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9 18:32:41
◎“地產行業高速發展這么多年,波峰波谷有很多次的周期,但是像今年這樣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的情況其實并不多見。但是短期有壓力,長期還是有信心的。”
每經記者|包晶晶 每經編輯|魏文藝
9月29日,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2第十二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上,一場主題為“價值共生的內在邏輯和創新模式”的跨界對話,讓科技、地產、互聯網等行業深度碰撞。
橙實置業創始人、董事長侯波,原圈科技創始人、CEO韓劍,金地集團開發管理公司副總經理王英臣,廣聯達副總裁郭建鋒,貝殼高級副總裁李文杰,綠城管理董秘張盼盼,遠洋集團經營發展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兼集團營銷總經理孫霞等嘉賓,從各自所在產業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當前行業困局的跨界破解之道。
對于今年的市場,遠洋集團經營發展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兼集團營銷總經理孫霞感慨道,“地產行業高速發展這么多年,波峰波谷有很多次的周期,但是像今年這樣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的情況其實并不多見。但是短期有壓力,長期還是有信心的。”
遠洋集團經營發展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孫霞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從我們自己的企業來看,因為疫情管控的需要,9月份大概有100~200名的一線的業務人員循環居家,市場的壓力應該說是越來越大,我相信所有的人今年一年其實都持續處在這種緊繃的狀態下,大多數企業還在經受著優勝劣汰,甚至生死存亡的大洗禮。”
“但是從長期來看,我們對行業還是有信心的,房地產行業銷售規模長期維持在10萬億。我覺得這次整個行業的深度調整,對于我們在這個行業內的從業人員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現在客戶越來越少、越來越挑剔,轉化也越來越難,我們所有的從業人員就不得不從一路狂奔的情況之下放慢腳步,理性地去審視市場,認真地去看一下客戶到底需求什么,做好客戶服務,逼得我們不得不去回歸我們行業的本質,回歸我們從業人員的專業價值。”
孫霞舉了個例子,“以我們一線的營銷總監為例,之前很多時候把時間可能分配給我們的廣告公司,提煉故事線、調性、唯美的畫面等;或者分配給設計師去做一些高大上的售樓處或者樣板間。但是我今年發現,其實我們一線的很多營銷總更多時間是和我們的工程大佬混在一起,去關注施工細節、工藝工法,為什么?因為現在客戶關注這些,關注交付、關注建筑健康、關注工藝工法、關注隱蔽工程,所以你就不得不跟著客戶的需求走。”
所以從這個維度上來講,在目前的行業大背景之下,要聚焦主業,堅決地調整資源結構,踏踏實實的做實業,規規矩矩地做產品,認認真真地做服務,扎扎實實地做好我們的專業。“越是困難越要長期堅持,我想這可能才是企業的立企之本、發展之道,可能也是這次行業深度調整給我們帶來的價值。”
談及數字化營銷,孫霞表示,“在傳統模式下,我們想觸達80萬個客戶,我們可能需要安排80個業務員線下去發單,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現在我們利用數字化的直播或者短視頻,很容易就能觸達百萬級或者是千萬級的客戶,你還可以設置你想要的客戶標簽,這樣高效的拓展模式就是數字化營銷的表現,而且這種拓展模式大家都是很喜歡的。但是,你可能又會發現,海量的客戶是觸達了,但有效線索不多;或者有效線索夠了,但是到訪轉化又不高。所以,如何從好的內容實現有效客戶的觸達留下線索,并且成功轉化到訪,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房地產的銷售鏈條比普通的消費品要長得多,線下交易的過程也更加復雜。那么如何讓數字化營銷在房地產領域里面實現能用好用?孫霞認為,“需要企業全業務鏈條和線上線下的打通,包括可能要迭代我們人員的素質模型,調整我們的組織架構,最終才能實現我們真真正的業務閉環。””
“我們的數字化營銷全面啟動是在2021年,應該說既興奮又痛苦。其實促進我們全面開啟數據化營銷的根本原因并非疫情影響,而是源于房地產營銷業務本身的一些痛點。比如,一線業務員的流動性大、客戶拓展的依賴、外渠道客戶資產沒法沉淀去管理、案場轉化和服務的品質不理想、決策依據也相對粗獷等,圍繞這些痛點,我們開始啟動數字化營銷。”
孫霞表示,遠洋啟動數字化營銷的目標,就是以用戶為中心提升企業運營能力,以一線銷售為中心提升案場的管理能力,以交易為中心提升企業決策能力,打造企業真正的私域和流量池,沉淀用戶資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還設定了兩個原則:前端拓客大于后端的銷售、業務需求要大于管理需求。圍繞以上原則,我們打造了三個平臺:用戶運營管理平臺、數字化案場的服務平臺、數字化營銷的分析平臺。我們當時設置的目標就是半年之內要把集團的營銷全員要實現100%的切換。”
在孫霞看來,“應該說行業到了真正拼專業價值的時刻,數字化將快速驅動業務的發展,它必將帶來專業能力和企業發展的兩極分化,給行業發展帶來全新的變化。”
【每經房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Real-estate-Circle】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