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安永:A股籌資額連續兩年創歷史高位,專精特新企業占上市新股總數比例上升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6 16:23:56

      ◎2022年A股市場預計共416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5849億人民幣,IPO數量同比下降15%,但籌資額同比增長9%,籌資額連續兩年創年度歷史紀錄。

      ◎今年專精特新企業占上市新股總數比例上升,占比為歷年最高。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陳星    

      安永12月15日發布的《中國內地和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IPO活動明顯放緩,至今共有1333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1795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下降45%和61%。A股和港股仍是全球IPO活動的重要地區,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占全球的37%和56%。A股市場一枝獨秀,全球IPO數量和籌資額前兩位均為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談及A股IPO市場的吸引力,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費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我們對市場的觀察來看,主要驅動因素一個是估值,另一個是A股市場審批制度越來越規范化、效率越來越高。原先很多企業選擇去海外上市,估值可能比A股低一點,但是流程時間表比較有保障。我們看到,隨著審核制度不斷完善和改進,現在登陸A股的各項程序時間表基本比較明確,A股在這方面的優勢慢慢地體現出來。”

      A股籌資額連續兩年創歷史高位

      安永報告顯示,2022年A股市場預計共416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5849億人民幣,IPO數量同比下降15%,但籌資額同比增長9%,籌資額連續兩年創年度歷史紀錄。 

      2022年疫情及當前經濟環境下,IPO審核速度加快,為優質企業提供資金以支持其持續發展;大型IPO的A股回歸也推高了籌資額;另一方面,在通道中的準IPO企業數量眾多,足以支持IPO活動。

      2022年,十大A股IPO共籌資1466億人民幣,占全年籌資總額的25%,同比增加5%。前十大IPO中有7家來自科創板,籌資額占前十大的39%。兩家回歸A股的IPO位列前兩名,籌資額占前十大的57%。

      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湯哲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企業享受了注冊制改革的紅利,這兩年一些企業選擇回歸A股。注冊制改革使得發行上市更可預期,發行上市條件的制度化讓企業看到在A股上市的確定性。特別是創新型科技類企業看到了在A股上市后,整體估值不錯,能融到資,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所以就出現了這兩年A股上市包括融資額都突破歷史紀錄的現象。

      另據安永報告,2022年港股市場預計共有76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額1076億港元。與去年相比,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下降21%和68%。下半年IPO活動有所回暖,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占全年的74%和84%。共有9家中概股回歸港股市場,其中有4家以介紹方式上市,并未進行融資。 

      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劉國華表示,雖然疫情對內地企業赴港上市造成短期負面影響,IPO數量占比略有下降,但從數量和籌資額占比看,內地企業仍主導香港IPO市場。

      “在過去大部分情況下,企業把A股上市作為首選,先A再H。但是最近一個多月里,我們看到去港股上市的勢頭在恢復,不少企業開始積極地和我們專業機構探討在港股上市。”費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北交所有望迎來一輪IPO熱潮 

      安永報告顯示,今年科創板全年籌資額超過主板,占比超過40%,名列籌資額首位;創業板列IPO數量第一。專精特新企業占上市新股總數比例上升,占比為歷年最高。在上市新股中,專精特新企業超過百家;其中科創板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最多,占當年全部專精特新新股的38%。

      “IPO行業結構發生變化,科技、傳媒和通信行業IPO占比逐年增加。由于發展‘硬科技’企業已成國家重大戰略,疊加科創板、北交所服務創新企業的定位,近年來,科技、傳媒和通信行業以及生物科技與健康行業占比基本呈現上升趨勢,擁有核心技術的工業企業亦名列前茅,而金融行業籌資王的寶座再次被以上行業超越。”費凡說。

      費凡認為,國家支持的高科技、先進制造業等符合國家戰略行業的IPO審批速度仍將保持高速,且A股或迎來估值修復,安永預計2023年A股IPO保持常態化高位發行。此外,先進制造業或將成為2023年中國經濟亮點之一,高科技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在高位;隨著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上市新的驅動因素,北交所有望迎來一輪IPO熱潮。

      港股市場方面,為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競爭力,港交所在今年10月刊發《有關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詢文件》,建議設置新渠道以吸引更多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并征詢公眾意見。

