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專訪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今年消費增速有望跑贏GDP,激發潛力還需多方面發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8 21:54:11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1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2年全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80448億元,下降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9285億元,與上年持平。

      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95792億元,增長0.5%;餐飲收入43941億元,下降6.3%。基本生活消費穩定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8.7%、5.3%。

      全國網上零售額137853億元,比上年增長4.0%。

      2022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4.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4%。

      如何評價2022年的消費表現?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收窄是否意味著當前消費已經觸底反彈?哪些消費類型更加具有增長的潛力?

      帶著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進行了專訪。

      談消費趨勢:將有望快速復蘇

      NBD:與2021年的兩位數增長相比,2022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微降0.2%。您如何評價去年消費的表現?

      霍建國: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2022年消費的整體表現是比較一般的。整個消費市場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特別是聚集性、接觸性消費受限,對整個消費市場形成很大的沖擊。

      另一方面,疫情的沖擊又對消費預期造成了影響和擾動,居民不敢消費、不愿消費的現象較為明顯。

      當然,我們也能看到,隨著國家和地方接連出臺促消費的政策,再加上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當前消費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因素。與2022年11月相比,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降幅大幅收窄,網絡消費、升級類消費的表現較好。

      NBD:從2022年開始,大家都在預測消費何時能夠出現反彈,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場景遲遲沒有到來。您如何預判2023年的消費趨勢?

      霍建國:接下來的春節、清明節乃至“五一”小長假,我認為消費都是會往上走的。也就是說,自從2022年12月份之后,消費應該是渡過了下降的拐點,將迎來觸底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消費的復蘇迎來的不是增量而是恢復量,也就是過去受到壓抑的消費重新復活了。

      如果想要把消費放在突出的位置,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我們還需要使出更大的招,也就是在收入分配、消費結構、消費環境等各個環節采取更積極的措施。

      我們注意到,現在少數地方出現了利用民間消費反彈的心理,在旅游、交通、酒店等領域漲價的現象,這不僅不會激發消費潛力,反而會打壓民眾的消費激情,破壞消費環境。

      總體來看,2023年我對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充滿信心的。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和線下消費場景加快拓展,消費市場有望快速復蘇。

      談消費增速:今年有望跑贏GDP

      NBD: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和復工復產,大家普遍對消費有著較好的預期,您預計今年消費會恢復到什么程度?

      霍建國:2023年我國消費會有大幅的提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超過GDP增速的概率是比較大的,也就是說有望跑贏GDP。

      分析原因,首先是2022年的基數較低,為2023年消費增長創造了空間。2022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0.2%。

      其次,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優化,交通、旅游等行業將明顯改善,對消費的拉動作用也將進一步增強。

      此外,擴內需還會得到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的落地,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讓消費和投資規模再上新臺階、完整內需體系全面建立等,將提振市場對經濟修復的信心,也會改善市場消費預期和消費信心。

      NBD:國家統計局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到了一些新消費領域,您認為未來哪些消費領域更具發展潛力?

      霍建國:從工業上看,設備更新特別是環保設備、應對低碳的一些設備有著大量的需求,結合國家提出的“雙碳”戰略,企業對低碳領域的產品和技術有非常大的需求,這方面應該會帶來一定的消費增量。

      另一方面,居民對消費升級、智能消費等方面的需求也是比較大的。從供給側的角度來看,當前國內市場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對智能消費的需求,該領域也具有極大的增長潛力,相關的消費品包括新能源汽車、家裝、電器等領域。

      總之,單靠老百姓的柴米油鹽消費還不足以拉動經濟增長,高端產品需要依托國內市場研發和國際進口,低端產品則要通過物美價廉來刺激消費。

      另外,還要在改造消費環境上下功夫,要讓整個消費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依托特色消費和消費環境的改善來吸引更多消費者,并適時打造一些引領消費的熱點,激發消費意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2年全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80448億元,下降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9285億元,與上年持平。 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95792億元,增長0.5%;餐飲收入43941億元,下降6.3%。基本生活消費穩定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8.7%、5.3%。 全國網上零售額137853億元,比上年增長4.0%。 2022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4.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4%。 如何評價2022年的消費表現?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收窄是否意味著當前消費已經觸底反彈?哪些消費類型更加具有增長的潛力? 帶著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進行了專訪。 談消費趨勢:將有望快速復蘇 NBD:與2021年的兩位數增長相比,2022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微降0.2%。您如何評價去年消費的表現? 霍建國: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2022年消費的整體表現是比較一般的。整個消費市場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特別是聚集性、接觸性消費受限,對整個消費市場形成很大的沖擊。 另一方面,疫情的沖擊又對消費預期造成了影響和擾動,居民不敢消費、不愿消費的現象較為明顯。 當然,我們也能看到,隨著國家和地方接連出臺促消費的政策,再加上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當前消費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因素。與2022年11月相比,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降幅大幅收窄,網絡消費、升級類消費的表現較好。 NBD:從2022年開始,大家都在預測消費何時能夠出現反彈,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場景遲遲沒有到來。您如何預判2023年的消費趨勢? 霍建國:接下來的春節、清明節乃至“五一”小長假,我認為消費都是會往上走的。也就是說,自從2022年12月份之后,消費應該是渡過了下降的拐點,將迎來觸底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消費的復蘇迎來的不是增量而是恢復量,也就是過去受到壓抑的消費重新復活了。 如果想要把消費放在突出的位置,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我們還需要使出更大的招,也就是在收入分配、消費結構、消費環境等各個環節采取更積極的措施。 我們注意到,現在少數地方出現了利用民間消費反彈的心理,在旅游、交通、酒店等領域漲價的現象,這不僅不會激發消費潛力,反而會打壓民眾的消費激情,破壞消費環境。 總體來看,2023年我對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充滿信心的。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和線下消費場景加快拓展,消費市場有望快速復蘇。 談消費增速:今年有望跑贏GDP NBD: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和復工復產,大家普遍對消費有著較好的預期,您預計今年消費會恢復到什么程度? 霍建國:2023年我國消費會有大幅的提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超過GDP增速的概率是比較大的,也就是說有望跑贏GDP。 分析原因,首先是2022年的基數較低,為2023年消費增長創造了空間。2022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0.2%。 其次,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優化,交通、旅游等行業將明顯改善,對消費的拉動作用也將進一步增強。 此外,擴內需還會得到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的落地,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讓消費和投資規模再上新臺階、完整內需體系全面建立等,將提振市場對經濟修復的信心,也會改善市場消費預期和消費信心。 NBD:國家統計局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到了一些新消費領域,您認為未來哪些消費領域更具發展潛力? 霍建國:從工業上看,設備更新特別是環保設備、應對低碳的一些設備有著大量的需求,結合國家提出的“雙碳”戰略,企業對低碳領域的產品和技術有非常大的需求,這方面應該會帶來一定的消費增量。 另一方面,居民對消費升級、智能消費等方面的需求也是比較大的。從供給側的角度來看,當前國內市場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對智能消費的需求,該領域也具有極大的增長潛力,相關的消費品包括新能源汽車、家裝、電器等領域。 總之,單靠老百姓的柴米油鹽消費還不足以拉動經濟增長,高端產品需要依托國內市場研發和國際進口,低端產品則要通過物美價廉來刺激消費。 另外,還要在改造消費環境上下功夫,要讓整個消費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依托特色消費和消費環境的改善來吸引更多消費者,并適時打造一些引領消費的熱點,激發消費意愿。
      GDP 社會消費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亚洲不卡1卡2卡三卡2021麻豆|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女bbbbxxxx另类亚洲| 2017亚洲男人天堂一|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