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7 22:00:11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富民銀行資產總額達到370.20億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的183.63億元翻了一番。負債總額增長明顯,從年初的153.50億元增長至年末的339.47億元,增幅達121.15%。
每經記者|張祎 每經編輯|姚祥云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日前,瀚華金控(03903.HK)發布了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這家旗下擁有融資擔保、小額信貸、民營銀行、資產管理、股權投資等多個業務板塊的港股企業,在2018年實現營運收入15.10億元、凈利潤3.29億元,實現雙增。
作為重慶富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民銀行”)的第一大股東,瀚華金控還在年報中公開了這家西部民營銀行去年的業績。數據顯示,富民銀行去年業績增速明顯,不但收入同比增長近46%,凈利潤更是猛增近4倍,分別達到3.93億元、5260.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瀚華金控在年報中透露了富民銀行“多重賦能型數字化生態銀行”的建設目標。而據公開信息,自去年具有豐富信息科技工作經驗的新行長到任后,該行正在發力金融科技戰略的落地。
瀚華金控在年報中披露的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富民銀行經營步入快車道,業績增速明顯:全年收入3.93億元,同比增長45.68%;實現凈利潤5260.5萬元,同比增長386.72%。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富民銀行資產總額達到370.20億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的183.63億元翻了一番。負債總額增長明顯,從年初的153.50億元增長至年末的339.47億元,增幅達121.15%。得益于凈利潤的增加,該行凈資產在2018年末達到了30.74億元。
實際上,于2016年8月正式營業的富民銀行在開業當年及首個完整會計年度均實現了盈利。2016年,該行收入達3508.6萬元,實現凈利潤180萬元。2017年,該行收入達2.70億元,實現凈利潤1080.8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富民銀行是中西部第一家民營銀行,也是常態化審批的第一家民營銀行,注冊資本30億元,由瀚華金控、宗申集團、福安藥業、渝江壓鑄、海特環保、陶然居和博恩科技等7家重慶民營企業共同發起設立,2016年8月26日正式開業運營。其中,瀚華金控出資9億元,持有富民銀行30%股權,為該行第一大股東。瀚華金控的董事長張國祥亦擔任富民銀行董事長一職。
富民銀行官網顯示,其市場定位是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創新創業、服務金融弱勢群體。根據瀚華金控2018年年報,在富民銀行,民營企業貸款占比達到84%。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去年,富民銀行經歷了一次換帥,該行金融科技戰略也隨之發力,加速落地。
2018年6月,監管核準了孫中東擬任該行董事、行長的任職資格。公開資料顯示,孫中東原任上海華瑞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具有豐富的國有商業銀行信息科技工作經驗及銀行業務經驗。
在上海華瑞銀行任職時,孫中東就曾在行業會議演講中表示,普惠金融最主要的兩點就是便利化跟數字化,金融機構打造一個數字化、互聯網化的銀行平臺架構才是解決普惠問題的根本。
加入富民銀行后,孫中東經常在公開亮相時談論金融科技,還曾撰文分析Fintech時代的互聯網銀行建設模式。今年2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孫中東表示,未來,“科技+業務+風控+運營”四維一體的運作模式將成為富民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與之相應的是,瀚華金控在2018年年報中也透露了富民銀行的發展方向,稱該行正在積極建設國際一流的多重賦能型數字化生態銀行。
公開信息顯示,去年底,富民銀行同城雙活數據中心正式投用,被外界認為是其金融科技建設能力的里程碑事件。據悉,該數據中心投用后,業務系統同時在兩個相對獨立的數據中心運行,任何一個數據中心出現災難性問題后,另一數據中心仍可繼續提供服務,確保業務連續進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