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1 23:37:16
每經編輯|牛彈琴
牛彈琴
7月10日,中國首富王健林與融創中國主席孫宏斌聯手搞了一個世紀大交易,價值632億元。王健林此番出售資產究竟是出于什么考慮?孫宏斌又為何要接盤這些資產?這是所有人都在詢問的問題。
根據萬達集團發布的公告,萬達商業與融創中國在13個文化旅游城項目股權轉讓及76個酒店轉讓協議當中,萬達商業是按照出資額來確定的價格,總交易價格為295.75億元,融創將承擔項目現有的全部貸款。
在這13個文旅項目中,大多是以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而來,拿地價格十分便宜。以南昌萬達城為例,2013年拿地的價格僅為63萬元/畝,而一江之隔的相鄰項目則超過200多萬元/畝。
根據王健林的說法,轉讓項目能大幅降低萬達商業的負債,并進一步實現輕資產化運營。“其實萬達商業的負債并不算高,通過這次資產轉讓,萬達商業負債率將大幅下降,這次回收資金全部用于還貸,萬達商業計劃今年內,清償絕大部分銀行貸款。”
這次交易之后,萬達去地產化速度明顯加快,這同時也是萬達向輕資產轉型的又一實質性動作。
萬達文旅城曾是王健林布下的重要棋子。此前王健林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看好文旅項目。他還以迪士尼中國項目作為對比,透露了萬達方面對抗迪士尼的戰略設想——“我們有一個戰略就是‘好虎架不住群狼’”——他認為迪士尼在中國內地只有上海一個項目,而萬達在全國計劃打造15~20個項目。
目前,萬達正式啟動的文旅項目已達16個,并有6個已經開業,其中哈爾濱萬達城6月30日剛剛全面正式開業,而昆明萬達城7月4日剛剛啟動。
不過從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莫躍明去年離職,到今年突然轉讓13個文化旅游城91%股權,萬達明顯是開始減少在整個文旅產業鏈上的投入。至此,依靠“群狼圍剿迪士尼”的計劃顯然已經被擱置。而在這背后也許有著王健林自己也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上海迪士尼開業后第一年就交了份漂亮的成績單。
而對于融創的“買買買”之旅來說,這不是一小步,而是一大步。因為本次交易的項目并不是融創的主營業務。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融創要向商業、旅游和酒店轉型發展。
此前在2016年,融創中國用于并購的交易金額就超過300億元,而2017年剛剛才過去一半多一點,僅僅在樂視網和萬達這兩家企業,涉及并購交易的金額就已經接近800億元。
“從并購角度來講,任何企業不可能拿600多億現金直接去砸,這是聞所未聞的。”按照私募投行人士的看法,這部分現金是可動用的現金還是銀行授信還有待觀察,一家企業賬面上基本不可能趴著這么多現金。即使銷售額達到1100多億元,也不代表公司擁有這么高的凈利潤,因為還要扣除交易成本和稅收。
確實,此項交易最讓人震撼的還是融創中國的魄力。近幾年來,這家地產公司完全停不下來“買買買”的節奏。孫宏斌的頻頻動作也泄露出了他野心的一角:絕不甘居人下。從融創中國對樂視的更深介入以及進軍商業、旅游和酒店業來看,這是幾個對融創主營業務來說相對陌生的領域,顯然也是融創真正多元化的開始。
從表面來看,融創中國此番收購萬達商業的文旅項目是按照凈資產來定價,顯得十分劃算,但值得關注的是,上述這些文旅項目大多處于初期階段,后期還需大量投入。由于這些項目將成為融創中國的并表范圍,這也讓該公司長期負債結構令人捏了一把汗。
雙方同意在電影等多個領域全面戰略合作,也許是此次轉讓的點睛之筆。由于融創在樂視最缺錢的時候入主,近來在賈躍亭辭任樂視網董事長之后,市場上預計孫宏斌有很大可能性會出任樂視董事會主席。
而萬達影業+樂視的合作,一方面有助于拯救樂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萬達影業的擴張。按照市場分析人士的推測,萬達和融創的合作是一次雙方資源的互換收購——如果萬達回歸A股能以樂視為載體,對于風雨飄搖中的樂視和急于輕資產化的萬達以及分散投資引來非議的融創各方都是利好;融創拿下萬達文旅產業,開發領域實力大增,長遠發展的可持續性增強,又去掉了樂視這個不確定性因素。
但需要注意的是,萬達和融創兩家企業,一個正急于縮表,一個則是不斷加杠桿,時間將證明誰對誰錯。
現在全球貨幣周期已經轉向,“帶頭大哥”美聯儲今年已經加息兩次,下半年還要縮表。從這一點來看,萬達和融創似乎一個是順勢而為,另一個則是逆勢而上。
只是如果萬達錯了,它還能活著,只不過少賺一些錢而已;可融創一旦錯了,那后果就很難預測了。(作者為財經專欄作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