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6 21:01:11
每經編輯|何小桃
兩個月內股價飆升11倍,“妖股”九安醫療(002432.SZ)頻頻引起資本市場的矚目。
讓九安醫療不斷大漲的是其美國子公司 iHealth Labs Inc.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抗原家用自測 OTC 試劑盒。就在1月14日早間,九安醫療公告稱,美國子公司簽署81.02億元新冠家用試劑盒采購合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九安醫療公告,美國政府可以不需要理由在合同的執行過程中要求停止執行,且取消后續的采購,賣方需承擔相應的風險及可能產生的損失。
與美國簽下一筆81億的大訂單
九安醫療此番大漲起源可追溯于11月7日晚間,當晚公司披露《關于子公司新冠抗原家用自測OTC試劑盒獲得美國FDA EUA授權的公告》。
公告顯示:九安醫療于北京時間2021年11月6日凌晨獲悉,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權,公司美國子公司iHealth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抗原家用自測OTC試劑盒(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獲得應急使用授權(EUA)。
該產品獲得美國應急使用授權(EUA)后,可在美國公共衛生健康應急期間,在美國和認可美國EUA的國家/地區銷售。
消息發酵后,九安醫療股價便開啟飛漲模式。
隨后,九安醫療開市在“互動易”等交易平臺頻繁更新,回復關于該檢測盒的各色信息。
去年11月15日,九安醫療稱,該試劑盒已經開始量產,在美國已經熱銷;月產能1億人份,估計到2022年初,產能增至每月2億人份。
之后,九安醫療多次透露了關于這款產品的信息,比如售價6.99美元,可以檢測奧密克戎毒株,在美獲得了訂單,建議天津藥監局能應急批準……每一項都是好消息。
有券商人士認為,九安醫療股價的大漲與其在互動平臺的頻繁互動不無關聯。產品方便,量產規模大,應和當下的疫情焦慮,九安醫療的股價開始連板。
1月12日起,九安醫療又接連發布好消息。
子公司iHealth Labs.Inc獲得了美國多個州的采購訂單,總金額達到20億元,相當于2020年全年營收20.08億元,會對2021以及2022年的營收與利潤產生積極影響。
1月14日早間,九安醫療公告稱,美國子公司iHealth Labs.Inc與美國ACC (美國陸軍合約管理指揮部)代表美國HHS(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就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測OTC試劑盒產品(以下簡稱“iHealth試劑盒”)于當地時間2022年1月13日簽署采購合同并生效。
公告顯示,美國ACC是美國陸軍物資指揮部的主要下屬合約管理部門,主要為美國陸軍承擔大部分合約工作。公告稱,此次合同價稅合計金額為12.75億美元(含運費),約合人民幣81.02億元。
截至1月14日收盤,九安醫療報收75.28元,大漲9.99%漲停,最新市值為360.3億元。
美國政府有權隨時中止合同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九安醫療這樣的大漲,已非任何基本面可以解釋。
抗原自測盒不是獨家秘方。熱景生物、樂普醫療等都在歐美獲批使用。而在國內獲批的69款新冠檢測產品中,抗原檢測試劑盒僅有包括華大因源、金沃夫生物及萬孚生物的三款。
在國內,目前并不允許抗原自測產品單獨用于檢測診斷,只能作為輔助作用。有行業人士解讀說,一般要病毒積累到一定濃度后,抗原檢測才能檢出,相比分子檢測,精準度不高。國外居家檢測的需求量增大,抗原試劑盒以出口為主。
而在過去兩個月內,交易所相關部門陸續向九安醫療出具了4份監管函或關注函,關注內容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在最近的一份關注函中,交易所要求公司核查“是否存在選擇性披露部分信息以炒作股價的情形”。
在此期間,九安醫療也多次發布公告提示風險。
在1月14日晚間的公告中,九安醫療認為履行上述81億的合同存在以下五個風險:
1、美國疫情發展不確定性的風險:公司的抗原家用自測試劑盒產品的需求情況與美國疫情的發展情況直接相關,病毒變異、疫苗接種、針對新冠藥物的推出等情況均對疫情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未來疫情的發展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該不確定性可能較大幅度的影響試劑盒產品合同的執行情況;
2、物流運輸風險:由于美國疫情原因,目前空運、海運渠道運力緊張的情況持續,港口擁堵、貨物積壓情況嚴重,如發運的貨物無法及時提貨,將到時無法按照合同要求準時發貨,如嚴重影響交貨期,可能導致公司違約,或買方中止合同后取消后續合同采購,則公司在合同無法完全執行的情況下還需承擔相關損失;
3、質量風險:在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個別產品的批次有可能產生質量問題,引發退貨,甚至召回的風險,該風險可能導致買方退貨、中止合同并取消后續采購,賣方將需承擔相關損失;
4、供應風險:如國內疫情發生變化或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公司產能及產量下降,導致無法按期生產交貨,則可能導致公司違約,或買方中止合同并取消后續合同采購,則公司在合同無法完全執行的情況下還需承擔相關損失;
5、買方風險:美國政府有權隨時因自身因素中止該合同,上述含義為美國政府可以不需要理由在合同的執行過程中要求停止執行,且取消后續的采購,賣方需承擔相應的風險及可能產生的損失。
1月16日晚,九安醫療再次發布公告提示風險表示,美國政府有權隨時因自身因素中止公司美國子公司與美國HHS(由美國ACC代表執行)簽訂的合同,該合同是否能夠完全執行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在之前的公告中提到了美國政府發布的防疫相關計劃,以及關于新冠抗原家用自測試劑盒產品的相關政策、采購及發放計劃和情況。請投資者注意上述內容涉及的相關情況及采購并非只針對本公司一家,請投資者不要誤解該內容,錯誤推斷其對公司業績帶來的變化。
九安醫療還表示,公司在之前向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提交了《關于采用家庭自測盒實現奧密克戎新冠防疫 1+1 的建議》,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該建議,該建議是否被采納尚不確定。
2021年前三季度扣非后
虧損2477萬元
根據九安醫療官網,九安醫療成立于1995年,于2010年6月登陸深圳中小板上市,是一家專注于健康類電子產品和智能硬件研發生產的企業,陸續推出了涵蓋血壓、血糖、血氧、心電、心率、體重、體脂、睡眠、運動等領域的個人健康類可穿戴設備,并獲得小米科技2500萬美元戰略投資,成為小米生態鏈合作伙伴。
上市后,公司業績表現不佳,自2013年起出現上市以來首次凈利潤虧損,直到疫情前的2019年,年報的凈利潤持續呈現一年虧損一年微微盈利的狀況。2013至2019年這7年間,虧損年度4年,盈利年度3年,累計虧損2.8個億。
2020年春季發生的新冠疫情將九安醫療從這一尷尬境地中“解救”出來。公司稱,“2020年3月中旬開始向國外出口額溫計等防疫產品,產品銷量的提升對公司本期業績有積極影響。此外,由于疫情期間遠程醫療的需求增加,公司物聯網產品如血壓計、血糖儀、血氧儀、體重秤等產品在海外的銷量也在增長。”
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20.08億元,同比增長184.36%;凈利潤為2.37億元,同比增長775.21%,2020年實現的業績也使得其上市以來凈利潤總和由負轉正。
2021年前三季度,九安醫療營收7.9億元,通報下降50.82%,凈利潤約5013萬元,扣非后則虧損約2477萬元。
(文章內容、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何小桃 王嘉琦
校對|段煉
封面圖自攝圖網:300240425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上海證券報、經濟觀察網等
德爾塔毒株還在全球大流行,奧密克戎毒株又火上澆油,
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