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8 13:19:37
隨著調控持續深入,部分龍頭房企逐漸感覺到壓力。作為地產“一哥”的碧桂園表示,整體長線看好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未來,2019年將采取整體穩健謹慎的原則,分城施策。
每經記者|魏瓊 每經編輯|魏文藝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招保萬金”到“碧萬恒融”,房地產行業四強格局在不斷被打破、重構。房企規??焖偌校袠I格局變化提速,“唯快不破”是“碧萬恒融”取勝的法寶,占據規模的制高點是此輪行業競賽制勝的關鍵。
集中度提升是行業發展的規律,踩中節奏的房企成為順應歷史規律的受益者。從2013年以黑馬之姿闖入千億陣營,碧桂園多年來保持規模翻倍增長。2017年規模登頂以及2018年有望繼續成為全國房地產銷冠,較早發起規模沖刺的碧桂園成為最大受益者。
2018年,房企迎來史上最嚴的調控政策,地產格局分化加劇,“慢下來”“活下去”等成為房企的關鍵詞。2018年宣布提質控速,減少拿地與部分效益不佳項目開工。面對即將到來的2019年,碧桂園又將采取怎樣的發展策略呢?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8年,是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最密集的一年,已出臺超450次調控政策,在此起彼伏的調控政策下,房企也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期。收并購大潮持續兇猛,部分實力不佳的房企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調控持續深入,部分龍頭房企逐漸感覺到壓力,如碧桂園在年中宣布提質控速,減少拿地與部分效益不佳項目開工。
從環境以及房企的反應看,“難”顯而易見;從業績表現看,“快”仍是綜合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關鍵詞。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25家房企進軍“千億”,預計年底千億房企數量將達到30家。而“碧萬恒”三家房企的銷售規模均突破5000億元。
在調控周期中行業規模集中度仍在提升,同時,目前我國龍頭房企的市場占有率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規模提升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房企奮斗的方向。
政策層面,2019年住建部將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作為目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從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來看,“穩”將是2019年房地產市場的關鍵詞。
談及2019年的發展策略,碧桂園集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尚未完成,且不同地域的差別很大,碧桂園整體長線看好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未來,2019年將采取整體穩健謹慎的原則,分城施策。
同時,在12月10日的碧桂園集團管理會議上,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表示,中國的城鎮化、現代化是不可阻擋的,城鎮化現在還在進行,每年起碼有10萬億的市場。
具體執行層面,碧桂園集團表示,對于符合碧桂園發展理念且供求平衡的區域,仍將進行適度的土地儲備。而對于不符合公司未來重點布局的區域以及市場供求失衡的地區將謹慎投資。同時,特別看重公司內部各個區域公司的運營管理能力,對于運營能力較強的公司也將適當加大資源傾斜力度,使一線公司能有更快速增長。
從發展策略看,碧桂園2019年的策略整體延續了2018年的策略,強調有質量增長的同時,以“穩”為主。
在占領房地產行業規模制高點后,新業務成為楊國強的下一個目標,被寄予厚望。在12月的內部會議上,楊國強更多提到了未來社會發展方向以及公司布局的幾項新業務,科技的進步不可想象,只有緊跟時代浪潮的企業,才可以始終佇立于時代之潮頭。
主抓地產主業的同時,2018年碧桂園的多元化業務也初見雛形。據了解,目前碧桂園正進行包括農業、機器人、新零售等產業的探索,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同時,碧桂園已任命楊惠妍為聯席主席,與楊國強平起平坐,負責基于現有業務的新業務探索。
據了解,在楊惠妍未調任聯席主席之前,楊國強親自指揮機器人及農業兩大新業務。“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楊國強把新業務交給女兒楊惠妍管理,意味著新業務與碧桂園的未來將緊密聯系在一起。
據了解,碧桂園對于新業務非常重視,將新業務提升到與地產業務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同時予以重金支持。在機器人板塊,碧桂園計劃5年內投入至少800億元,將機器人更廣泛地運用到建筑業、社區服務、生活起居等各類場景當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