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一季度5家上市銀行 “主動縮表” 逾千億元

      國際金融報 2018-05-14 10:15:57

      張家港行、中信銀行、貴陽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在內的5家上市銀行資產規模環比下降。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5家銀行的資產規模降幅分別為4.68%、0.93%、0.81%、0.72%和0.07%。

      Upload_1526262662212.thumb_head

      去年以來,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規模增速也受到了極大抑制。與此同時,陸續有銀行進行“主動縮表”。

      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末,A股26家上市銀行中有5家銀行“主動縮表”,分別為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3家股份制銀行,以及張家港行、貴陽銀行2家地方銀行。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上述5家銀行資產規模合計縮減達1112.44億元。

      “縮表”進行時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A股26家上市銀行中,資產規模增幅最高的是吳江銀行,也僅比去年末增長了6.96%。而其余資產規模實現正增長的銀行,增幅均在5%以下。

      與此同時,張家港行、中信銀行、貴陽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在內的5家上市銀行資產規模更是環比下降。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上述5家銀行的資產規模降幅分別為4.68%、0.93%、0.81%、0.72%和0.07%。

      其中,張家港行資產總額剛于去年突破千億元大關,但在2018年第一季度結束時,它的資產總額又收至983.39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68%,還出現了資產端與負債端雙向“大縮表”。

      在資產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均較年初分別下滑85.5%和49.03%。對此,張家港行方面解釋稱,公司季度末降低了交易賬戶中債券持倉規模所致,這是資產結構調整的正常業務波動。

      在負債端,張家港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金額下降較大,較年初減少了約10億元,降幅為47.96%。據其解釋,這是因為“根據市場行情,一季度適當減少了同業投資規模,相應減少了同業存放。”

      此外,順應“去杠桿”,張家港行非信貸資產有所壓降,負債端發行的同業存單也相應減少了發行,到期未續發,因此其應付債券余額較年初下降逾五成,至14.23億元。

      整體來看,記者根據Wind數據計算,今年第一季度股份制銀行的資產規模平均增速僅為0.79%,為所有銀行類別中最低的,遠低于1.91%的上市銀行資產規模平均增幅。5家國有大行資產規模下降趨勢并不明顯,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今年第一季度的資產規模較年初均有1.56%至3.56%的增幅,而區域性銀行的資產規模平均增速也在2.28%左右。

      金融監管趨嚴

      事實上,在金融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上市銀行資產端或者負債端單邊出現環比壓縮并不是新鮮事。

      拉長時間看,2017年時,僅有中信銀行出現“縮表”情況。2017年年報顯示,中信銀行資產總額為5.68萬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27%,為業內首家主動縮表銀行。其中,去年前三個季度該行都出現了環比“縮表”的情況。

      中信銀行副行長方合英在發布會上表示,去年“縮表”基于三個背景:一是市場利率走高,利差收窄,在此情況下壓降了同業資產業務;二是監管新規迭出,中信銀行對業務進行了重檢;三是長期快速發展過程中,產生不少低效益資產甚至零效益資產,需要通過壓縮進行調整。

      數據顯示,該行同業資產和應收款項類投資合計減少7002億元,降幅達44.3%。中信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去年主動壓降同業資產和應收款項類投資使得全行大類資產配置更趨合理。

      有分析人士預計,伴隨著“強監管”到來,今年各大銀行會實質性進入縮表階段。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被動調整之外,銀行會出于自身穩健經營和風險管控的考慮,主動壓縮同業、非標類業務的占比,積極調整業務結構轉型,能夠有效降低銀行可能面臨的風險。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從結構上看,目前銀行“縮表”的主要部分是壓縮同業資產、通道、非標類業務以及表外業務等監管方一再規范的業務。

      記者注意到,即便一些銀行并未在總體量上“縮表”,但在同業資產業務方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壓降。例如,農行年報顯示,去年末,存放同業和拆出資金減少5681億元,降幅為47.2%。農行指出,主要是由于存放同業合作性款項減少。

      資本補充壓力大

      “縮表”是否會影響到銀行的利潤?

      對此,趙亞蕊表示,從2016年底監管加強開始,銀行也在逐步轉型。雖然短期對銀行的利潤有影響,但是長期來看有助于銀行化解風險,優化業務結構。而從今年第一季度數據來看,利潤指標相比去年會有所好轉。

      數據顯示,2017年,中信銀行在資產總額較上年壓降4.27%的情況下,歸屬于本行股東的凈利潤增長達2.25%。今年第一季度,該行資產總額縮減0.93%,依然實現了凈利潤6.82%的增長。同樣進行了“縮表”的招商銀行和張家港行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分別實現了凈利潤13.5%和12.1%的增長。

      不過,趙亞蕊指出,一些表外業務回表內會占用資本,另外傳統的信貸業務比同業、通道類業務占用資本也高,因此從去年開始很多銀行已經表現出來資本壓力了。

      以國有大行為例,雖然今年第一季度農行資本充足率較年初微升0.03個百分點,但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下降0.16和0.18個百分點,工行與中行的三個資本充足率指標均呈下降態勢。

      今年4月,農行的定增“補血”方案獲得銀保監會的核準,將募集總額不超過1000億元用于補充資本金。除了定增,發債也是上市銀行通常采用的方式,平安銀行、浦發銀行等也在年報中披露了擬發可轉債的計劃。

