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1 11:25:30
來自英國咨詢公司“未來起源”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市場,智能家居產品2018年的出貨量增長了39%,預計到2023年,智能家居全球市場規模將達1550億美元。面對巨大的市場空間,國內企業也紛紛在此布局,欲分享智能家居行業“蛋糕”。
每經記者|靳水平 每經編輯|梁梟
在消費升級背景下,伴隨著物聯網、5G、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應用,智能家居時代的大門正徐徐打開。當下,中國的智能家居產品正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并逐步走出國門。智能家居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吸引企業紛紛布局。
9月20日下午,第三屆華夏時尚論壇在成都舉行。會上,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李圣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智能家居應該具備開放式、自主學習、自主交流和主動提供服務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執行語音指令,一定要注重“智慧”、“互聯”。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家居市場尚處藍海,在網絡安全方面一定要做好數據加密”。李圣震稱。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李圣震接受采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靳水平 攝
對于智能生活,人們總是心存向往。而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智能家居場景運用,正在重新定義人們的生活。
事實上,當前消費電子行業已經步入消費升級和新零售上升的通道,產品的升級革新加速,這也要求廠商、零售商對渠道布局具有全局的前瞻性。
在李圣震看來,現在市場上有一些智能家居是不夠“智慧”的,甚至說是“偽智慧”的。只是基于用一個APP發出簡單的信息,這屬于指令式的,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居”。
李圣震眼中的“智慧”,應該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的使用。智能家居要能夠自己檢索信息、處理信息,且能主動提供服務。“用大白話講,就應該是管家式服務,當然在便捷性和綠色健康領域,應該給社會做出貢獻。”
“智能家居也應該是開放式的,能自主學習,自主交流和主動提供服務,而不是簡單的語音指令。”李圣震補充道。
事實上,智能家居的另一個關鍵,也一定基于物聯網技術。李圣震表示,智能家居不是簡單的人機互聯,也不是“機機互聯”。在5G時代背景下,講究的是“萬物互聯”。因此,要思考如何用智能定義數字化場景,通過場景營造和識別來進行服務。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是單品互聯,這其實不屬于智慧互聯,因此要建立起以人為中心的‘萬物互聯’。”李圣震說道。
針對智能家居的市場前景,來自英國咨詢公司“未來起源”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市場,智能家居產品2018年的出貨量增長了39%,預計到2023年,智能家居全球市場規模將達1550億美元。
面對巨大的市場空間,國內企業也紛紛在此布局,欲分享智能家居行業“蛋糕”。對此,李圣震也表示,隨著5G的運用,智能家居的市場潛力和空間將得到進一步釋放,目前還處于“藍海”階段。
智能家居設備進入千家萬戶,網絡安全問題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網絡空間,而是與真實的物理世界空間產生了關聯。
智能家居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網絡互聯,就會面臨被攻擊的風險,由此導致用戶隱私數據的泄露。系統或者網絡一旦出現漏洞,網絡黑客便能輕易入侵并訪問用戶家中的智能設備,從而對用戶的隱私與安全造成威脅。
產業總量增加,安全風險就更會引發關注。李圣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智能家居企業應該站在服務的角度上來思考安全問題,因此從設計、生產等環節,都要做到數據的加密性。
“智能家居應該是用戶主動喚醒,平時則處于休眠狀態。”李圣震表示,以海爾為例,在數據的傳輸、交互上都已經做了很多技術方面的設定。因此,在數據的采集、存儲、交互、處理、使用等方面,都要做好安全防范。而海爾也對技術加密方面做了大量投入。
在李圣震看來,智能家居廠商應該以安全為基準,以創新為核心,推動整體產業與產品結構變革深化,進而打造出高品質產品。
“智能家居的技術迭代,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目前智能家居普及率還不是很高,因此還沒有出現嚴重的信息泄露等網絡安全問題”。李圣震表示,現在加密技術都做得比較早,也想得比較周全,針對信息監測,也配備有相關的技術力量。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