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網站 2017-09-08 15:46:24
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自動駕駛必將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然而,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還有諸多倫理問題有待解決。例如機器和人在自動駕駛過程中,誰應該占據更多的控制權?在發生不可避免的緊急情況時,優先保護人還是財產?可喜的是,聰明的人類已預見到這些問題,并已經想辦法提前制定出規則。
德國聯邦交通部的倫理委員會率先研究提交了世界上第一份自動駕駛指導原則,希望在移動出行4.0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德國聯邦交通部自動駕駛倫理委員會近日發布了自動駕駛系統編程的指導原則,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使用持謹慎樂觀態度。
德交通部長表示,在數字化和機器學習的時代,人機交互帶來新的倫理問題。自動與互聯駕駛是全面應用人際交互的創新領域。這份指導原則同意給予自動駕駛系統的準入,但在安全、人類尊嚴、個人決策自由以及數字獨立方面提出了特別要求。
這份報告共包括20條意見。核心要點是:
-當系統引發的事故少于人類司機時,常理上需要應用自動與互聯駕駛。
-財物損失優于人身損失:在危險情況下,保護人類生命始終擁有最高優先權。
-發生不可避免的事故時,不可根據行車者的個人特征(年齡、性別、身體或精神狀況)做出鑒定。
-所有的駕駛情況必須有清楚地規定,并能明確駕駛責任方是人或電腦。對此必須有記錄并存儲下來。
-司機必須能夠自己決定駕駛數據的轉交和使用(數字主權)。
德聯邦交通部倫理委員會由14名來自倫理、法律與技術界的科學家與專家構成,其中包括:交通專家、法學家、信息學研究者、工程師、哲學家、神學家以及消費者保護協會和企業界的代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