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港珠澳大橋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6 22:20:31

      4年時間,平均每個模型500萬次模擬試驗,卜一之們一共做了20個左右的模型——可以說,正是眾多像卜一之、張清華這樣的“大國工匠”,成就了“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這背后,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劉艷美    

      疲憊,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疲憊。一千多個日夜,試驗24小時一刻不停地運轉,研究人員更是如此——可以說是眼不敢移、寸步不離。”坐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面前的卜一之,著紅白藍相間格子襯衫,外面套著黑色夾克,眼神沉穩而淡定。

      身為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學院橋梁工程系教授,這幾天,卜一之、張清華帶領的團隊,頻繁出現在媒體視野中。

      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學院橋梁工程系教授張清華(左)、卜一之(右) 每經記者 黃名揚 攝

      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這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設計使用壽命為120年。

      媒體稱,這打破了國內大橋的“百年慣例”。而實現這一突破,卜一之、張清華團隊完成的一項抗疲勞關鍵技術,起到了重要作用。

      4年時間,平均每個模型500萬次模擬試驗,卜一之們一共做了20個左右的模型——可以說,正是眾多像卜一之、張清華這樣的“大國工匠”,成就了“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這背后,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4年攻關

      橫跨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橋,將位于中國“南大門”的香港、珠海及澳門三地陸路距離大大拉近,其意義之重大可見一斑。

      卜一之透露,作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將橋梁壽命設計在120年——而通常,國內其他橋梁的設計壽命為100年。

      對長達55公里的跨海大橋來說,將設計壽命一下提高20%,談何容易?

      港珠澳大橋采用正交異型橋面板鋼箱梁,這種結構形式輕質高強、施工速度快,但其板件構件及受力特性復雜,最大問題便是疲勞。疲勞導致的裂縫,從該結構形式誕生之初就一直存在,也成為國內外鋼橋行業共同的難題。

      作為專門研究相關領域,且擁有參與蘇通長江大橋、南京第三長江大橋、鄂東長江大橋、嘉紹跨江大橋等許多大型橋梁建設經驗的科研力量,卜一之和張清華教授團隊,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臨危受命。

      “從我們對問題本身的認識下手:哪些部分會出現問題?出現的典型問題是什么?再針對性地解決它。”

      說干就干。從對結構設計細節進行完善,到無數次模型試驗,最終,影響大橋使用壽命的疲勞問題,成功解決。

       通常,一個模型試驗是200萬次,鋼材不出現裂紋,則試驗停止。但港珠澳大橋的每個模型,我們平均需要做500萬次左右的試驗,一直到做裂、做壞為止。”張清華解釋:“整個研究過程,我們一共做了約20個模型。”

      從接到任務,到攻克難題,總共花費多長時間?卜一之的答案是:4年左右

      圖片來源:西南交大微信公眾號

      而在巨大的工作量和時間消耗之外,細節是更加“磨人”的問題。

      張清華介紹,模型試驗是以2-3赫茲的頻率進行——這意味著,試驗每秒鐘會進行2至3次。這樣的試驗速度,科研團隊成員的眼睛根本不敢離開監測界面哪怕1分鐘。

      “焊縫初始裂紋肉眼不可見,出現裂紋的過程不可逆,加之找出裂紋出現的時間點正是這項研究最重要的工作,所以我們只能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張清華說。

      現實例證

      “(港珠澳大橋)比國內其他橋梁‘長壽’20年的秘訣,就在于卜一之和張清華教授團隊的一項抗疲勞關鍵技術。”在許多媒體的報道中,都曾提及這一說法。不過,交談中,卜一之和張清華卻不約而同地連連擺手,“不敢,不敢居功”。

      “或許我們確實在科研上,攻克了延長大橋設計壽命的抗疲勞問題。但這一成就的實現,從技術、設計到制造施工,缺一不可。”說到這里,張清華難得地笑了。

      卜一之進一步解釋,以前,橋梁焊接基本是手工完成。“純粹依靠手工難以避免細節差異,鋼橋面部分大概有20多公里,如果把每條焊縫加起來,那就不只是幾萬米的事情了。所以,即使理論到位,施工精度和工藝也非常重要。”

      120年設計使用壽命目標的實現,正是得益于在結構試驗基礎上,半自動化的生產工藝。“工廠化制造、再到現場拼裝,這樣的做法,這么大規模,不僅在國內,甚至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

      “在經濟、政治、社會等意義之外,我認為港珠澳大橋最大的意義,是倒逼產業升級,這將使中國相關產業受益良多。”說話間,卜一之不自覺地認真點了點頭。

      準備結束交流時,卜一生和張清華卻并沒有在臨近周末的時候結束工作。他們告訴記者,準備“去食堂隨便吃一點”,然后直接奔赴武漢,投身另一世界級跨江通道——深中通道的項目研究中。

      臨走,卜一之在門口突然停下來,回過頭若有所思地說:“其實,港珠澳大橋并非某個團隊的成功,而是中國科研力量和中國制造升級的共同成果。或者說,這也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大國工匠精神,百年傳承的現實例證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西南交大 港珠澳大橋 大國工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va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