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24 15:16:18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廖丹
6月2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核酸檢測有關情況以及端午假期公眾健康提示舉行發布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核酸檢測是新冠病毒感染病原學診斷的一個技術手段,新冠病毒感染有起病隱匿、傳播力強的特點,也就是說人群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出現癥狀到醫院去就醫之前就有了傳染性。基于這樣的特點,要以提高核酸檢測能力為重點擴大預防。
郭燕紅介紹說,一是積極擴大檢測范圍,全力降低傳播風險。按照對重點人群“應檢盡檢”,一般人群“愿檢盡檢”來排查風險。二是加快提升檢測能力,全力滿足核酸檢測需求。包括實驗室改造、設施配備、軟件建設、檢測人員的建設和培訓等。三是強化管理和資源統籌,保障質量和安全,提高檢測效率。
郭燕紅表示,目前,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核酸檢測能力與3月初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檢測機構方面,從3月初的2081家,增加到現在的4804家,提高了131%。其中三級醫院2120家,二級醫院1350家,疾控機構916家,獨立的醫學實驗室418家。
在技術人員方面,郭燕紅指出,從事核酸檢測技術人員的總數也從1.39萬人上升到了2.85萬人,提高了104%。
在檢測能力方面,郭燕紅強調,全國核酸檢測能力從3月初的每天126萬人/份,提高到目前378萬人/份,提高了200%。截至6月22日,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核酸檢測的累計數據達到9041萬人/份。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我國核酸檢測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