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 22:39:39
文/李明
物以稀為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讓平日較為冷門的口罩、防護服、醫用酒精等物資一躍成為焦點。以口罩為首,因需求暴發式增長,售價也一度出現較大上浮震動。
在國家出臺相關控價政策后,國內口罩價格逐漸趨于緩和,但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口罩等防護物資的需求量依舊旺盛。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口罩在境外國家也陷入了緊缺的狀態。近日,因德國攔截瑞士口罩物資而引發的“口罩”外交事件,側面反映了全球對口罩等防護物資的極度渴求。
口罩的需求激增,國內不少企業開始跨入醫療器械行業,如比亞迪,格力、利歐股份等。部分上市公司甚至火速成立醫療器械公司,緊急應對激增的口罩需求。以利歐股份為例,從籌備成立醫療器械公司到生產線正式投產,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目前已正式投產了1條生產線,最高日產能達10萬只。據利歐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公司將建成10條口罩生產線,日產能將達到100萬只左右。
總部坐落于浙江溫嶺的利歐股份,以水泵聞名于行業。再以投資總額約50億元橫跨數字業務板塊,震動資本市場。目前該企業已構建成“機械制造+數字傳播”的雙業務驅動模式。對于全球激增的口罩需求,利歐股份此時跨行醫療器械行業是作何考量?利歐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利歐在這一歷史特殊時期,并沒有固步自封,而是第一時間選擇了發揮自身產業化優勢,為社會排憂解難。口罩,作為目前乃至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安全生產及居家旅行的必需品,它的供應深切地關乎到企業乃至與企業相關的社會各界人士的切身健康問題,利歐股份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之下,在自身產業鏈的衍生能力覆蓋的范圍之內,通過生產這一“安全生產必需品——口罩”,來為中國、乃至國際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企業跨界生產口罩的背后,是疫情之下全球需求激增推動的顯著事實。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擴散,關于口罩短缺的擔憂逐漸升溫,世界衛生組織更是公開呼吁要擴大口罩產能。
此前,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就曾表示,全球市場已經被嚴重擾亂。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的需求量已是正常水平的100倍,價格則是正常水平的20倍,且由于廣泛地、不恰當地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這種短缺情況進一步加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建模估計,每月國際需要約8900萬個醫用口罩。在全球感染病例超過10萬的背景之下,無論是企業跨界生產口罩,還是加班加點提高產能。不論其出發點,本質都是為全球人類抗擊這場災難而付出的努力與行動。
舉國之力防控新冠,中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截至3月8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已降至兩位數,大多數省份已多日零新增。世衛組織肯定中國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付出的努力,并公開呼吁采取普遍適用的措施能有效減緩病毒的傳播并減少影響。
國內疫情防控成果顯著,為我國防護物資緊缺的供需矛盾帶來一定改善。當前眾多企業“蜂擁而至”生產的口罩等防護物資,待國內疫情逐漸平息之后,除去達到標準政府可收儲的部分,國際社會的需求也是跨界企業的下一個方向。
利歐股份在水泵行業的多年耕耘,沉淀了穩靠的全球供銷渠道,這為日后的口罩出口銷售奠定了一定基礎。再加上利歐股份在數字營銷板塊的積累,口罩這一“硬通貨”,或將得到更好的“數字”詮釋。據利歐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利歐股份已與相關廠商談妥了熔噴布生產設備的購買,未來將實現了口罩核心層“熔噴布”的自產,減少市場波動對核心材料成本和供應短缺的影響。目前利歐股份上百個的國際銷售渠道也傳來了對利歐生產口罩的青睞,相關采購意向已明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若利歐股份取得相關的出口資質,境外銷售口罩將勢在必行!
(本文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