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7 16:06:45
每經編輯|盧祥勇
俄羅斯出現自1918年以來首次的外幣債務“違約”。此輪“違約”,并不是俄羅斯不想,或者沒有能力還錢,而是西方制裁切斷了俄羅斯向海外債權人的支付通道。截至當地時間6月26日,俄羅斯未能在寬限期到期時支付兩筆外幣債券利息,被視為主權債務“違約”。這兩筆共計約1億美元的利息于5月27日到期,當時未能完成支付后觸發了30天的寬限期。雖然俄羅斯早前支付了有關錢款,但因為西方制裁的原因,這些資金不太可能流向國際上的債權人賬戶中,因此構成所謂“違約”。
實際上,俄羅斯從石油和天然氣銷售中獲得了大量外匯,可以用其來償還外債。與其經濟規模相比,其外債規模相對較小。但西方政府阻止了俄羅斯使用外國銀行賬戶或使用跨境支付網絡來轉移資金。債務違約通常意味著一個國家很難再借到錢,不過俄羅斯此前已經遭到制裁,被禁止從西方市場中借錢。因此在外界看來,此次“違約”很大程度上僅僅是一個象征,并不會帶來太多的、直接的實質影響。
俄羅斯被迫“違約”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嚴厲的經濟和金融制裁,試圖將俄羅斯孤立于國際金融體系之外。同時,美國政府還禁止俄羅斯動用存在美國金融機構的外匯來償還債務,并打算以立法形式為沒收俄羅斯富商海外資產授權。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5月30日說,俄羅斯將繼續以盧布償付外債,同時重申俄羅斯是可靠的借款方,將盡其所能償還債務。他表示,俄羅斯償付歐洲債券考慮借鑒天然氣貿易的“盧布結算令”。
即,歐洲債券的外國持有者需在俄羅斯銀行開設外幣和盧布兩個賬戶,俄羅斯方面以盧布支付,而后這筆資金將被轉換為外幣付給債券持有者。西盧安諾夫說,通過上述做法,俄羅斯將能夠規避西方國家支付系統和相關制裁。上周,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一項法令,俄羅斯制定了以盧布支付債權人的計劃。根據總統令,用盧布償付歐洲債券將被俄羅斯視為履行償債義務,并不構成違約。然而,債權人將難以在不違反西方制裁的情況下將資金轉移出俄羅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付款將通過已受歐盟制裁的俄羅斯國家結算存管機構(NSD)進行。同時,自5月下旬以來,美國已禁止美國銀行處理俄羅斯債務支付,這意味著許多投資者將無法輕易將資金匯回國內。此次“違約”的1億美元利息,原本應該在5月27日到期。但由于它們的寬限期為30天,所以其實際到期時間為上周日(6月26日)。俄羅斯表示,他們已經履行了償債等義務。但由于制裁原因,該國被限制通過國際銀行系統進行錢款往來,因此資金無法流向海外債權人。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投資者表示,清算所Euroclear在俄羅斯財政部豁免到期前收到了5月份利息支付的資金。但由于制裁,資金在清算所被凍結,無法轉入投資者的賬戶。
俄財政部:西方敢動俄資產,視為“斷交”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一直以來,大多數的外債違約主要由于“沒有償還能力”、“沒有償還意愿”兩種原因導致,但像俄羅斯這次“有償還意愿和能力”,僅因為缺乏還款渠道導致的違約,是非常罕見的。路透社還指出,俄羅斯本次違約將是該國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西方禁止了自己的銀行給來自俄羅斯的付款放行”。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曾質問道:“什么時候見過禁止本國投資者接受借方還錢的?”本月中旬,兩家華爾街銀行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團宣布退出俄債務交易業務。美國債券評級機構穆迪曾警告稱,俄羅斯以盧布支付歐洲債券可能會被視為違約。對此,西盧安諾夫承諾稱一旦此事發生俄方將訴諸法庭。他補充說,即使西方國家提起訴訟,由于俄羅斯沒有在任何一份招股說明書中宣布放棄主權豁免,外國法院并無管轄權根據案情進行審理。西盧安諾夫建議稱,與其啟動漫長而昂貴的法庭程序,外國投資者更理性的選擇是“立即從俄羅斯收到付款”。當地時間23日,俄羅斯財政部發布消息稱,俄羅斯停止用外匯并使用盧布來償付歐洲債券并不意味著債務違約。歐盟和美國人為制造障礙來阻礙俄羅斯償付外債,并希望以此給俄羅斯掛上違約的標簽。俄財政部表示,債務償付幣種的變化不可以被視為俄羅斯拒絕履行債務償付義務。如果美國和歐盟以此為借口來扣押俄羅斯的外交資產,那么俄羅斯將視其為斷交。目前來看,對西方金融體系的信任已經不復存在。
編輯|盧祥勇 杜波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澎湃新聞、紅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