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5 23:57:34
8月15日晚間,*ST華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在應收債權詐騙事件影響下,目前已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經董事會論證,申請破產和解是目前化解公司債務危機的最有效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ST華業仍存在和解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魏官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8月15日晚間,*ST華業(600240,SH)發布公告稱,公司在應收債權詐騙事件影響下,目前已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為化解公司目前的債務危機,董事會在近日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和解的議案》,同意公司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和解,通過包括但不限于現金清償、以股抵債、留債展期、引入戰略投資者融資等方式實現與債權人的和解,降低公司資產負債比例。
盡管破產和解方案被公司認為是最有效的處理方案,但*ST華業仍存在和解失敗的風險。不過,*ST華業方面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其在地產和醫療板塊擁有的造血能力將給公司帶來“底氣”。
由于遭遇百億應收債權詐騙案,*ST華業的財務情況遭遇嚴重損害,并面臨一眾金融機構等債權人的維權。2019年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ST華業的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分別為121.49億元和120.49億元,凈資產僅約1億元,且*ST華業尚未將其未到期的應收債權交易項目計提壞賬準備。
盡管*ST華業的半年報要等到8月31日才會披露,但*ST華業此次在公告中便直接表示公司已資不抵債。
*ST華業稱,經董事會論證,申請破產和解是目前化解公司債務危機的最有效方式。公開資料顯示,破產和解是指債務人與債權人團體達成有關債務減免、延期清償、分期付款等清償債務協議,以清理其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制度。
事實上,*ST華業方面此前已向媒體表達了進行破產和解的意向,公司高管近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公司或許可以直接通過破產清算來處理債務問題,但這樣的話,公司現有存量資產在被處置的過程中,或將遭遇“廉價”處理,對公司和債權人來說都將不利。因此,*ST華業此次選擇破產和解,也算是意料之中。
另外,此前公告顯示,*ST華業已與大業信托、幸福人壽等金融板塊債權人達成了一致行動意向,各方約定以未來警方追回的資產為基礎成立基金公司,待警方追償金額確定后按比例清償債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此次的破產和解方案進行了鋪墊。
不過,*ST華業表示,如果法院裁定受理破產和解申請,公司還將存在因和解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因此,*ST華業化解此次危機的實質性困難仍在后頭,即公司最終能否真正就債務問題達成和解。
“這最終要看和解方案能否讓各方都滿意,這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如果最終申請破產,債權人的利益可能更加得不到保障,而如果少償付一點或者延期償付,企業也有可能就活了。”某注冊會計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目前,按照*ST華業方面的說法,其主要的“底氣”仍來源于地產和醫療板塊的相關資產。今年7月初,*ST華業位于北京通州的玫瑰東筑項目已領取預售許可證。*ST華業方面也曾向記者表示,*ST華業占75%權益的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今年業績或將不錯,同時,公司不排除對包括礦產等方面的資產進行出售。
另外,*ST華業還曾指出,已向政府方面尋求幫助。*ST華業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政府部門此前已對公司的相關訴求給予了協調回應,而此次破產和解也將離不開政府和監管部門的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