超額儲蓄,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分析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過去一年多來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使得原本有計劃買房的民眾正在觀望。

      連平對記者直言,“今年銀行體系存款有可能會發生變化,預計存款增速會比2022年有所下降。一方面體現在2023年資本市場出現好轉,能夠對銀行體系流動性起到引流作用。

      據人民網報道,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居民存款破紀錄原因有三點,一是資產價值與收入水平的不確定性較大,居民傾向于更多的儲蓄;二是受房地產行業風險等影響,居民部門的購房意愿有所降低,潛在的購房配置資金向儲蓄轉移;三是2022年末出現了理財凈值受損,導致投資者紛紛將理財贖回至存款,雖然目前贖回潮基本結束,但是仍對居民的資產配置偏好有所影響。

      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從短期因素看,主要是新冠感染疫情、經濟下行帶來的沖擊。與此同時,2022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市場震蕩影響,我國資本市場波動加劇,股票、基金收益明顯下降,特別是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破凈”,導致居民風險偏好有所下降,部分資金重新流向存款。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超高儲蓄未來流向哪兒?

      據中新網,官方近期多次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預計2023年釋放的超額儲蓄或達5000億至6000億元(占超額儲蓄總額的12%),將導致實際儲蓄率再降低1個百分點至30.5%,并再提振消費1.5至2個百分點。

      在她看來,今年超額儲蓄釋放速度取決于信心和經濟修復速度。如果政府有一定補貼,經濟修復較快、增速較高,老百姓的信心也會恢復得比較快,超額儲蓄就會較快、較多地釋放一部分出來,今年儲蓄率也會明顯下降。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將分流至實體部門及資本市場。其中,部分“被動儲蓄”將隨疫情形勢改善而逐步釋放,主要體現為居民消費購房活動回暖。

      據新京報報道,國聯證券研究所聯席負責人楊靈修表示,居民減少房地產配置帶來的超額儲蓄有望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一方面,政策層面堅持“房住不炒”,隨著房價市場走弱,居民配置房地產的性價比在降低,超額儲蓄或難大量進入房地產市場,疊加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導致居民投資渠道匱乏,或推動居民超額儲蓄資金入市。另一方面,當前A股估值均處在較低位置,且股債收益率處于高位,權益類資產具有較高吸引力。

      國信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王開認為,居民超額儲蓄是否會催生股市行情,并非取決于絕對金額或者比例,而是取決于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什么時點入場。

      編輯|王月龍 易啟江

      校對|趙慶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人民網、21財經、中國小康網、財聯社、中新網、新京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视频.com|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