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28 23:17:45
有大型券商投行部門總經理向記者表示,理論上,按證監會的規則,出現這類情況需要排查各項目的簽字人員,出具復核報告等,對各項目進展的影響大概1個月左右,但瑞華所這次事情可能比較嚴重,所以具體影響幾何現在還難說。
每經記者|陳晨 王海慜 每經編輯|吳永久
從康得新到輔仁藥業,市場不斷對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瑞華所)發出質疑和聲討,成了眾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7月28日,瑞華所終于按捺不住發聲了,其官網發布了關于康得新項目的審計工作情況,聲稱全面履行了應盡的職責義務。但與此同時,瑞華所負責的IPO、再融資和重組項目不斷受到拖累被迫中止。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8日,瑞華所負責的且正在排隊的29個IPO項目(不含科創板)均被暫停,4家科創板企業也于7月28日晚間宣布中止。另外,還有十余家再融資項目和兩家重組項目的上市公司也緊急發布公告稱原審計機構瑞華所其他項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被證監會調查,公司中止再融資事項。
項目“雷”聲不斷,瑞華所的行政處罰也接二連三,瑞華所至少有過5次的行政處罰。
7月28日,瑞華所在其官網發布了《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關于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主要工作情況的說明》,文中稱,近日,康得新事件引起了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康得新公司的審計機構高度重視,今年1月份就成立了重大專項小組,對康得新審計項目進行了全面自查,并將自查情況向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及時作了報告。
首先,瑞華所將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的主要工作進行了公開匯報,包括業務承接、獨立性核查、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存貨監盤、對重要客戶及供應商的核查等八個方面。
瑞華所稱,在康得新審計項目中,本所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要求,以風險審計為導向,制定了總體審計策略及具體審計計劃,對被審計單位重大風險項目執行了審計機構能夠執行的應有審計程序。本所根據實施的審計程序、獲得的審計證據,對康得新2015年~2017年的財務報表發表了相應的審計意見;對2018年的財務報表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019年1月,康得新無法兌付到期債券后,本所主動協助江蘇監管局開展調查工作,全面履行了應盡的職責義務。下一步,本所將根據監管部門的結論,及時向社會公眾報告。
證監會認為,康得新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通過虛構銷售業務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并通過虛構采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等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通過上述方式,康得新共虛增利潤總額達119億元。上述行為導致康得新披露的相關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
記者了解到,康得新上述期間年報中,瑞華所對2015年、2016年、2017年報均出具了“標準的無保留意見”,僅有2018年報出具的是“無法表示意見”。因此,在證監會對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作出處罰的同時,中介機構瑞華所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信息披露違法等行為的調查,證監會同樣會關注到諸如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如果確實涉及未能勤勉盡責,證監會就會立案調查,對于多次觸及法律法規的機構,毫無疑問是要遭到重罰,這樣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說道。
然而,康得新事件才剛剛有了結果,瑞華所的另一個客戶又爆雷。7月16日,輔仁藥業發布2018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擬派發現金紅利6271.58萬元。而在7月19日,輔仁藥業公告稱,因公司資金安排原因,無法按照原定計劃發放紅利。對此,上交所向輔仁藥業發布問詢函,要求其說明原因。
記者查看到,輔仁藥業2019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貨幣資金期末余額18.16億元,但怎么就會連六千余萬的紅利都發不出來呢?果不其然,存在貓膩!輔仁藥業7月24日晚間公告稱,截至7月19日,公司及子公司擁有現金總額為1.27億元,其中受限金額1.23億元,未受限金額377.87萬元。公司一季度末實際資金及至今資金變動及流向情況還需進一步核實,公司將深入自查,待核實后及時公告。
讓人錯愕的是,僅僅一個季度時間,就憑空蒸發了近17億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康得新。二者都曾是表現優異的白馬股,都曾在賬上坐擁巨額現金且無法兌現,更重要的是,二者的審計機構都為瑞華所。
輔仁藥業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貨幣資金為16.56億元,瑞華所對輔仁藥業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貨幣資金的審計程序,瑞華所在康得新項目的說明中這樣表示:審計人員親自函證當期所有銀行存款賬戶(包括零余額賬戶和本期內注銷的賬戶)及與金融機構往來的其他重要信息,函證過程保持了充分的獨立性;項目組親自打印銀行賬戶開戶清單及企業信用報告,核對相關信息與公司提供的是否一致、檢查貨幣資金受限情況;親自到銀行打印當期對賬單(銀行不予提供除外)并與銀行存款日記賬核對,實施利息收入測試。
