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3 19:40:52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吳永久
對于本周市場,不少投資者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畢竟對于大題材區塊鏈,感覺還未怎么參與,就已經降溫,市場回歸藍籌白馬了!周末,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諸多干貨講話,阿爾茨海默病國產原創新藥也獲準上市,市場積極因素在不斷增多,經歷周五的上漲后,下周又或是一個“好天氣”。
1、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今年6月陸家嘴論壇上宣布的9條開放舉措已經落實了5條,剩余的4條年底前也將基本落地,包括進一步修訂QFII、RQFII制度規則,抓緊發布H股全流通工作指引,拓展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投資渠道,以及持續擴大期貨特定品種范圍,以更大力度引入境外交易者等。同時,正抓緊修訂完善配套監管規則,明年取消證券、基金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點評:陸家嘴論壇上9條開放舉措對資本市場來說可謂意義重大,但是市場關注焦點依舊是落實情況,從目前情況來看,進展順利,各項措施在有條不紊落實,隨著明年證券、基金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取消,A股投資生態將進一步改變,同時也將更快與國際接軌。
2、易會滿說,部分論證充分、條件成熟的改革舉措已陸續出臺,目前正抓緊制定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要盡快出臺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規則,推動證券法修改,加強資本市場法治供給與投資者保護,加快轉變證監會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等。
點評:讓優質的資產能更好的融資發展,分拆上市今年年初就提上日程,但是設計方案一直沒有出臺,從此次易會滿表態來看,該項舉措可能即將出臺,并且存在超預期的情況出現,需要緊密關注。
1、2019年11月2日,阿爾茨海默病國產原創新藥獲準上市,填補了這一領域17年無新藥上市的空白。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上市申請,“用于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九期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在中國內地的上市為全球首次上市。
點評:創新藥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從2017年下半年以來,國家不斷出臺扶持創新藥企的政策,特別是符合規定條件的臨床急需藥和治療罕見病的藥品將進一步加速上市。阿爾茨海默病國產原創新藥獲準上市,對于中國原研藥市場,具有劃時代意義。
2、11月2日,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發布的《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中,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報告顯示,國家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已經成立,募集規模500億元。基金二期的成立將加快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點評:除了科技大基金扶持科技產業外,高端制造也是重點發展對象,若要向世界制造強國轉變,需要更多的資金以及更優秀的企業來共同努力實現。
3、11月1日下午,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通告指出,自通告印發之日起,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煙互聯網銷售網站或客戶端;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并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互聯網發布的電子煙廣告。
點評:煙草一直都是火爆行業,近年來,隨著電子煙的流行,青少年對電子煙青睞度較高,也讓商家對這塊市場加大重視,但是電子煙依舊含有尼古丁,是危害品,所以盡管打著0焦油、可解癮等等宣傳口號,其本身就是危害品,對青少年身體成長影響巨大,因此,對于這個通告,非常有必要,必須嚴厲打擊盲目追求經濟利益的電子煙企業。
1、11月1日,百濟神州發布公告稱,將與全球生物制藥巨頭安進(Amgen)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根據兩者達成的協議,安進將以27億美元現金,或美國存托股(ADS)每股174.85美元的價格,收購百濟神州20.5%的股權。
點評:今年以來,扶持生物制藥企業上市是資本市場一大重要事件,無論是科創板還是上市公司自身運作,都能看到好的優質生物制藥企業在快速發展。從百濟神州的運作可以看到,生物制藥乃至創新藥企,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資金關注的焦點。
2、證監會信息顯示,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和高盛高華證券兩家券商變更5%以上股權及實際控制人的申請已于11月1日獲得證監會受理,距離其提交申請材料約有兩個半月。
點評:有挑戰才有發展!加快金融對外開放不是一句空話,證監會的審批工作提速,也說明加快對外開放與交流的決心,長期來看,將促進證券行業更良性成熟發展。
本周受到區塊鏈利好消息刺激,市場賺錢效應有所恢復,雖然區塊鏈整體表現低于預期,但依舊有不少概念股漲勢喜人,隨著11月來臨,MSCI年內第三次擴容將至,外資流入A股也越發明顯,三季報表現優異的藍籌股走勢強勁,比如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從技術面來看,經過周五的反彈,深成指的60分鐘線尾盤出現鈍化,這個鈍化結構如何演變,是下周初觀察的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11月A股再迎MSCI擴容,將帶來有史以來最大單次規模增量。根據以往經驗,指數跟蹤型的主動資金將依據指數擴容計劃自主擇機調整加倉,因此伴隨擴容窗口臨近,部分主動資金已經啟動倉位調整,由此帶來的增量資金在擴容實際生效前陸續入場。
從市場環境來看,中美貿易談判保持良好進展,而美聯儲降息后全球貨幣寬松預期仍在,國內方面雖然經濟數據偏弱,但穩增長力度或在四季度加大。從指數形態來看, 下周關注三大點,先后為深成指60分鐘線的結構;11月8日附近的時間窗口;日線的結構。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