      劉國華表示,盡管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加大,海外股市波蕩可能給港股市場帶來沖擊,加上地緣政治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等因素會影響港股市場,但在通道中的準IPO企業數量維持高位,企業在港股市場發行和上市的意愿依舊強烈。此外,美聯儲的加息速度和幅度或有調整,緊縮政策也可能轉向。內地房地產政策有望正面調整,香港聯交所擬調整上市規則以方便“硬科技”企業上市,吸引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股估值整體處于低位,價值恢復的預期加大。這些都會利好來年的IPO活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564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安永12月15日發布的《中國內地和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IPO活動明顯放緩,至今共有1333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1795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下降45%和61%。A股和港股仍是全球IPO活動的重要地區,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占全球的37%和56%。A股市場一枝獨秀,全球IPO數量和籌資額前兩位均為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談及A股IPO市場的吸引力,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費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我們對市場的觀察來看,主要驅動因素一個是估值,另一個是A股市場審批制度越來越規范化、效率越來越高。原先很多企業選擇去海外上市,估值可能比A股低一點,但是流程時間表比較有保障。我們看到,隨著審核制度不斷完善和改進,現在登陸A股的各項程序時間表基本比較明確,A股在這方面的優勢慢慢地體現出來。” A股籌資額連續兩年創歷史高位 安永報告顯示,2022年A股市場預計共416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5849億人民幣,IPO數量同比下降15%,但籌資額同比增長9%,籌資額連續兩年創年度歷史紀錄。 2022年疫情及當前經濟環境下,IPO審核速度加快,為優質企業提供資金以支持其持續發展;大型IPO的A股回歸也推高了籌資額;另一方面,在通道中的準IPO企業數量眾多,足以支持IPO活動。 2022年,十大A股IPO共籌資1466億人民幣,占全年籌資總額的25%,同比增加5%。前十大IPO中有7家來自科創板,籌資額占前十大的39%。兩家回歸A股的IPO位列前兩名,籌資額占前十大的57%。 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湯哲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企業享受了注冊制改革的紅利,這兩年一些企業選擇回歸A股。注冊制改革使得發行上市更可預期,發行上市條件的制度化讓企業看到在A股上市的確定性。特別是創新型科技類企業看到了在A股上市后,整體估值不錯,能融到資,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所以就出現了這兩年A股上市包括融資額都突破歷史紀錄的現象。 另據安永報告,2022年港股市場預計共有76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額1076億港元。與去年相比,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下降21%和68%。下半年IPO活動有所回暖,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占全年的74%和84%。共有9家中概股回歸港股市場,其中有4家以介紹方式上市,并未進行融資。 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劉國華表示,雖然疫情對內地企業赴港上市造成短期負面影響,IPO數量占比略有下降,但從數量和籌資額占比看,內地企業仍主導香港IPO市場。 “在過去大部分情況下,企業把A股上市作為首選,先A再H。但是最近一個多月里,我們看到去港股上市的勢頭在恢復,不少企業開始積極地和我們專業機構探討在港股上市。”費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北交所有望迎來一輪IPO熱潮 安永報告顯示,今年科創板全年籌資額超過主板,占比超過40%,名列籌資額首位;創業板列IPO數量第一。專精特新企業占上市新股總數比例上升,占比為歷年最高。在上市新股中,專精特新企業超過百家;其中科創板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最多,占當年全部專精特新新股的38%。 “IPO行業結構發生變化,科技、傳媒和通信行業IPO占比逐年增加。由于發展‘硬科技’企業已成國家重大戰略,疊加科創板、北交所服務創新企業的定位,近年來,科技、傳媒和通信行業以及生物科技與健康行業占比基本呈現上升趨勢,擁有核心技術的工業企業亦名列前茅,而金融行業籌資王的寶座再次被以上行業超越。”費凡說。 費凡認為,國家支持的高科技、先進制造業等符合國家戰略行業的IPO審批速度仍將保持高速,且A股或迎來估值修復,安永預計2023年A股IPO保持常態化高位發行。此外,先進制造業或將成為2023年中國經濟亮點之一,高科技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在高位;隨著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上市新的驅動因素,北交所有望迎來一輪IPO熱潮。 港股市場方面,為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競爭力,港交所在今年10月刊發《有關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詢文件》,建議設置新渠道以吸引更多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并征詢公眾意見。 劉國華表示,盡管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加大,海外股市波蕩可能給港股市場帶來沖擊,加上地緣政治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等因素會影響港股市場,但在通道中的準IPO企業數量維持高位,企業在港股市場發行和上市的意愿依舊強烈。此外,美聯儲的加息速度和幅度或有調整,緊縮政策也可能轉向。內地房地產政策有望正面調整,香港聯交所擬調整上市規則以方便“硬科技”企業上市,吸引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股估值整體處于低位,價值恢復的預期加大。這些都會利好來年的IPO活動。 搜索 復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乱码卡一卡二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