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2 21:51:09
火山君注意到,9月11日,湖南證監局一天之內發布了6個通報,涉及6家私募。在這6家私募被通報的背后,是私募監管日漸趨嚴的大背景,不僅是監管政策趨嚴,私募被處罰的頻率也在逐漸提高。
每經記者|劉海軍 每經編輯|吳永久
(圖片來自:攝圖網)
9月11日,湖南證監局一天之內發布了6個通報,針對轄區內部分私募機構的違規行為,其中對2家私募公司出具警示函,對4家私募出具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涉及到了湖南元升六屏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長沙明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6家私募。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在這6家私募被通報的背后,是私募監管日漸趨嚴的大背景,不僅是監管政策趨嚴,私募被處罰的頻率也在逐漸提高。
9月11日,6家私募被湖南證監局做出了通報。
其中,湖南元升六屏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長沙明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被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巴氏財團(湖南)投資有限公司、湖南偉大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兆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湖南久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4家私募被出具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
具體來看,湖南元升六屏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2018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工作中,未配合證監局現場檢查工作。
長沙明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存在以下問題:1、公司基金從業人員吳某不具備基金從業資格。2、公司非交易崗位人員吳某擅自操作私募基金產品賬戶。公司內控管理存在嚴重缺失,未嚴格遵循審慎經營原則,未充分履行恪盡職守、謹慎勤勉的義務。
巴氏財團(湖南)投資有限公司存在以下問題:1、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公開宣傳推介基金產品,宣傳夸大基金產品的預期收益率。2、未按規定對“嘉裕一號”基金投資者李某、姚某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測評,未由其書面承諾符合合格投資者條件等6個問題。
湖南偉大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存在的問題是:實際辦公地址與中國基金業協登記信息不符,未及時更新登記信息;未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基金產品進行風險評級等6個問題。
而湖南兆為投資發行的基金產品“長沙長銀”和“懷化長銀”未辦理備案手續;未按規定對“永州雙牌”、“永州長銀”、“臨澧長銀”三只基金產品的投資者進行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未要求基金產品“石門長銀”和“新邵長銀”的投資者書面承諾符合合格投資者條件等問題。
湖南久聯資產的問題則有:未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基金產品進行風險評級;未要求“天璣財富2號”基金產品投資者蔡某、楊某書面承諾符合合格投資者條件等諸多問題。
因此,湖南證監局決定,要求其中的5家私募應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并于2018年10月20日前向湖南證監局提交整改報告。
火山君梳理后了解到,在上述6家私募中,違規宣傳、基金產品未備案、合格投資者認定不符合要求是幾個比較主要的問題,其他問題是,未定期向投資者披露基金投資、資產負債、投資收益分配、基金承擔的費用、可能影響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其他重大信息等。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在上述6個私募被通報的背后,是私募監管日漸趨嚴的大背景。
近年來,私募行業的快速發展,各類私募在資本市場中的參與度越來越高,出現了魚龍混雜的現象。現實中,一些私募基金杠桿率高、產品結構復雜,部分私募及其從業人員合規觀念薄弱,風控機制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
隨著失聯私募的不斷增加,監管層對私募機構逐漸加大了監管力度。火山君注意到,在監管政策日益嚴格之下,私募被處罰的頻率也在提高。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就有近百家私募被行政監管。在失聯私募監管方面,一批失聯私募紛紛被拉入黑名單。自2015年11月23日發布第一批失聯私募機構名單以來,基金業協會共對外公告23批失聯機構和7批公示期滿三個月且未主動聯系協會的失聯機構,失聯私募數量已增至482家,13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已被注銷。
而就是在最近,也就是8月27日、8月28日,廈門證監局2天連發了9則公告,指出了9家私募多項違規行為;之后的8月30日,福建證監局披露稱,福建一私募由于違規操作,被采取責令改正措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