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30 11:06:58
每經記者|賀娟娟 實習生 陳香汝 每經編輯|楊歡
7月28日西安海關通報進出口情況顯示,今年上半年陜西進出口總值222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1%,6月份陜西外貿創歷史單月進出口新高;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超千億元,占全省出口比重9成。
綜合保稅區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對陜西開放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21年上半年陜西綜保區進出口值1319億元,增幅為18.13%,以不到全省兩萬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省七成左右的進出口值。2019年以來,綜保區的發展吸引了60余家新企業入駐,綜保區聚集效應明顯。
另據統計,目前陜西已有7個綜保區,數量列全國第6位,西部省份第1位。其中,西安市有5個綜保區,成為全國綜保區數量最多的省會城市。
圖片來源:陜西衛視官微
巷評: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等多重機遇疊加期,如何發揮陜西區位優勢,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深化國際合作,激發內需潛力,繼而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或是當下陜西決策層和產業界探討的熱門話題。
綜保區作為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助力達成上述目標,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目前陜西7個綜保區分別為西安綜合保稅區、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西安關中綜合保稅區、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寶雞綜合保稅區、楊凌綜合保稅區,憑借陜西資源稟賦優勢和特色產業環境,“小區”帶動大省發展的引擎作用明顯,上述“全省兩萬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創造約70%進出口值”即是有力證明。
不過,陜西綜保區起步較晚,尚存在發展不均衡、區內中小企業眾多的特點,對此,陜西也從多方面發力,比如,外匯局陜西省分局通過金融外匯政策“組合拳”和跨境金融創新“特供品”,助推綜保區高質量發展;比如,在《陜西省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措施》中,明確要求加快西安鐵路口岸與綜合保稅區一體化進程,發展西安內陸港多式聯運,加大龍頭物流企業引進和培育力度,打造商貿物流樞紐。
此外,隨著全國綜保區擴圍信號不斷釋放,有分析認為,跨國公司、龍頭企業等有望加速入駐,整個中西部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也將隨之改善。陜西也不例外。
繼7月初陜西中醫藥大學科技產業基地項目在西安高新區竣工后,近日,陜西中醫藥大學又有了新動靜。
7月23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共建陜西中醫藥大學協議》。
根據共建協議,陜西省將陜西中醫藥大學列入省級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行列;支持學校加強擬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在重大科研項目申報、成果培育、重點實驗室建設等高層次科研平臺及高層次人才項目上予以傾斜支持。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支持陜西中醫藥大學創建西部重點、全國一流中醫藥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師承教育基地建設、科研平臺建設、陜西中醫藥博物館建設、中醫藥文化研究中心建設以及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方面給予政策和經費支持。
圖片來源:陜西中醫藥大學官微
巷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駛入快車道”。此前已有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等重磅文件,2020年12月,教育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 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適度擴大中醫藥類“一流學科”建設規模,未來要建設100個左右中醫藥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試點探索九年制人才培養。
在此背景之下,許多省市都在推進建設“中醫藥大學”。2019年6月,重慶醫科大學舉行“重慶中醫藥學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2020年4月,河南省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河南中醫藥大學建設一流專業,與其他高校聯合培養高層次復合型中醫藥人才;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亳州市市長杜延安表示要申請批準設立華佗中醫藥大學……
陜西中醫藥大學是陜西惟一一所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號文件確定的全國8所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之一。
此番省局共建,推進陜西中醫藥大學沖擊“全國一流”,對于陜西省乃至整個西部地區的中醫藥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科研平臺建設等將有重大推動作用。
7月25日,西北首臺“天熠”國產計算機在榆林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成功下線。
據了解,榆林高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由中國航天科工、榆林能源集團立足各自優勢,通力合作推進,生產線首期投資1億元,年生產國產計算機5萬臺。雙方形成“天熠”國產計算機合作框架后,在榆林單位企業踴躍采購,積極對接洽談。目前,已簽訂4800臺采購合同和3.6萬臺采購意向書。
圖片來源:陜西科技傳媒網
巷評:“天熠”并非首臺國產計算機,此前,中國航天科工亦已與重慶聯合打造的“天玥”,并于去年6月面世。而2019 年 11 月,華為技術和山西百信共同推出的搭載國產系統和芯片的計算機“太行220”,曾引發極高關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電腦芯片、操作系統領域等核心技術難突破的局面正在改善,國產計算機浪潮或已出現。
