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1 22:04:31
◎就2021年業績,德方納米、天華超凈、藏格礦業、華友鈷業等上市公司11日先后預喜。
◎盡管板塊股價目前表現疲軟,但不妨礙機構的調研熱情。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文多
鋰電股價陰跌不止,關鍵時刻,產業鏈個股集體報喜。
今日(11日)晚間,德方納米、天華超凈等多家鋰電產業鏈企業披露業績預告,無論是環比第三季度還是同比2020年,凈利潤均有較大增幅。比如藏格礦業公告稱,預計2021年度公司歸母凈利潤14億元~14.5億元,同比上升511.65%至533.5%。既往業績明牌是否能止住鋰板塊的下跌頹勢,有待市場驗證。
鋰電產業處于高景氣度,市場都關心相關企業2021年業績。今日晚間,多家相關企業業績報喜了。
德方納米公告稱,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7.6億元~8.3億元,將扭虧為盈。業績增長理由是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及磷酸鐵鋰市場供需偏緊等因素帶動了公司產品價格的上漲。
天華超凈公告稱,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8.9億元~9.4億元,同比增長211.20%~228.68%,子公司宜賓市天宜鋰業科創有限公司的鋰電材料項目的并表帶來較大貢獻。
藏格礦業公告稱,預計2021年度公司歸母凈利潤約為14億元~14.5億元,同比上升511.65%至533.5%;扣非凈利潤為13.4億元~13.9億元,同比上升589.81%至615.55%。公司業績增長原因是氯化鉀銷售價格、碳酸鋰銷量及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上升。
華友鈷業公告稱,預計2021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7億元~42億元,同比增長217.64%到260.56%。華友鈷業表示,主要是2021新能源鋰電材料需求持續快速增長,主要產品產銷量增加,產品銷售價格也不斷上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業績報喜企業主要集中于產業鏈中上游,并顯示出了2021年四季度的業績爆發力。
比如德方納米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不過2.44億元,第三季度凈利潤不過1億元出頭。藏格礦業2021前三季度凈利潤8.25億元。
不過,市場對鋰產業鏈個股2021年業績都有較高預期,畢竟各個環節的漲價效應明顯。特別是最上游的碳酸鋰,目前報價已經突破30萬元/噸。
由于業績報喜預期提前釋放,所以相關個股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不瘟不火。
比如天華超凈股價在2021年三季度觸頂以來,現在仍然處于下降趨勢;德方納米則是在2021年第四季度觸頂之后,迎來階段調整。
盡管板塊表現疲軟,但不妨礙機構調研的“沾鋰”就火。
比如專攻鹽湖提鋰的西藏礦業,在1月6日至1月9日接待了5次機構調研,到訪的包括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匯添富基金、景順長城、瓴仁投資等明星機構。
西藏礦業調研紀要顯示,機構除了關心現有的礦產采掘業務以外,尤為關心公司碳酸鋰生產情況和鹽湖提鋰情況。比如萬噸級碳酸鋰項目的成本情況、未來鋰精礦、碳酸鋰的產能計劃、西藏鹽湖的發展潛力等。
2021年12月29日,天齊鋰業也接待了眾多機構調研。機構關心的問題仍然是SQM的產能擴張、澳洲奎納納一期氫氧化鋰工廠、泰利森三期化學級鋰精礦擴產項目。
這至少反映出機構對鋰電產業鏈整體仍抱有濃厚興趣。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4972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