“如果按照瑞華所說的,他們對相關程序全面履行了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但企業仍然發生了賬面巨額貨幣資金消失的情況,這就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瑞華所的全面是否是真的全面,這個有待監管層的核查;二是,對年報的審計時間范圍是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或許當時審計時確實有那么多錢,但是在審計節點之后被企業另一番操作就是另一回事了”,前述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道。
瑞華所禍不單行,自康得新事件后,不少由瑞華所負責的IPO、再融資和重組項目也跟著受到連累,尤其是最近更是大面積展開。
7月26日,證監會公布的最新IPO排隊情況顯示,由瑞華所負責的且正在排隊的29個IPO項目(不含科創板)均被暫停,包括主板10個、中小板7個以及創業板的12個項目均被中止審查。
對于這29家公司的IPO進程可能會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某大型券商承銷保薦分公司質控部總經理認為:“這次事件影響面比較大,不過具體對這近30家公司的IPO進程影響如何還要看證監會的態度。”此外,他還進一步說道:“瑞華所做的項目比較多,難免會出問題。去年也有多家會計師事務所的項目出問題,現在還不好說誰的問題更嚴重。”
另有大型券商投行部門總經理向記者表示,理論上,按證監會的規則,出現這類情況需要排查各項目的簽字人員,出具復核報告等,對各項目進展的影響大概1個月左右,但瑞華所這次事情可能比較嚴重,所以具體影響幾何現在還難說。
值得一提的是,瑞華所的科創板項目也受到牽連。數據顯示,科創板中有7家公司的審計機構為瑞華所,其中海天瑞聲在7月26日晚間宣布終止,而龍軟科技、環宇科技、建龍微納和杰普特光電等4家企業也于7月28日晚間宣布中止。
再融資方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8日,滬深兩市已有艾迪精密、天汽模、凱撒文化、泰禾集團、藍英裝備、新北洋、莊園牧場、深南電路等十余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進程因瑞華所而被迫中止。比如7月28日晚間,嘉澳環保、百利科技發布公告稱,因原審計機構瑞華所其他項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被證監會調查,公司中止再融資事項。
重組方面,繼峰股份和ST新梅均因瑞華所拖累而曾被迫中止,不過好在目前上述重組已恢復審查。
根據ST新梅公告顯示,2017年3月,瑞華所因作為振隆特產IPO審計機構,在對振隆特產2012年、2013年及2014年財務報表進行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證監會決定:“責令瑞華所改正違法行為,沒收業務收入130萬元,并處以260萬元罰款;對侯立勛、肖捷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2017年3月,瑞華所接到廣東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在為勤上光電2013年年度財務報表提供審計服務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的勤上光電2013年年度審計報告、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的專項審核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發表了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廣東證監局決定:“沒收瑞華所業務收入95萬元,并處以95萬元的罰款。對劉濤、孫忠英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萬元罰款。”
2017年1月,瑞華所接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在審計亞太實業2013年年度財務報表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證監會決定:“對瑞華所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39萬元,并處以78萬元罰款;對秦寶、溫亭水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萬元罰款。”
2016年12月,瑞華所接到深圳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原國富浩華(已合并更名為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國富浩華)在鍵橋通訊2012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深圳證監局決定:“責令國富浩華改正,沒收國富浩華鍵橋通訊2012年度年報審計業務收入70萬元,并處以70萬元的罰款,由國富浩華法律主體的承繼者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承擔;對支梓、陳滿薇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2018年12月,瑞華所接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因瑞華所在華澤鈷鎳2013年度、201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了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證監會決定:“沒收瑞華所業務收入130萬元,并處以390萬元的罰款;對王曉江、劉少鋒、張富平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的罰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