      對于轉型,趙亞蕊表示,目前同業中能達成共識的主要還是加大符合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政策的對公貸款項目,比如“一帶一路”、國企混改等。還有消費貸款領域,也是目前銀行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另外,輕資產方面的業務,像資產證券化也是目前業內討論比較多的。

       

      責編 姚祥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去年以來,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規模增速也受到了極大抑制。與此同時,陸續有銀行進行“主動縮表”。 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末,A股26家上市銀行中有5家銀行“主動縮表”,分別為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3家股份制銀行,以及張家港行、貴陽銀行2家地方銀行。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上述5家銀行資產規模合計縮減達1112.44億元。 “縮表”進行時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A股26家上市銀行中,資產規模增幅最高的是吳江銀行,也僅比去年末增長了6.96%。而其余資產規模實現正增長的銀行,增幅均在5%以下。 與此同時,張家港行、中信銀行、貴陽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在內的5家上市銀行資產規模更是環比下降。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上述5家銀行的資產規模降幅分別為4.68%、0.93%、0.81%、0.72%和0.07%。 其中,張家港行資產總額剛于去年突破千億元大關,但在2018年第一季度結束時,它的資產總額又收至983.39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68%,還出現了資產端與負債端雙向“大縮表”。 在資產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均較年初分別下滑85.5%和49.03%。對此,張家港行方面解釋稱,公司季度末降低了交易賬戶中債券持倉規模所致,這是資產結構調整的正常業務波動。 在負債端,張家港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金額下降較大,較年初減少了約10億元,降幅為47.96%。據其解釋,這是因為“根據市場行情,一季度適當減少了同業投資規模,相應減少了同業存放。” 此外,順應“去杠桿”,張家港行非信貸資產有所壓降,負債端發行的同業存單也相應減少了發行,到期未續發,因此其應付債券余額較年初下降逾五成,至14.23億元。 整體來看,記者根據Wind數據計算,今年第一季度股份制銀行的資產規模平均增速僅為0.79%,為所有銀行類別中最低的,遠低于1.91%的上市銀行資產規模平均增幅。5家國有大行資產規模下降趨勢并不明顯,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今年第一季度的資產規模較年初均有1.56%至3.56%的增幅,而區域性銀行的資產規模平均增速也在2.28%左右。 金融監管趨嚴 事實上,在金融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上市銀行資產端或者負債端單邊出現環比壓縮并不是新鮮事。 拉長時間看,2017年時,僅有中信銀行出現“縮表”情況。2017年年報顯示,中信銀行資產總額為5.68萬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27%,為業內首家主動縮表銀行。其中,去年前三個季度該行都出現了環比“縮表”的情況。 中信銀行副行長方合英在發布會上表示,去年“縮表”基于三個背景:一是市場利率走高,利差收窄,在此情況下壓降了同業資產業務;二是監管新規迭出,中信銀行對業務進行了重檢;三是長期快速發展過程中,產生不少低效益資產甚至零效益資產,需要通過壓縮進行調整。 數據顯示,該行同業資產和應收款項類投資合計減少7002億元,降幅達44.3%。中信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去年主動壓降同業資產和應收款項類投資使得全行大類資產配置更趨合理。 有分析人士預計,伴隨著“強監管”到來,今年各大銀行會實質性進入縮表階段。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被動調整之外,銀行會出于自身穩健經營和風險管控的考慮,主動壓縮同業、非標類業務的占比,積極調整業務結構轉型,能夠有效降低銀行可能面臨的風險。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從結構上看,目前銀行“縮表”的主要部分是壓縮同業資產、通道、非標類業務以及表外業務等監管方一再規范的業務。 記者注意到,即便一些銀行并未在總體量上“縮表”,但在同業資產業務方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壓降。例如,農行年報顯示,去年末,存放同業和拆出資金減少5681億元,降幅為47.2%。農行指出,主要是由于存放同業合作性款項減少。 資本補充壓力大 “縮表”是否會影響到銀行的利潤? 對此,趙亞蕊表示,從2016年底監管加強開始,銀行也在逐步轉型。雖然短期對銀行的利潤有影響,但是長期來看有助于銀行化解風險,優化業務結構。而從今年第一季度數據來看,利潤指標相比去年會有所好轉。 數據顯示,2017年,中信銀行在資產總額較上年壓降4.27%的情況下,歸屬于本行股東的凈利潤增長達2.25%。今年第一季度,該行資產總額縮減0.93%,依然實現了凈利潤6.82%的增長。同樣進行了“縮表”的招商銀行和張家港行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分別實現了凈利潤13.5%和12.1%的增長。 不過,趙亞蕊指出,一些表外業務回表內會占用資本,另外傳統的信貸業務比同業、通道類業務占用資本也高,因此從去年開始很多銀行已經表現出來資本壓力了。 以國有大行為例,雖然今年第一季度農行資本充足率較年初微升0.03個百分點,但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下降0.16和0.18個百分點,工行與中行的三個資本充足率指標均呈下降態勢。 今年4月,農行的定增“補血”方案獲得銀保監會的核準,將募集總額不超過1000億元用于補充資本金。除了定增,發債也是上市銀行通常采用的方式,平安銀行、浦發銀行等也在年報中披露了擬發可轉債的計劃。 對于轉型,趙亞蕊表示,目前同業中能達成共識的主要還是加大符合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政策的對公貸款項目,比如“一帶一路”、國企混改等。還有消費貸款領域,也是目前銀行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另外,輕資產方面的業務,像資產證券化也是目前業內討論比較多的。
      上市銀行 縮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亚洲M码 欧洲S码SSS222|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91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22|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