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27 22:02:39
4月26日港交所發布公告稱,現任香港特區金融發展局主席的史美倫,成為新一任港交所主席,也是首位女主席。史美倫曾在2001年2月接受中國國務院聘書,從香港回到內地就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也是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中首位非內地居民的副部級干部。
每經編輯|何小桃
昨天(4月26日),港交所迎來了新主席。
港交所(00388.HK)發布公告稱,現任主席周松崗6年任期屆滿,現任香港特區金融發展局主席的史美倫,成為新一任港交所主席,也是首位女主席。
史美倫曾在2001年2月接受中國國務院聘書,從香港回到內地就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也是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中首位非內地居民的副部級干部。她目前除了擔任香港政府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匯豐銀行非執行董事外,依然是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副主席。
今年69歲的史美倫,生于上海,長在中國香港。1985年,她從美國回到中國香港,1991年加入中國香港證監會,曾先后任助理總監、高級總監、執行董事,1998年升任中國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兼營運總裁。中國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曾評論史美倫“不偏不倚及公正公信的處事手法,是(中國香港)證監會職員的一個楷模”。
▲史美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擔任中國香港證監會副主席期間,史美倫掌管企業融資部及財務行政事務,頗具威望,為她贏得了“鐵娘子”的美稱。
2001年受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欽點”,史美倫應邀出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使她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府從境外聘請的首位副部級官員。
有統計顯示,在史美倫上任后的9個月中,證監會出臺了40多個法規條例和處罰決定,億安科技案、中科創業案、博時基金案、銀廣夏案及三九集團事件先后被調查和公布。這種按照國際慣例推行的監管和改革也遭到了市場的非議,導致了內地證券市場的“消化不良”,在其上臺后股票指數從兩千多點掉到了一千多點。
“希望大家記住的,是我所堅持的公平、公正、公開、公信的證券市場原則,其他的對我都不重要。”面對眾多市場評價,史美倫曾對媒體表示。2004年9月13日,新華社發布國務院免去史美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職務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據《財經》雜志報道,當年史美倫進入中國證監會時所拿年薪達到540萬港元。
不過,這筆工資的大部分在她任期內被用于安排20位證監會工作人員赴海外培訓——讀碩士學位或是進入海外交易所實習。離任之際史美倫用剩余資金設立了兩項獎學金,一項在耶魯大學商學院,一項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都面向中國內地學生。
香港證券業界人士認為,史美倫曾擔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一職,現在又獲委任為港交所的首位女性主席,將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兩地證券市場互聯互通向縱深發展,也有利于加強兩地在監管執法方面的合作力度。談及上任港交所主席在推動兩地市場互聯互通方面的工作規劃,史美倫表示,將會按照既定的方向按部就班推進互聯互通工作邁向縱深,她還特別提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互聯互通一直在探討當中。
就在史美倫宣布上任的前兩天,港交所對外公布了新的商事制度,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以吸引更多高增長的新興產業及創新公司赴香港上市。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與史美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剛剛卸任的前任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表示,4年前錯失阿里巴巴是其任內最大的遺憾,他認為,新的上市規則可以為更多創新型公司提供資金及平臺,打造更多個阿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將來港交所會有更多機遇。
被問及港交所在爭取可能成為今年全球最大一單IPO項目的沙特阿美赴港上市,以及爭取阿里巴巴赴港作第二上市的進展,史美倫強調,港交所作為國際性的交易所,不論對于新經濟還是傳統經濟企業,都會努力爭取邀請來港上市,她強調既然現在有了新的上市制度框架,更會努力吸引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
據騰訊《棱鏡》報道,史美倫坦言自己早年在內地擔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的時候在內地交了很多好朋友,這對于未來面對內地CDR競爭挑戰時,會成為自己處理這些競爭的優勢之一。
港交所“開拓型”性格的總裁李小加,如今再加入有熟悉內地市場的史美倫,有業內人士解讀為港交所應迎來新的未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證券時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