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 2017-07-02 10:55:10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道 美媒稱,非洲學生在中國的人數激增是令人矚目的。在不到15年的時間里,非洲學生人數增加了26倍,從2003年的不到2000人增加到2015年近5萬人。
美國“石英”財經網6月30日報道稱,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美國和英國每年接待約四萬名非洲學生。2014年,中國超過了這個數字,成為僅次于法國的非洲留學生第二大熱門目的地,報告顯示在法非洲留學生人數超過9.5萬人。
報道稱,中國的大學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包括亞洲、美洲、歐洲和大洋洲。亞裔國際學生的比例仍然遠遠超過了占學生總數13%的非洲學生的數量。但非洲學生的數量是由2003年的2%上升的,每年都在增長,且比其他地區快得多。相比于世界其他地方的學生,每年有更多的非洲學生選擇來中國。
報道稱,中國政府著力于促進非洲人力資源和教育發展的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非洲學生人數迅速增加的原因。從2000年開始,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就曾承諾為中國國內外的非洲教育提供資金和支持。
自2006年起,中國制定獎學金以援助即將來華留學的非洲學生。例如,在2015年的一次峰會上,中國承諾到2018年向非洲學生提供三萬個獎學金名額。
互惠互利
報道稱,對中國來說,向非洲人提供教育是中國軟實力的延伸——培養下一代非洲學者和精英。這些學生在中國獲得的經驗能夠轉化為與中國合作的意愿,對中國未來的內外政策有積極作用。
但是非洲學生的回報是什么?中非學者發現,非洲學生對中國的關注有很多原因。一些人只是去追求一種經濟上負擔得起的教育,甚至沒有獎學金,而另一些人則有機會發展商業聯系或學習一門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的語言。
多項調查顯示,大多非洲數學生傾向于中文課程或工程學位。對工程的偏愛可能是由于中國高校為國際學生提供的許多工程課程是用英語教授的。
一些研究顯示,非洲學生對自己的中文教育普遍滿意,只要能克服語言障礙就很滿足。另一些人發現,即使學生對他們的課程本身沒有印象,他們也很感激中國教育帶給他們的貿易和商業機遇。
培養非洲留學人才
報道稱,很難確切地知道哪些非洲國家向中國派遣的留學生最多,但清華大學的統計提供了一種思路。在2015-2016學年,該校111名非洲學生中的大多數來自津巴布韋、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摩洛哥、厄立特里亞和喀麥隆,略偏東非。
報道稱,法國的非洲學生絕大多數來自西非的法語國家。如果清華大學的數據可以反映中國非洲學生的整體情況,那么這意味著中國在教育領域對西非以外的非洲國家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報道稱,由于中國的簽證規定,大多數留學生在接受教育后無法在中國停留。這避免了非洲國家人才外流,也意味著中國正在教育這樣一代非洲學生:他們更愿意將受到的教育和獲得的技能帶回自己的國家。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美媒稱中國超越美英成非洲學生主要留學地:彰顯中國軟實力,編譯:王天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