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0 12:19:30
京東集團首次對外全面介紹了京東完整的技術布局與一體化開放路徑,并對外詮釋了“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的集團戰略定位。
每經記者|陳克遠 每經編輯|王麗娜
在漫威系列電影《美國隊長》和《鋼鐵俠》中,曾分別對斯塔克工業集團舉辦的斯塔克工業博覽會有過介紹。在這兩場以展示當代最新科技應用的博覽會中,不論是最初懸浮汽車的出現,亦或是后來鋼鐵俠發明的單人概念飛行器,總會引起電影內外觀眾的歡呼。
這樣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也并不讓人陌生。就在11月19日舉辦的2019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JDDiscovery,以下簡稱“JDD大會”)上,京東集團首次設立的“JDD智能小鎮”科技展,匯聚了該集團在智能物流、購物中心、中央大廳、辦公大廈、科技中心、智能農場、智能雅居7個不同場景的技術應用領域及創新產品。
2019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克遠 攝
也正是在這場大會上,京東集團首次對外全面介紹了京東完整的技術布局與一體化開放路徑,并對外詮釋了“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的集團戰略定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雖已是JDD大會舉辦的第三年,但卻首次將京東集團旗下數科、零售、物流三大子集團業務板塊皆囊括其中,首次將京東集團全線業務的技術轉型集中對外展示。
就國內的互聯網行業而言,騰訊的WE大會、阿里的云棲大會、百度的AI開發者大會……每場大會都是一次尖端科技成果展示、國內外頂級科研人員對話的盛宴。而JDD大會的演變正如同京東集團技術轉型的步伐。
這是京東集團以數字科技為基礎進行的“謀篇”,又將會是京東集團怎樣的前程?
今年的JDD大會對于京東集團而言有著全新的內涵。
包括“JDD智能小鎮”聚焦7大應用場景的科技成果展;京東數字科技集團CEO陳生強、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三位京東集團子集團掌舵人的集體亮相;以及圍繞數科、零售、物流三大核心業務所發布的四大智能化平臺方案,無不預示著,京東集團的技術轉型戰略已經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經過多年的積累與發展,目前京東已形成了以云計算底層基礎架構技術和通用化大數據平臺、AI、IoT、研發能效、信息安全技術為依托,結合零售、物流、數字科技等不同場景的龐大技術體系。”京東集團副總裁黎科峰在全面展示京東集團技術全景圖時表示。
京東技術全景圖
圖片來源:京東提供
黎科峰進一步舉例稱,如在零售技術體系中,京東已擁有中臺組件能力群、智能供應鏈、全域交易、智能營銷、門店科技等技術;在物流技術方面,京東以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構建起智能物流體系;在數字科技中,京東則形成了金融科技、智能城市、數據技術等體系;此外,在云計算、AI、IoT等領域,京東也均已有成熟布局。
技術的應用不止體現在京東自身業務的成長中,對于近年來著重強調對外開放京東集團而言,技術轉型帶來的影響同樣體現在對商家的服務能力上。從具體表現來看,在此次JDD大會上,京東集團發布了面向智能時代的四大創新產品。
首先,圍繞智能供應鏈,京東發布了智能供應鏈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人工智能事業部總裁、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周伯文對此表示,當前人工智能發展正在由以資本為核心向以價值為核心轉變,京東集團作為一家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公司,將集合京東的優勢場景,差異化地在智能交互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軟件流程自動化)、視頻物聯網、智能供應鏈等領域全面推進,開啟智能經濟新時代的第一個十年。
在零售領域,京東集團副總裁林琛則發布了京東零售全渠道生態平臺。對此,林琛表示,京東零售全渠道生態平臺將利用京東全渠道的核心能力,包括供應鏈能力、商品交易能力與會員營銷能力鏈接多端場景,幫助合作伙伴對人、貨、場三要素進行重構,實現成本、效率和用戶體驗的全新升級。
此外,圍繞物流領域,京東發布了配送機器人4.0和室內移動通用平臺這兩款最新研發的智能物流設備。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表示,兩款新設備的發布意味著京東無人車實現了從研發測試到規模化商用的歷史性跨越,無論是從智能算法的精準度、機器視覺的識別準確率,還是對各種商用場景的適應性、匹配度,都有極大的躍升。
而在金融領域,京東集團副總裁謝錦生發布了京東數科開發的一站式金融數字化解決方案——JDD T1。據他介紹,JDD T1作為“金融科技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向金融機構提供涵蓋IaaS、PaaS、DaaS、FaaS在內的整體數字化解決方案,包括針對科技能力建設的技術中臺解決方案、數據中臺解決方案,與針對開放能力建設的移動開發平臺解決方案和開放平臺解決方案等。
圍繞供應鏈基礎和三大子集團業務,京東正在發動一場全集團的技術革命。
京東集團三大子集團“掌門人”:京東數字科技集團CEO陳生強、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從左至右)
圖片來源:京東提供
而也可以注意到,從2018年底開始京東集團對京東商城做出的組織架構調整,形成“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前中后臺新組織架構;到此后京東商城升級為零售子集團,與京東物流、京東數科形成京東集團的“三駕馬車”;到乃至在“618”“雙11”期間,京東集團反復強調的全面開放戰略,似乎都在是為新的京東集團戰略做伏筆。
在日前京東發布的Q3財報中,同樣表現出了技術創新給京東帶來的內生驅動。
