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7 14:38:47
◎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執行總裁康韋表示,據其觀察,跨國企業在中國可持續發展,必須以中國為中心加強本地化;中國的創新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國際化,這意味著未來跨國企業和本土企業有很大的創新合作機會。
每經記者|岳琦 每經實習記者|林姿辰 實習生 羅石芊 每經編輯|宋思艱
從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算起,屬于中國醫藥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走到第6個年頭。期間,國內資本市場新政策相繼出臺,與醫藥政策相互映照,投資與創新也成為中國醫藥發展中一對分不開的伙伴。
這對伙伴分別對應的主體——醫藥企業和投資機構,在資本市場的大舞臺上也面臨更多的雙向選擇。一家企業的藥品創新要走哪條路,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投資者更看好具備哪些特質的藥企?要取得資本的垂青,搭上融資的“快車”,企業在哪里上市更加合適?
這些問題的答案需要多方主體同時作答。近日,在第六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醫藥企業、投資機構和交易所代表以“投資與醫藥創新發展”為主題,展開了“三方”圓桌對話。
在圓桌上,各位業界代表都闡釋出一個信號,國內創新藥企的發展應該面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第六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圓桌對話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創新藥在中國的處方藥中占比不到10%,在人力資本的高水平支撐下,產品必須要有全球市場。”北京加科思新藥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王印祥表示,伴隨著近幾年的人力資源成本急劇上升,如果醫藥企業的產品只針對中國市場,是無法做下去的。
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執行總裁康韋表示,據其觀察,跨國企業在中國可持續發展,必須以中國為中心加強本地化;中國的創新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國際化,這意味著未來跨國企業和本土企業有很大的創新合作機會。
康韋以國內藥企授權許可的四款PD1產品為例,四款產品的共同之處是滿足了未滿足的需求、創新效率高價格合適、可用于聯合用藥,這些特質保證了中國的創新藥品得到全球的認同,也說明國內創新藥不僅要滿足中國市場,還要能滿足全球市場。
目標要定向國際市場,創新藥物的落地策略也很重要——是引進國外先進的藥物,還是花費更多的時間自研新藥?是不是因為“走出去”的創新含量高于“走進來”,所以自研或授權許可(license out)就優于授權引進(license in)?
王印祥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企業要結合市場環境和自身情況綜合考量。對于初創型公司,從政府資源的傾斜和資本的考量考慮,無論是否license in,都要判斷選擇的產品是否存在同質化問題。“如果是中國市場上同質化嚴重的產品,企業就不應該做。”
榮昌生物(09995,HK)CEO兼首席科學官房建民則從兩方面認識license in。一方面,創新藥企業應該主張原創,產品以自研為主,但生物醫藥非常復雜,完全脫離環境自研也不現實。所以,這就引出了license in的兩個層次,其一是指為了實現技術上的領先,設計滿足臨床試驗的藥物,有時需要拿到海外藥企某項技術的授權;其二是指針對中國的市場,License in國外較為成熟的產品。
“第一層次的License in是創新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第二層的license in是對成熟產品的重要補充。”房建民說。
資本市場對于這兩種模式的傾向可能會更明顯。盡管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市場拓展聯席主管鮑海潔表示,港交所上市的醫藥企業中有些選擇License in,有些選擇了license out,在符合上市規則的前提下,交易所對這兩類公司的態度沒有區別,而是把投票權交給市場。
但華泰證券研究所A+H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代雯表示,從去年到今年,一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更加看重企業及其產品“走出去”的能力。這意味著有license out產品的藥企可能在資本市場上更受歡迎。
可創新絕非一日之功。禮來亞洲基金管理合伙人陳飛表示,雖然從2020年到現在,整個資本市場對創新醫藥非常關注,但醫藥產業從跟隨式創新轉向First-in-class(同類首創)的原研創新,還需要一些差異化。考慮到醫藥創新背后是長時間的研發過程,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對于藥企至關重要,創新藥企業如何能在融資過程中坐上“快車”,上市地點的選擇也是重要一環。
“內地和香港兩地的投資者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偏好。”代雯對投資者喜好進行了分析,稱過去兩三年在港交所上市的“18A”公司(指未有收入、未有利潤,但符合其他上市條件的生物科技公司)中60%~70%是藥企,但在A股市場,醫療器械公司占比超過一半。另外,上市地點的選擇與公司的需求和投資人的背景有很大的關系,比如想做全球臨床試驗的藥企,可能更想在港股上市進行美元融資。
此外,鮑海潔認為除了融資時間和價格,再融資的難度、時間和審批流程也要納入公司上市的考量范圍內。“重要的不只是上市成本,還有后期有沒有持續的法律風險和訴訟風險。這一方面的成本主要包括考慮集體訴訟的可能性、政策的不確定性和監管的不確定性,是否需要聘請法律團隊提供法律支持等。”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特別是沒有收入的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來說,融資時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王印祥稱,A股交易量大,在一級市場融資所需要的時間通常為6個月到1年;香港地區市場融資速度快,基本上市以后再融資一星期可以結束。但在香港地區融資對公司及其產品的國際市場化認可程度是一個檢驗,且其流動性相對來說低一點。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