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0 14:31:52
11月9日,“越成都馭世界”“2019(第三屆)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暨馬上生活節”在成都西部國際博覽城15號館正式開幕。作為助力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年度城市盛會,賽事自2017年起,由中國鐵建地產西南公司攜手北京黃祖平國際體育賽事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馬術協會、中國馬業協會,四川省馬術協會提供賽事支持。
在成功舉辦前兩屆賽事的基礎上,本屆大獎賽在比賽規格、專業標準和聯動品牌等方面,均有巨大提升。國際馬術聯合會主席英格瑪·德·沃斯發來賀電,中國馬業協會秘書長岳高峰、中國馬術協會商務部部長陳九慶、四川省馬術協會主席沙英蒞臨開幕式并發表致辭;本屆賽事是以國際馬聯二星級標準打造,看齊國際馬聯三星級標準為目標的專業性賽事,來自葡萄牙的國際裁判長Maria Teresa Pires Miranda和路線設計師Stefan Wirth也來到現場,共同見證這一高質量的馬術盛事。
在為期3天的賽事期間,五大奧運騎手聚首成都,與來自世界各國的高水平騎手同臺競技;七大獎級比賽設置,150余匹賽事馬匹奔騰蓉城,給參會者創造出豐富而精彩的觀賽體驗。與此同時,“馬上生活節”也于同期開幕,延續去年大獲成功的“賽+節”模式,憑借豐富的品牌引入、多元的互動體驗,將為成都市民帶來更多驚喜,也為中國鐵建地產“越生活”體系注入更加美好的內涵。
頒獎嘉賓與騎手
9月17日,《成都市體育產業振興發展方案(2020—2025年)》、《成都市建設世界賽事名城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兩份文件的出臺,體現了成都市政府在賽事舉辦和體育產業的發展振興這兩件事情上的通盤思考,以及從過去政府為主要動能推動賽事舉辦、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和全民健身等事業發展,到體制機制上充分與市場接軌、充分調動各社會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的重大轉變。
連續三屆以“政府支持、企業辦賽”政企聯動機制舉辦的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無疑是三年行動計劃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得益于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這類高水平賽事的發展推動,馬術文化已經在中國土地上愈發廣泛地深入人心,更將成都舉辦專業馬術賽事的水平直接提升到了全國一流,僅次于北京。
作為主辦方代表,中國鐵建地產西南公司副總經理廖玲輝在開幕致辭中向與會領導和嘉賓詳細介紹了這項賽事的三年發展歷程。自2017年起,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國鐵建地產西南公司主辦的三屆“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均取得圓滿成功,得到各級政府、各大媒體、馬術界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已成為西南地區規格最高、含金量最高的國際專業馬術賽,為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和打造“三城三都”的城市品牌獻上了亮眼的名片。
“今年,我們將大力響應成都市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城市發展目標,以馬為媒,延展美好生活方式,在體育、文化、生活等多個方面進行豐富和提升,再度以獨具特色的‘賽+節’模式,實現成都生活美學與國際馬術運動的對話與融合。”中國鐵建地產西南公司副總經理廖玲輝表示。
中國鐵建地產西南公司副總經理廖玲輝在開幕式上致辭
國際馬術聯合會主席英格瑪·德·沃斯在賀電中積極肯定了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對于中國馬術產業的推動作用。據介紹,中國擁有全球排名第二的馬匹總量及40萬人次活躍騎手,每1000名馬術粉絲中就有1人經常騎馬,馬業直接從業人員多達30萬人次……這些數字表明,中國賽場已然成為全球馬術人心向往的目的地,由此推動越來越多的馬術賽事在中國落戶。“從2009年的僅有一項賽事,到2019年已增加到20項,高達1600%的增幅已是史無前例的驚人紀錄。”英格瑪·德·沃斯在賀電中高度評價了中國馬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而在看齊國際馬聯三星級標準的同時,本屆賽事還在推動本土馬術產業發展方面有著更為長遠的意義。
中國馬業協會秘書長岳高峰表示:“在中國馬術發展進程中,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馬業協會秘書長岳高峰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馬術協會商務部部長陳九慶表示:“成都馬術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位西南馬術人、西南媒體、以及中國鐵建地產西南公司這樣的責任央企,為馬術事業做出的積極的貢獻。我相信在你們共同的努力下,成都必將為中國馬術發展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馬術協會商務部部長陳九慶在開幕式上致辭
