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0 16:26:19
繼前兩日公開發表聲明表示公司及旗下員工目前一切正常,均在正常履職之后,高毅今日首度詳細回應了旗下基金經理馮柳對世紀華通和同仁堂兩只股票的操作細節。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11月17日下午,一則關于“GY被查”的網傳消息不脛而走,很多觀點猜測“GY”即為高毅資產,隨后其明星基金經理馮柳此前購買兩只股票的合規性也成為坊間重點質疑的對象。
繼前兩日公開發表聲明表示公司及旗下員工目前一切正常,均在正常履職之后,高毅今日首度詳細回應了旗下基金經理馮柳對世紀華通和同仁堂兩只股票的操作細節。
被明星私募基金經理購入的股票,一直是市場“抄作業”的范本,業績不俗的馮柳所投資的股票自然位列其中。
在本次事件中,一則“高毅涉嫌違規,超過5%股東減持大宗交易后,買入方應鎖倉6個月。但高毅卻賣出了18573600股!”的帖子在微信群流傳。
詳細回顧馮柳掌管的鄰山1號購買股票的路徑可以發現,大宗交易記錄清晰地顯示出,馮柳第一筆買進世紀華通的時間在1月22日,隨后直到3月25日,期間共有9筆通過大宗交易買入記錄,總購入數量為21891.89萬股,和鄰山1號基金一季度末公布的持倉數量完全符合,而這部分的平均持倉成本在11.73元/股。第二部分持股來自4月13日的定增行動,數據顯示,馮柳的鄰山1號基金耗資9.3億元,以11.65元/股的價格購得7983萬股。兩筆交易合計接近3億股。
2020年中報顯示,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有世紀華通21891.89萬股流通股,同時還持有有8108.11萬股限售股,持股占總股本比為4.82%,為世紀華通第五大股東。不過最新的三季報顯示,鄰山1號遠望基金已退出世紀華通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
由此可見,馮柳三季度減持世紀華通已是不爭的事實,那么這背后有沒有違規呢?
對此,高毅資產表示,馮總2019年末就開始逐步布局游戲行業,某游戲股作為行業龍頭之一,屬于重點研究的標的之一。考慮該公司預計會在今年年中或下半年發布一個新游戲,可能會成為公司的業績增長點。因此從今年年初開始逐步對該股進行建倉,并經某頭部券商居間提供信息,在年初幾個月完成了幾筆大宗買入,還在3月份參與了該股的定增(4月份該上市公司進行了公告)。同時,馮總在公司公告后注意到了市場對于該個股的過度關注和不當聯想所產生的極大熱情,這不符合其投資初衷,他認為該股的主要投資催化點——新游戲——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是需要低成本介入的中線賠率品種,而不是可以當時價格買入的長線確定品種。因此在今年5月接受媒體專訪時,馮總主動提醒大家不要“抄作業”。
然而該公司新游戲在7月初上線后很快表現不及預期,首周僅位于iOS游戲暢銷榜排名10位左右,次周即下跌至20位以外,遠遜于其前作手游,股價也在7月初開始逐步下跌。因此馮總決定在7月中下旬大宗和定增股份解鎖后逐步賣出,整個賣出過程長達數月,合法合規,不存在所謂鎖定期內賣出的違規行為。從市場價格的波動結合該公司的實際情況分析,導致該股漲跌的主要邏輯是該新游戲的預期和最終結果不如人意,馮總的操作是股價下跌后接受市場價格的賣出行為,并不是導致股價下跌的主因。
這幾年,伴隨著其掌管鄰山1號遠望基金的明顯收益,馮柳投資中提及的“弱者思維”越來越被關注。馮柳喜歡挖掘從困境中反轉的公司,也受到市場的格外關注。而當時已經是連續三年業績下滑、經營不善的同仁堂被馮柳買入時,很快就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那么馮柳購入同仁堂是否舉牌未通知,是否構成了違規呢?
對此,今日高毅明確表示,因為馮總的投資邏輯為“弱者體系”“賠率優先”且始終保持高倉位。今年8月,經某頭部券商居間提供信息,某中藥股有機會以少量折扣大宗交易買入,且部分股份為非特定股份不受鎖定期限制,該公司很符合馮總一貫以來“賠率優先”的投資框架,屬于長期賠率品種而非概率品種,因此馮總決定以大宗交易方式買入。由于高毅資產內部執行對5%舉牌線的嚴格風控限制,而居間券商告知賣出方要求至少賣出5%的比例。為確保期間持倉比例始終不超過5%的舉牌線,馮總的組合在通過大宗交易逐筆買入的期間,以集中競價方式賣出了少部分不受鎖定期限制的非特定股份,最終完成了整個建倉過程。在整個建倉過程中的任何時點,高毅資產對該股票的持倉均沒有超過5%的舉牌線,且從未在鎖定期內出售任何受鎖定期限制的股份。
同仁堂2020年三季報顯示,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有5000萬股,占總股本的3.65%,為同仁堂的第四大股東。
根據三季度的流通股市值來看,馮柳掌管的資產早已超過400億元。以目前同仁堂27元/股左右的股價計算,其持有同仁堂的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比較低。
此外,高毅今日還表示,騰訊是高毅資產持有少數股份的財務投資人,目前持有股權比例為個位數百分比,無董事席位,日常也不參與公司的投資、經營和管理。高毅資產有著非常嚴格的內部信息隔離和防火墻機制,所有投資決策信息均與外部包括外部股東完全隔離,與騰訊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涉及投資決策相關的信息交流。因此高毅資產與騰訊之間不具有一致行動關系。
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明星基金經理,市場對其重倉股的跟蹤和研究始終樂此不疲。
早些年,公募基金“一哥”王亞偉就是市場“抄作業”的典范,王亞偉概念股更是備受投資者追捧。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的持倉曝露后,若是下跌,就會引來“XX概念股見光死”的調侃。
也許是注意到投資者“抄作業”的現象,馮柳在今年5月份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抄作業’這種方式肯定行不通。畢竟大家看到的公開信息是延遲很久的,而且我是從一個組合以及流動性上綜合考慮,未必完全是個股邏輯。很多時候的增減倉操作可能只是應對臨時的倉位或資金調動需求,不代表任何觀點。并且我有多種打法,有的是投資模式,有的是碰運氣模式,有的只是簡單怕忘記就先買再研究,甚至有的只是為了滿足高倉位需求的填倉而已,非常隨心所欲。看不懂很正常,畢竟大家的出發點和需求不同。”
某公募基金經理則建議:“投資者對明星基金經理的挖掘,更多的應該去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更應該從組合整體層面去了解他們是怎樣實現以較低的風險去追求更高的收益。或者說,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該怎樣以一種高質量的方式去‘抄作業’,而不是僅僅對幾只簡單的股票進行加減。帶有網紅屬性的明星基金經理們登上直播平臺時,更需要去分享自己的投資思路,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個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