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2 19:38:19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吳永久
本周國內因素表現較為穩定,美伊復雜局勢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不過市場資金防守意味開始增強。目前,A股迎來業績預告密集期,這對市場影響幾何,請看本周大事點評。
1、據中國證券報報道,1月11日,財政部、一行兩會等監管部門領導對養老金投資、長期資金入市、養老保險體制改革發聲,釋放重磅信號!其中,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0年首季峰會上表示,促進養老投資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需要長短結合、多措并舉。國際市場低利率環境可能持續相當時期,應堅持長期投資原則,容忍適當的風險敞口,進一步提高養老金投資的多樣化程度,增加配置權益性資產和另類資產。
點評:這對A股市場中長期發展應是利好。
2、據新華社報道,美國東部時間10日,美國宣布制裁伊朗8名高官和礦業公司等,以回應此前伊朗對駐有美軍的伊拉克軍事基地實施導彈襲擊,進一步減少伊朗資金來源。聲明發布后,全球金融市場避險情緒再起,黃金期價拉漲,美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道瓊斯指數更是跌逾百點。
點評:就美伊沖突而言,對A股影響的落腳點,主要在于風險偏好,而且是短期脈沖性質,影響有限。而決定去年12月以來A股行情的是國內經濟和政策環境。接下來,行情轉折重點關注兩個信號,其一,關注政策何時出現轉折;其二,關注市場何時對利好鈍化。
3、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第二十四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與傳統銀行相比,中國證券基金機構市場競爭力仍然較弱,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穩定性作用的能力待提升。他還表示,權益類基金數量仍然較少,投資端中長期入市資金應該增加。
點評:近兩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在不斷與海外成熟市場學習并接軌,證監會副主席這番表態也預示未來機構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將繼續增強,有助于完善我國投資結構。
1、1月11日,在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進一步退坡。消息一出引發社會普遍關注,1月11日晚間,工信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就此進一步回應稱,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
點評:此次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不退坡意義重大。目前,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全球競爭力突出。電池環節,寧德時代橫向全球對比,5-10年車企訂單鎖定,國際車企在手訂單金額僅次于LG,成本最低,研發強度最大,全球競爭優勢凸顯。材料環節,中國廠商產能、成本領先,產品性能從追趕到逐步超越,國際鋰電巨頭加速導入中國廠商供應體系,龍頭公司業績增長確定性強。
2、1月10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各人身險公司發布《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這已是去年1月首次通報以來的第四份產品問題通報。最新《通報》點名近20家人身險公司,通報指出的問題產品主要集中于“健康保險產品”領域,涉及疾病保險、護理保險、醫療保險等。產品存在的問題包括:產品設計不符合回歸保障導向;條款表述不清晰、易引發糾紛;費率調整表述與最新規定不符等。
點評:相對海外發達國家,我國的保險普及率還不算高,公民對保險的認知有限。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對外開放,國民對保險重視度加強,監管層不斷的提早發現保險行業問題,并要求整改,為保險業未來快速發展掃清障礙。
3、1月10日~11日,2020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部署今年十大工作:一是統籌推進研發任務部署,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基礎研究。二是編制發布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形成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系統布局。三是優化創新基地布局,打造國家實驗室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四是加快新技術新成果轉化應用,培育壯大新動能。五是大力發展民生科技,為創造美好生活提供支撐。六是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創新布局,增強地方創新發展水平。七是深化創新能力開放合作,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八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高創新體系效能。九是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快培育高水平人才隊伍。十是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點評:未來十大工作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保持戰略定力和韌性,以更強的使命感和緊迫感,著力加強原始創新,著力推進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著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著力支撐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著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治理能力,為打贏三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1、1月10日晚間,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密集公告,社保基金接受財政部劃轉持有的銀行股份,三家銀行1月10日收盤價分別為5.91元、3.68元、5.64元,三家銀行劃轉股份數對應市值分別為728.7億元、504.9億元、111.11億元,合計為1345億元,劃轉工行3.46%的股份、農行3.92%的股份、交行2.65%的股份。
點評: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劃轉,劃轉的目的就是激活銀行“巨無霸”的流動性。
2、1月11日晚間,*ST鹽湖(000792)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全年虧損432億元~472億元。而2018年,公司全年虧損金額為34.47億元。公司表示,公司報告期對業績造成主要虧損的原因是破產重整進程中因資產處置預計產生的損失,初步預計對利潤的影響金額約417.35億元,此事項屬非經常性損益。
點評:進入1月中下旬,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預告將陸續出臺,有業績預增,也就有業績“爆雷”,今年上市公司業績風險依舊聚焦商譽減值,*ST鹽湖已經開頭,市場對于業績“雷”擔憂或有傳導作用。
本周國內因素表現較為穩定,主要矛盾在于美伊局勢問題。在美伊局勢緩和后,全球市場對局勢的擔憂緩解,避險情緒回落,推動權益市場恢復漲勢。滬指雖然屢次沖擊3100點失利,但題材輪動,個股表現不乏亮點,市場氛圍相對熱鬧。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于3092點,周漲幅為0.28%,創業板指周漲幅達到3.71%,突破2017年11月高點。
近日銀保監會表態推動居民儲蓄流入股市,成為中長期投資資金來源;北向資金持續凈流入,A股繼續吸引境內外機構資金;A股制度改革正在路上,深層次改革舉措推動A股走向成熟。當前市場情緒不低,量能持續放大;1月份通脹率料將維持在4.5%上方,受益于高物價的農產品和食品飲料等存在機會。春節前,前期表現不佳、估值較低但存在業績修復的家電和汽車等板塊值得關注,諸多板塊存在機會,A股行情將在預期向好中迎來結構性輪動行情。
技術面上,市場繼續縮量,指數大多收出陰線T字形,不理想;白酒股領漲,而網紅概念股星期六大跌,明星股山煤國際開板回落,強勢股如天汽模、日出東方、引力傳媒等跌停,市場漸有防守之意。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