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20 18:02:54
弘成立業的發展也并非沒有阻礙,教育部在多年以前審批68所高校進行網絡學歷教育后,這一名單再未進行過擴容,網絡學歷教育仍待相關政策紅利的釋放。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陳俊杰
教育信息化的趨勢毋庸置疑,越來越多的資本競相進入賽道。
6月5日,欲登陸A股的北京弘成立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成立業)更新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下同),而在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穩步增長等利好下,弘成立業所在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服務也正迎來發展機遇。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弘成立業參股公司重慶翔美教育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翔美)背后站著的是圣象地板集團創始人之一的彭鴻斌,同時,彭鴻斌妻子等又增資入股了弘成立業。顯然,已在教育行業“玩”得風生水起的彭鴻斌看上了弘成立業。
弘成立業的控股股東ChinaEdu于2007年底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教育類公司,度過6年的上市之旅后,最終于2014年4月從納斯達克退市。在將旗下的101網校于2016年掛牌新三板的同時,ChinaEdu通過將負責學習中心運營、管理的子公司弘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裝入弘成立業,并引入外部投資者,使得弘成立業順勢沖擊創業板。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各年度,弘成立業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44267.50萬元、55016.59萬元和61714.84萬元。其中,網絡高等教育服務占公司整體營收的74.15%、72.19%和67.79%,為公司最主要的業務。
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穩步增長,教育部網站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31所(含獨立學院265所),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人,分別同比增長1.35%和2.16%。民生證券研究所的數據還顯示,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經費在過去幾年也逐年增高。
教育信息化經費攀升的背景在于強大的政策支撐。2011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了“各級政府在教育經費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經費”。
在教育信息化的趨勢下,資本也紛紛入局。除了科大訊飛、天喻教育、全通教育、中南傳媒等一眾上市公司在拼殺外,今年3月,阿里釘釘發布“未來校園”千校計劃,宣稱將助力學校數字化轉型;5月,騰訊在昆明宣布成立騰訊教育,并號稱將搭建智慧教育技術中臺,BAT巨頭正式入局教育信息化賽道。
“教育信息化的整個前景非常好,一年有數千億的市場規模,尤其現在90后、00后是消費主力,所以一些資本進入是非常好的時機。”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但是,弘成立業的發展也并非沒有阻礙,教育部在多年以前審批68所高校進行網絡學歷教育后,這一名單再未進行過擴容,網絡學歷教育仍待相關政策紅利的釋放。
再次沖擊資本市場的同時,記者注意到,招股書顯示,2016年12月,弘成立業以3.97億元投資重慶翔美,獲得后者15%的股份。截至2015年末,弘成立業的凈資產僅為5.71億元,因此,這筆投資對于弘成立業來說至關重要。
之所以進行如此大手筆的投資,按照弘成立業的說法,是因為重慶翔美擁有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和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兩所獨立院校。
事實上,重慶翔美的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東為陳曉莉,她與重慶翔美的董事彭鴻斌為夫妻關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彭鴻斌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其是圣象地板集團的創始人之一。圣象地板集團1999年便在新加坡上市,但隨后彭鴻斌離開了圣象地板集團,轉戰教育行業,并于2007年創辦了重慶翔美,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和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也是由他所創辦,并且目前其還擔任這兩所學院的董事長。
而在弘成立業投資重慶翔美的同時,由陳曉莉等重慶翔美部分股東所組成的兩家公司重慶江曉和重慶愛蓮對弘成立業進行了增資,目前分別擁有弘成立業2.4%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詢問重慶翔美相關股東對發行人進行增資的原因,增資的資金來源是否直接或間接來自發行人或其股東,是否存在代他人持有發行人股份或其他利益輸送情形。而對此,弘成立業未在更新后的招股書中予以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