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0 19:23:23
◎當當和京東的十年,互聯網、電商賽道相繼邁過“二選一”“反壟斷”,揮別了持續多年的野蠻生長階段,開始回歸和聚焦更多正向的價值。
每經記者|王郁彪 每經編輯|劉雪梅
商業世界從來不缺少廝殺,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相比現在公司間平靜之下的暗流涌動,十年前的互聯網戰場,一切爭斗和野心都擺在臺面上,同樣是劍拔弩張,卻有種不計一切的江湖氣。
但塵歸塵,土歸土,江湖變了。1月10日,京東圖書與當當網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當當官方旗艦店在京東全面上線運營?!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不只是店鋪入駐,京東和當當還會在貨品、供應鏈、營銷、服務等多個層面展開深度合作。
時針撥回12年前,當當京東價格戰正“炒”得熱鬧,且延續良久。那時公司間,互相探破對方底線的業務策略,代號是“斬首行動”、“自殺式”降價,“沙漠風暴行動”、“零利潤”銷售,是商戰、營銷,為的是贏,但也為了“解氣”。
時間太久,許多信息只剩片段,很多用詞已無從考證,互聯網、電商賽道已回歸相對的平和,一種混戰后塵埃落定、回歸價值正序的平和。
記者了解到,當當網早在2012年10月便入駐了天貓開設旗艦店,在2018年則入駐了拼多多,2019年入駐抖音。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亞馬遜中國退出圖書實體零售之后,在線圖書零售進入當當、京東、天貓書城“三足鼎立”時代。如今當當入駐京東,似乎又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
十年前的紛爭幾乎快被忘卻,握手言和也在意料之中。1月10日上午,當當和京東紛紛官宣戰略合作的消息,當當官博發文“你好,新隊友!”,帶上的話題也是“對手變隊友”。
1月10日上午,當當和京東官微分別官宣戰略合作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記者注意到,此次合作,當當旗艦店將涵蓋當當網所有圖書品類,包括當當網獨家渠道的貨品,實現與當當網全站的貨品通聯、價格對標。
因有當當在貨品、圖書資源等的接入,京東圖書板塊生態將進一步豐富,當當也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
除此之外,在供應鏈方面,兩家公司會共同探索貨品共享、倉儲互補等業務模式,兩方的供應鏈會進一步深度鏈接。營銷方面,除了參與對方的大促活動中外,京東表示會進一步給予當當網資源扶持。服務上,消費者可以享受京東和當當網的雙重服務保障和福利加持。
時間再次回到2012年,當當網在天貓開設旗艦店,那時綜合電商仍處流量紅利期,當當也確實收獲了不錯的業績增長。
2018年當當入駐拼多多,切中其與天貓間平臺性質的差異,當當也支起了一番天地。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當當拼多多旗艦店整體動銷品種35萬,多個圖書類目在拼多多也有很好的市場表現。隨后,以抖音為首的短視頻平臺崛起,直播帶貨大潮襲來,當當也迅速選擇接入,在新業務模式下,享受和承擔著流量的漲落。
然而時移勢易,直播電商的興起,其實正是在整個大電商市場的增速放緩、流量減少、平臺紅利見頂的背景之下。選擇在2023開年打破多年“僵局”,牽手京東,當當為何如此?
“當當天貓旗艦店有著業內最高的轉化率和單均價,但仍然希望能與供應商形成流量互補的合力,在有效地管理各自的價格體系下,延續商品的正常生命周期。”在去年年初的2022當當出版人盛會上,當當外賣場運營中心負責人傅玄曾如此表示。
“互聯網的下半場,沒有那么多的大開大合,有的只是精耕細作”。這是傅玄對未來當當與供應商協同合作的期許。
深挖特定人群,選擇對存量進行謀劃,京東強覆蓋的家庭消費、一二線城市用戶,自然是京東所看重的。此外,深耕圖書市場多年,京東也有著相對較強的運營能力、資源深度,當當何時選擇接入,都為時不晚。
當當和京東的十年,互聯網、電商賽道相繼邁過“二選一”“反壟斷”,揮別了持續多年的野蠻生長階段,開始回歸和聚焦更多正向的價值。
以服務展開的業務線上的公司層面的廝殺,代替了價格戰、炒作營銷,從博眼球、賺流量回歸到了做細功夫、慢活。
同樣慢下來的,還有整個市場的增長步伐。電商從前賴以生存的流量紅利開始變得稀薄,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買單。
最顯著的還是各家愈加深入的全渠道業務的投入和比拼。當當身處的垂直電商,早在幾年前就被綜合電商傾覆,如今,綜合電商們變得更加綜合。
當當京東牽手同日,京東新百貨北京王府井店正式開業。記者了解到,這是京東新百貨與新華書店的首家合作門店,也是京東新百貨在北京落地的第二家線下門店。而在去年京東七鮮首家落地的3.0概念店中,與米萊童書打造的童書屋占據了不小的面積。
十年前,打贏圖書價格戰,京東乘勢而起,十年后,圖書類目只是京東全渠道業務上微小的一環。所有的品類都在被塞進更高一級的戰略角度,這當然是十年前無法想象的,但如今卻已是習以為常。
以阿里、京東、美團、抖音為首,全渠道業務和更廣的戰略覆蓋,為的是繼續挖掘深層次的消費潛力,所以他們會更關注體驗的綜合、服務的優良,規模的速度可以放慢,但一旦入局新的業務,試錯的成本要比以往高得多。
檢索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微博內容,最早一條關于“圖書”的內容在2012年7月,他寫道,“剛收到財務部上半年業績報告,分享之: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20%,交易額同比增速161%。其中日百同比增速226%,圖書音像同比增速超300%,服裝鞋帽的交易額6月份超過5億元!只有一個數字比較難看:凈利潤為負!”并配了一個開懷大笑的表情。
如今再看,這樣的行事風格和思考企業戰略的角度,早已跟隨大潮退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