根據京東集團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該集團實現凈收入1348億元,同比增長28.7%,大幅高于市場預期;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60.6%至31億元。
具體來說,京東零售經營利潤率實現了3.3%的新高點,這也是京東零售的經營利潤率第一次進入“3”時代,而其所依賴的是,京東通過技術升級帶來的運營效率提升,而這背后的內核則是京東在技術研發上的持續投入。
根據京東集團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該集團在技術和內容上的投入高達110.28億元,同比增長27.61%。另外,京東集團方面還透露,前三季度,京東體系所屬上市及非上市企業合計研發投入超130億元。
而在具體的業務板塊中,就如林琛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所說,京東的技術變革并非是自上而下驅動的轉變,而是基于既有的業務以及客戶反饋的需求進行的創新變革。
“京東零售通過技術驅動零售創新,貫穿了消費者購物的全流程,帶動了用戶體驗的全面升級。”就京東零售而言,在JDD大會上,徐雷稱,京東零售的技術轉型主要基于對消費者需求的四點思考:如何讓消費者買到最適合自己的商品?如何讓消費者買到低價產品?如何保證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感受到最優的購物體驗?如何向提供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務。
為此,徐雷表示,京東零售聯合品牌推出了大量C2M反向定制產品;設計了一整套價格健康度管理機制和技術模型;打造了智能化、全渠道的履約網絡;同時開發了具備高效回應消費者需求能力的智能客服。
此外,在面向B端商家的服務上,京東集團副總裁、商業提升事業部總裁顏偉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品牌商家對于市場拓展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如何拉新,另一方面是如何提升現有用戶的購買頻率和客單價。
而基于上述兩項需求,京東要做的就是不斷給出新的工具,幫助品牌商找到并成功拉取到新用戶。同時,幫助品牌商提升用戶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進而實現有效觸達,增加復購。
“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是技術企業,不單是看其研發規模、技術產出等指標,而是看這家企業在遇到問題與挑戰時,第一時間采用的是技術手段還是其他手段。”在黎科峰看來,不論是在零售,或是物流、數科業務上,京東會直接從前端的用戶側一直踏入到生產端,解決的是整個產業鏈條上的問題,這是京東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整體邏輯。
京東的技術轉型并非一蹴而就。
實際上,早在2017年的京東開年大會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就曾表示,“下一個十二年,京東只有技術,技術,技術。”也是在那一年,京東明確了技術轉型的戰略方向。
在產業互聯網被定義為互聯網下半場主題的當下,也可以看到,包括騰訊提倡的智慧零售理念、阿里推出的商業操作系統,無不是在憑借各自的優勢技術與資源布局著市場。
在此背景下,定位為技術與服務企業的京東又將憑借著何種依仗進一步前行?未來京東的有究竟有著哪些前景?
對此,黎科峰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說,京東集團的優勢一方面體現在業務多樣性,另一方面體現在對鏈條布局的深度性上。
就業務的多樣性而言,黎科峰表示,在零售業務層面,京東既有自營的業務也有第三方業務,既有線上的平臺也有線下的業態,既有中心化的京東主站也有去中心化的社交電商京喜。
而在鏈條布局的深度性上,不只是零售業務,京東集團還擁有物流、數科等業務,因此無論是在數據中臺、技術中臺或是供應鏈中臺的建設上,都能夠實現組件化、平臺化的改造,從而更好地對外賦能。
“多元化的業務布局讓京東的技術能夠覆蓋更廣闊的場景,同時在服務能力上也具備了更多的差異化。”黎科峰說。
同樣,林琛從京東全渠道生態布局的角度進一步表示,京東本身具備零售商的基因,如今向技術服務的角度發展,從整體鏈路上來說,獨特優勢就在于從供應鏈端到零售端的全鏈路改造能力,進而實現與供應商的協同、進銷存方面的打通。而通過對產業鏈的深度協同整合,無論是對于品牌商還是零售來說,也將會產生更大的利潤空間。
“京東零售正在以數字化為基礎,加速向智能化邁進。未來,京東零售將在技術驅動下,成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友好交易平臺。”在徐雷看來,這是未來京東零售的發展方向。
“新興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方興未艾,新的物流場景也在不斷誕生。”王振輝表示,對于未來的市場機會,京東物流將以5G、無人科技、AI等技術為基礎推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同時攜手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建資源共享、體系共生、生態共榮的供應鏈智能平臺。
“我們相信,未來是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孿生的時代,而數字科技是驅動物理世界數字化至關重要的一環。”陳生強則表示,京東數科未來發展的核心邏輯將圍繞在以數字連接打通線上與線下,以數據和技術為最大公約數重塑產業流程和決策機制,以共建共生理念推動數據和技術應用在多產業、多鏈條的網狀串聯和協同三個方面,最終實現人與產業的共生長。
這也正如劉強東在日前京東2019年Q3財報電話會上,給出的未來京東集團的盈利方向:從今年開始,京東技術服務收入有很大起色,實現三位數增長。未來5年,京東技術服務收入的增長會遠遠高于收入的增長幅度,成為京東收入和利潤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