數據顯示,高檔寫字樓的租戶大多數來源于金融行業、TMT(數字新媒體產業)、專業服務等第高端產業,這些企業一般附加值很高、盈利能力強,承受租金的能力也很強。所以,高檔寫字樓的數量、租金可以視為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2021上半年,西安寫字樓市場無新增供應入市,總體存量共計623萬平方米,其中甲級寫字樓保持201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高新區。
寫字樓空置率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商務活力。基于全運會發展契機,西安寫字樓市場持續復蘇,租賃需求延續上季度良好勢能。綜合作用之下,二季度全市空置率環比下降至28.3%,達到四年來最低水平。
分區域來看,曲江寫字樓面積不算很大,但空置率最高,達59.3%;其次是城北空置率34.1%;高新二期空置率29%、市中心空置率24.8%、高新一期空置率22.8,依次排在第3、4、5位,空置率最低的是南二環與小寨區域,為18.4%。
數據來源:第一太平戴維斯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空置率有所下降,但超過20%的數值仍是處于高位,而持續降低空置率,需要城市從營商環境、政策支持等方面多管齊下,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為企業落戶做好后勤保障。
凈吸納量方面,西安寫字樓市場2021年上半年共計錄入4.2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有大幅上漲。租金方面,本季度仍舊維持平穩態勢,市場平均租金較上季度略有小幅上升,錄得103.5元/㎡/月。其中,市中心平均租金最高,為119.2元/㎡/月;平均租金最低為曲江,92元/㎡/月。
無新增供應環境下,寫字樓可租賃面積不斷縮減,業主去化壓力相應減弱,下半年租金或將繼續上漲。
數據來源:58同程、安居客
寫字樓租賃面積方面,據58同城、安居客數據顯示:2021年二季度100-200㎡小面積項目關注度最高,占比34.9%,較去年同期下降2.3%,300—500㎡中型面積項目搜索熱度持續上升,占比13%,較去年同期上升3.6%。西安市經濟態勢穩步恢復,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常年維持在30%,促使中小型辦公面積需求相應抬頭。
從租賃需求行業占比來看,2021上半年西安寫字樓新增租賃最為活躍的前三大行業分別為房地產、金融、信息技術,占比24%、13%、11%。
數據來源:58同程、安居客
另據58同城、安居客《2021年Q2寫字樓價格地圖》,寫字樓出售搜索熱門區域前三名分別為高新區、曲江新區、碑林區。二季度西安寫字樓掛牌價格為14875元/㎡,環比上漲4.02%。分區域來看,曲江新區以17108元/㎡的掛牌價格排名靠前,雁塔區以16033元/㎡的水平緊隨其后。
從具體成交數據來看,2021年二季度西安一手寫字樓市場成交套數2085套,成交面積18.15萬㎡,上半年累計成交5304套,成交面積42.24萬㎡。2021年上半年,寫字樓市場逐步復蘇,成交量大幅增長,全市一手寫字樓成交面積環比增長709.20%,同比增長126.97%。
從臥室到工位,你花了多長時間?在西安,你可能是半小時左右。
近日,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選取42個中國主要城市,匯聚2.3億人的大數據職住和通勤樣本,從通勤時間、通勤空間、通勤交通三個方面的10項指標,呈現中國主要城市最新通勤畫像。
圖片來源:中規智庫
作為衡量城市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標,平均通勤時耗是居民通勤出行直觀感受和生活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報告顯示, 2020年全國主要城市總體單程平均通勤時耗36分鐘,與2019年持平。北京仍是單程通勤時耗最長的城市,達到47分鐘,同比沒有增加,緊隨其后的時耗最長的城市分別是重慶、大連、西寧等地。西安平均通勤時耗34分鐘。
平均通勤距離是融入人的選擇后,城市真實職住分離情況的測度,也是城市運行成本的體現,決定著交通設施投入與交通運行壓力。特大城市單程平均通勤時耗為38分鐘,單程平均通勤距離為8.2千米。而西安比平均時耗少4分鐘,平均通勤距離8.1千米。2020年,西安、南京等5個城市,單程通勤時耗同比減少1分鐘。
圖片來源:中規智庫
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等多項國家層面規劃都將45分鐘通勤比重達到80%以上,作為重要目標。2020年,中國主要城市45分鐘以內通勤比重總體平均水平為76%,其中超大城市68%、特大城市73%。西安2020年45分鐘以內通勤比重為79%,距離目標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而在60分鐘以上通勤比重上,西安2020年占比8%,較2019年下降了2%。減少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人口比重,避免超長通勤帶來的身心傷害與社會問題,是城市風險防范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圖片來源:中規智庫
45分鐘公交服務能力占比是合理通勤的基本保障,也是城市公交服務能力的重要測度。15個城市45分鐘公交服務能力占比提高。其中,西安、杭州、成都等城市提升幅度超過3%。西安更是成為45分鐘公交服務能力占比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2020年占比為50%,同比提升6%。
7月27日,中航電測(300114)發布公告,擬以自有資金向全資子公司中航電測儀器(西安)有限公司(簡稱西安中航電測)增資2.8億元,其中1.5億元計入注冊資本,1.3億元計入資本公積。本次增資完成后,西安中航電測的注冊資本由3000萬元變更為1.8億元。
此次增資將進一步強化公司測控類航空軍品、智慧物流、無人零售等智能裝備業務技術創新能力及生產能力。
近日,盤龍藥業(002864)公告稱,由青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醫藥財富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公司在此次會議中獲“2021年度最具影響力上市醫藥企業”榮譽稱號。
根據2021年一季度報告,盤龍藥業營業收入為1.75億,同期增幅為115.39%。企業的生產線、研發中心、營銷網絡等的擴建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之中。
六月底,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關于公布第八批省級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名單的通知》,盤龍藥業被認定為第八批省級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