四川省馬術協會主席沙英則表示,馬術超級大獎賽帶動了成都辦高水平賽事的創新模式,調動了各部門、各行業,支持創辦國際國內賽事的積極性,催生和促進了四川優秀馬術的運動的提高,為成都打造世界賽事名城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四川省馬術協會主席沙英在開幕式上致辭
為期3天的“2019(第三屆)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共設置七大獎級,將總計迎來近200組運動員和馬匹組合參賽,在館馬匹超過150匹,七大獎級比賽的設獎總獎金達到了68萬元。
11月8日,110CM中國鐵建·西派浣花杯和120CM堡馬杯(第一場比賽)兩個級別的比賽率先展開。包括來自德國、烏克蘭、意大利、立陶宛、荷蘭等地區以及中國香港的數十位知名騎手在場上激烈角逐,為大獎賽揭開了精彩紛呈的序幕。8號下午,大獎賽還進行了130CM中國鐵建·西派國樾杯(第一場)和150CM中國鐵建杯兩個級別的熱身賽,同樣讓參會者大飽眼福,沸騰不已。
在8號當天舉行的歡迎晚宴上,五位奧運騎手的集體亮相,掀起了整場晚宴的高潮。這五位奧運騎手,既包括來自烏克蘭的馬術奧運冠軍騎手Ulrich Kirchhoff、來自德國的奧運冠軍騎手同時也是目前2.4米磚墻超高賽的世界紀錄保持者Franke Sloothaak,也包括來自中國香港的奧運騎手鄭文杰、林立信及內地的奧運騎手劉同晏。奧運騎手聚首蓉城同場競技,不僅極大滿足了中國馬術運動愛好者們的“偶像情結”,更是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本屆馬術超級大獎賽的含金量。
11月9日,120CM堡馬杯(第二場比賽)、60CM中國鐵建·山語桃源杯(第一場)、130CM中國鐵建·西派國樾杯(第二場)、90CM中國鐵建·西派城杯(第一場)、150CM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團體賽)等多個級別的賽事在西博城展開。賽場上精彩紛呈,驚喜不斷。
比賽現場
10日,60CM中國鐵建·山語桃源杯(第二場)、90CM中國鐵建·西派城杯(第二場)、110CM中國鐵建·西派浣花杯(第二場)、150CM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第二場及附加賽)、青秀未遮山杯超高賽等級別賽事將繼續激烈角逐,并最終產生各項賽事的冠亞季軍。
為期3天的比賽,特別值得關注的有兩大超級看點。第一個超級看點,無疑是150CM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和超高賽兩個級別的賽事。奧運冠軍騎手、中國香港奧運騎手、內地奧運騎手及來自全國的高水平馬術場地障礙賽騎手將同場競技,呈現本屆大獎賽的最高競技水平,誰將斬獲冠軍依然充滿懸念。
第二個超級看點,則來自于成都市民對于“川籍騎手”的高度期許。據介紹,在60CM、90CM、110CM三個級別的比賽中,均有四川省馬協派出的12—15組人馬組合參與。面對來自國際頂尖騎手,他們將有什么樣的精彩表現,也值得成都市民充分期待。
與馬術超級大獎賽同期舉辦的“馬上生活節”,延續了去年的“賽+節”模式。但在中國鐵建地產“越生活”理念日趨大成的背景下,第二屆馬上生活節在合作品牌數量與品質、體驗主題、內容設置的互動性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更多深具時代價值的生活主張。
圍繞“美好生活,馬上開始”的主張,第二屆馬上生活節對當下生活的壓力和焦慮進行思考,發現問題,以感性擁抱真實生活的復雜性和不確定,重啟對世界的開放性和好奇心,對一切簡單化的認識提出質疑,刺破確定性的那根刺,并由此誕生了5R宗旨——“致敬美好時代(Respect),再造美好生活(Recreate),體驗美好瞬間(Relive),創新美好世代(Reinvent),復刻美好記憶(Revive)”,五大宗旨分別對應馬上生活節的五大板塊,以沉浸式體驗的模式,為品牌和各個主題賦予了擬人化的角色內涵,對“在當今社會如何巡游生活之美好、擁抱精神之富足”的議題展開充分的探索。
在第二屆馬上生活節中,阿斯頓馬丁、LINA MA、歐豪咖啡、太平洋咖啡、良品鋪子、必勝客、麥當勞、“天際線”房車、中國電信5G體驗等豐富的品牌將為現場觀眾呈現豐富的生活方式展陳、互動體驗內容。與此同時,馬上生活節還為參與市民定制出了阿斯頓馬丁&LINA MA頂尚藝術展、紅酒節、咖啡市集、歡樂“食”光、PONY萌馬體驗、移動HOTEL房車體驗、Ultra-Fast生活館、Minimal電音節、“萌”力覺醒等十大潮玩主題。
馬上生活節氛圍
馬術超級大獎賽與馬上生活節的巧妙融合,既是城市理想與生活理想的精彩交匯,也代表著中國鐵建地產在“央企責任”與“美好生活服務商”的愿景之間,尋找到了最佳的平衡點。
連續三屆以“政府支持、企業辦賽”政企聯動機制舉辦中國鐵建杯馬術超級大獎賽,以賽事的高專業水準和高呈現品質,為成都贏得更多來自世界各地觀眾、參賽者、賽事行業協會等的關注和贊譽。中國鐵建地產充分彰顯了央企的社會責任和擔當,為成都奉獻出亮麗的賽事名片和文化名片,為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再添華彩。
與此同時,中國鐵建地產始終以“做中國最具價值的美好生活服務商”為愿景,以“國際視野、大國工匠、城市貢獻”為方針,不斷助力城市發展、提升人居水平、服務美好生活。今年,中國鐵建地產西南公司更創造性地從“需求的系統性、需求的層次性、需求的與時俱進和消費升級”四大維度建立客戶價值模型,提出了中國鐵建地產西南公司“為美好生活而越”的獨特品牌主張,并創建了獨特的“越生活”體系。以“美好生活容器+美好生活范式”的客戶價值模型,雙管齊下,共同構筑起“越生活”體系的價值內核,切實服務美好生活。
以馬術超級大獎賽和馬上生活節的“三年大成”為契機,中國鐵建地產“做中國最具價值的美好生活服務商”的企業愿景將更加深入人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