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8 19:22:48
◎鈷和鋰都是爺,但鈷的漲幅比鋰還要瘋。馬斯克堅持去鈷化,但寶馬動力電池卻沒有去鈷化。寶馬要強化高壓動力電池,雖然不知道成分,但它現在還是用了NCM811電芯,也就是有鈷電池。
《老記吹“牛”》欄目,由《每日經濟新聞》資本市場資深的記者、編輯每天篩選一些行業、公司的亮點,為大家的投資決策提供輔助和參考。
要點一:馬斯克堅持去鈷化,但寶馬動力電池卻沒有去鈷化。寶馬要強化高壓動力電池,雖然不知道成分,但它現在還是用了NCM811電芯,也就是有鈷電池。寶馬還維持鈷材采購,保證供應鏈穩定。電池對材料取舍不能一概而論。
要點二:高瓴概念股恩捷股份披露年報,涉及固態電池內容還在研究階段。
快訊:
3月17日,寶馬集團在年度財報發布會上表示,集團正以“三步走”構想推動向可持續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未來10年左右,寶馬集團計劃在全球累計交付約1000萬輛純電動車;到2030年,寶馬集團純電動車型銷量預計占全球總銷量的50%。
點評:
奧迪也要停止研發全新內燃機,寶馬準備在2030年純電動車占全球銷量50%,各路豪強都在使勁撥動新能源風口的琴弦。寶馬提了一個新時代車的理念,電驅系統基于全新開發、高度一體化、且電芯設計經過優化的高壓動力電池概念打造。寶馬的高壓電池和特斯拉還有點不一樣,前者并沒有去鈷化。去年,寶馬在德國慕尼黑宣布,為推動集團電動汽車的業務發展,已直接與摩洛哥礦業公司managem group簽訂一億歐元的合同,采購原材料鈷。據悉,雙方的合同期從2020年至2025年。現在擔心鈷、鎳等小金屬全球供應量跟不上下游需求,但還是有車企要用鈷。未來電池路線是否真能做到無鈷化,可能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的問題。鈷和鋰都是爺,但鈷的漲幅比鋰還要瘋,金屬鈷和鈷粉今年以來漲幅均超30%。這和鈷的供給彈性,供給集中在剛果等有關,比鋰還是要小眾一點。國內鈷龍頭也就那么幾家,洛陽鉬業、華友鈷業、格林美、寒銳鈷業前段時間都漲得比較猛。
快訊:
3月17日晚間,備受關注的電池隔膜龍頭恩捷股份披露2020年年報。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83億元,同比增長35.56%;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31.27%。恩捷股份預計第一季度凈利3.9億元-4.5億元,同比增182.13%~225.54%。
點評:
中規中矩吧,不驚艷也不差。因為高瓴資本入股,恩捷股份去年漲得很好。但因為固態電池的事,恩捷股份又跌得最猛。年報出爐,今天市場反應也不好,盤中一度跌了8%。恩捷股份的問題不是業績,而是邏輯,固態電池不要隔膜的邏輯。資本市場不擔心殺估值,畢竟可以靠業績增長消化,PEG只要穩得起,遲早漲回來。但最擔心就是殺邏輯,“曾經的小甜甜”變“牛夫人”這種。恩捷股份透露了涉及固態電池進展,尚處于研究階段,樣品都還在制造,還沒開始實驗室驗證階段。所以說,恩捷股份要和固態電池實打實沾邊,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技術這東西也說不準,說不定固態電池未來的某條路線又需要隔膜,比如大眾的固態電池。而且從前十大股東變動來看,非常穩得起。雖然有前十大股東減持,但幅度也比較小。而且現在股價基本跌回高瓴資本定增認購時的位置,如果還要跌,還可以抄高瓴的底嘛。
(風險提示: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